APP下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MBBS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0-06-05刘芳炜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讲授留学生实验组

刘芳炜,张 坤,李 昕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持续推进,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MBBS)成为来华留学生除语言类的主要选择专业[1]。近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但因生源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目的各异,使得预防医学这一非临床专业课程长期以来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2]。这对我国全面开展MBBS,提高MBBS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

目前,各医学院校均在积极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如何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又不使教师的讲授流于形式,成为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对分课堂又称PAD课堂,包括 3个部分: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其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3-4]。与传统讲授式课堂不同,对分课堂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由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思考,提出并发现问题,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最后通过交流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5]。

本研究拟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MBBS留学生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在MBBS教学实践中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对分课堂对MBBS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预防医学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为MBBS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7级MBBS国际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国际Ⅰ班留学生82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国际Ⅱ班留学生80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对两组性别、国籍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 1。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方法

MBBS学生每周有2次卫生学课程,每次2学时。选取卫生学中“职业卫生”部分教学内容,共计16学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由同一教师授课,选用相同教材。实验组教学第一阶段“讲授”:每周第1次课程进行2小时的讲授教学,覆盖全部知识点并突出重点难点,同时介绍学习策略和方法等。第二阶段“内化吸收”:第2次课的第1学时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利用校内互联网资源查阅参考文献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阶段“讨论”:每周第2次课的第2学时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讨论,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答疑和总结归纳。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

2.2 教学效果评价

2.2.1 考试成绩分析 采用相同试卷、相同考核标准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2.2.2 教学模式改革的满意度调查 设计学生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反馈调查表。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3.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对两组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组平均成绩为(72.77±1.31)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68.39±1.41)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71,P=0.025),见表1。实验组成绩分布在85~100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见图1。

3.2 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对分课堂各维度的认可程度为79.3%~96.3%。其中96.3%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感到满意,90%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认为对分课堂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见表2)。

4 讨论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图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

对分课堂通过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调了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避免了无意义的机械性教学负担,提高了知识传递的效率[6-7]。

MBBS留学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持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落地项目之一[8]。我校MBBS留学生多来自南亚及东南亚等国,人数构成上以印度籍为主,其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与我国本土学生不尽相同。此外,尽管英语为其官方语言,但大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地方口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一半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并最终以讨论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可以有效促进留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及留学生与授课教师探讨的积极性。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n(%)]

此外,与中国学生相比,MBBS留学生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课堂提问活跃,问题涉猎面广泛等特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恰好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特点,鼓励留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内化吸收和讨论阶段,发挥留学生活跃的特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通过口头交流培养留学生批判性思维,从而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对预防医学这一非临床课程的忽视和抵触。

当然,在课堂上对MBBS留学生全面开展对分课堂教学仍有不足之处。留学生均为大班授课(约80人),因其地域、文化各异,宗教信仰不同,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留学生的方言口音是其与授课教师交流讨论的瓶颈之一,这也要求MBBS授课教师进一步提高对方言口音英语的辨识能力。

5 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MBBS留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讲授留学生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