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0-06-04黄妹芬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为此,就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情境,帮助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注重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要和家长进行合作,实行家校联合,共同开展道德与法治工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转变观念 教学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55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需要教师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以引导,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去培养学生,帮助学生逐渐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现实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践,创造生活。教师也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品德和法治意识,增强小学生的法治观念。

一、创设良好情境,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由于小學生的基础知识较少,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道德和法治的含义,并且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的根本含义。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道德与法律的意识,从最基础的环节做起,让学生先对《小学生守则》进行理解,根据守则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为了进一步实现班级有秩序,学生有纪律,教师应该在讲这节课的时候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班规,并加以

遵守。

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去了解制定班规的意义,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努力去帮助班集体快速成长。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班规的重要性,然后将班规的制定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或者让学生自主发言,对班规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充分考虑班级的整体情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性格存在差异,对事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目光聚焦到每名学生的身上。在平时,教师也要注重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和法治意识的人。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选举产生班委会》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在一年级选班委的经历。不同的老师对于班委会成员的选举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询问,对不同班级选举班委的不同方式进行调查。接下来,教师要列举不同的选举方式,与同学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班会选举过程的

看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画出班干部选举的流程图,让学生在选举班干部的过程中,了解如何去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师也可以对选举过程进行模拟,让竞选班干部的同学自述自己为什么想当班干部,以及如何去履行自己的责任。随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应该如何投票,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让班干部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更好地为同学

服务。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指导日后的生活。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对资料的搜集,将生活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为同学们介绍生活中存在的污染现象,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污染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塑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塑料制品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应用广泛,性能优良,但是塑料垃圾也存在着巨大的危害,它不仅可以污染水源,危害农作物,而且一旦塑料垃圾被动物误食,还会使动物受到伤害。教师在这里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塑料带来危害的新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塑料污染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塑料制品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从自己做起,在生活中开展“减塑”运动。

四、家校合作,共同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

学校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教师与小学生相处的时间没有家长多,因此,在进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合作,这样,教师通过家校合作,就能对学生进行完整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渗透道德与法治观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与环保有关的新闻,帮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去寻找动画类的视频,通过动画片中的人物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而动画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开展合作,让家长去帮助学生寻找相关视频,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学生学习之后,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要节约学校的水电资源,还要让学生对自己家庭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与家长进行合作,践行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践证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利用多媒体,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

[2] 曹建华《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开展的基本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2期。

[3] 成尚荣《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内蒙古教育》2016年第6期。

[4] 徐鹏《道德与法治教材,新名称下的挑战》,《新课程》2017年第1期。

(黄妹芬,1977年生,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浅谈思品课堂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