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

2020-06-04黄圣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总评阿Q阅读教学

黄圣雁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19

高中阶段是学生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阅读在高中语文教育甚至高考语文科目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但由于阅读理解偏差、文章晦涩难懂的情况,阅读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甚至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使得学生的阅读仍旧存在问题,且逐渐丧失阅读自信。

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自信。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有助于促进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自信心,更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增强感情交流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教师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多样化评价教学模式正是有效推进阅读的好帮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评、组织学生互评、改进教师评价等三大方面,能够体现新型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科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展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去探究思考,在评价中产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走向阅读自信。

一、引导学生自评,加深阅读感悟

多样化评价的第一步,首先从学生主体入手。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能从多角度去评价、分析自身的感悟,从而加深阅读理解,代入情感,与文章交融。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视角出发,提前进行课程预设,从而在上课时应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回答与讨论,及时分析学生的自评。

以徐志摩《再别康桥》诗作的阅读教学为例。诗人徐志摩以诗句营造了一个淡淡忧愁、绵绵情思的离别之景,以自身情感起伏为线索,语言柔和,意象虚实相间,将康桥的美景与想象中的美景交融,细致入微地将对康桥的眷恋、对往昔的追忆、对眼前的离愁,表现得浓郁、隽永,一举成为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闭上眼睛细细揣摩其中意味,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美在哪里?是美在其循环往复的韵律节奏,还是美在其轻盈柔婉的辞藻,还是美在其浑然一体、浪漫清新的意境,还是美在诗人浓郁真挚的情感?学生思考后,教师公布答案与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阅读思路,有哪些新颖独到的见解。在这样的自我评价中,学生能够产生阅读的自信。

由此可见,学生自评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看重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通过反思与总结,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快速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提升阅读的自信。

二、组织小组互评,展示阅读自信

语文课程学习有自身的文学性与发散性。换言之,语文科目不像理科科目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它强调的是发散、辩证的思维,答案不固定,有明确思想,且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该乐于并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在同窗的协作、讨论、辩论当中,理清思路,加深感悟,以此锻炼阅读思维能力,展示阅读自信。

以《祝福》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阅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对祥林嫂这般深受封建思想压迫的妇女表示同情,认为她们是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下的底层受害者;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侧重点不同,认为文章以作者的眼光叙述,主要体现了作者这般受新思潮影响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与不知所措。当然,两种看法对于阅读来说都言之有理,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符。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进行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拿出论据,评价、反驳对方观点时也要有理有据。在互评与辩论中,学生便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发掘阅读线索,理清思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展示阅读自信。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倾听学生的发言,增强其思考能力与自信心,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改进教师总评,给予赞赏鼓励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去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的总评也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其学习的潜力,保证其阅读的兴趣,更需要及时提出并指正学生的偏颇之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不吝赞赏和鼓励。

以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多数同学跟随教材的价值取向,认识到了主人公阿Q的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本质是中国封建社会压迫所造成的,于是对旧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境遇表示深深的同情与叹息。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阿Q的自我安慰使他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顽强地生活了较长时间,如果没有这样的“安慰”,恐怕他早就死了,由此看来阿Q精神并非完全无用。此时,教师便要通过总评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阿Q悲惨结局的本质原因,将学生的思想引入深層次,使学生明白一味地懦弱顺从并不是真正的安身之法,反而会使一个人失去尊严与生活的勇气,这才是鲁迅先生行文的线索和用意。

由此可见,教师的总评需要“一碗水端平”。在尊重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材的导向,要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体验,巧妙地传播教材所倡导的知识与理念,同时及时纠正学生不甚正面的评价,让课堂成为开放、包容、平等的交流平台,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与想象空间,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信有极大益处。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作为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扬自主学习、推陈出新的精神,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提高素养。

猜你喜欢

总评阿Q阅读教学
阿Q和老A
掀起盖头识面目,明确导向巧备考——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与运用”试题总评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美好的早晨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