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研究

2020-06-04辜季艳邓晓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构建策略互联网

辜季艳 邓晓红

【摘要】2017年7月7日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末,副省级以上文化馆普遍完成数字化建设,50%以上市县级文化馆提供数字文化馆服务,全民艺术普及云服务基本形成。但从数字文化馆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积极融入互联网+的理念,推动数字文化馆的高效发展,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本文以庐陵数字文化馆建设为例,分析庐陵数字文化馆在筹建过程中如何有效规避文化馆构建的短板,进而提出文化馆的构建策略和方向性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文化馆;构建策略;

【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YG2018051)

依托互联网+的文化馆建设进一步突出了文化馆的整体性、共享性和服务性。庐陵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符合庐陵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求,通过互联网+构建数字平台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好的文化服务,符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供给的整体要求和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文化馆构建过程中常见的短板

文化馆主要是以地区特色文化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了文化馆的特性,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文化馆在发展的过程也存着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庐陵文化馆也不例外):

庐陵文化馆的文化内容大多以原始的静态方式呈现,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且碎片化,不符合互联网动态服务的要求,在视觉感官上无法给与普通大众更好的文化感受,如:庐陵村落文化中的钓源古村、美陂古村等,这些古村落文化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很难让大众真正了解到村落的文化魅力,更多的是“一眼而过”,没有文化的渲染力。

文化馆展示形式,让公众缺少体验感,如:庐陵民俗文化中的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永新盾牌舞”、“吉安县鲤鱼灯”等,因多以图片配解说的形式展示,公众缺少参与的途径,因而很难产生“浸润”效应,激发公众的保护和传承欲望也就无从谈起。文化馆因受时空制约,很难惠及大众,实现资源的共享。

2. 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策略

2.1 坚持多元化理念,构建丰富、动态的呈现形式

庐陵文化包括了书院文化、名人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村落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吉安市特有的庐陵文化艺术成果、庐陵非物质文化遗产、庐陵地方特色文化等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文献的方式进行采集整理,然后利用数字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将所采集的庐陵文化资源上传到庐陵数字文化馆系统并进行标准化输入,将不同资源进行分类、存储,最终通过构建电子数据库的形式,达到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实现存储和展示的多元化和整体性,从而为庐陵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保障。

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载体,我们将采取分类的方式进行整合,计划分为文本库、图片库、音视频库、360全景库四类数据库资源,有动有静让公众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浏览方式,这样能让公众更好地利用多种途径、更系统地了解庐陵文化。庐陵文化数据库的分类方式如图1所示:

2.2 注重数字化平台设计,增强交互功能,提升体验感,突出服务理念

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突出交互理念,积极利用数字的交互性为公众提供上传下载,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服务公众是文化馆建设的主要职能。庐陵数字文化馆平台主要用于处理文化馆各项业务职能,包括文化馆数据库的资源管理、文化馆注册的用户管理、馆内的数据统计等。文化馆数字化平台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为了方便用户访问平台,文化馆数字系统支持PC端、平板、手机多种移动终端登录。能够实现广大民众在各种设备上在线浏览、上传、下载并分享庐陵文化资源,充分体验音视频、图文带来的视觉文化盛宴。此外,系统中业务平台层的用户管理,可以实现用户实名注册并登录系统。资源管理,可以实现用户上传系统未收集到的庐陵文化资源。直播管理,可以实现用户对身边正在进行的民俗文化等活动的直播。无论是用户注册、实名上传还是直播只要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即可,这样充分展现了公众与文化馆数字平台的交互,同时管理员还可对实名上传用户进行积分奖励,按照积分高低进行全系统贡献度排名,并在屏幕上方循环滚动,促进用户使用平台的积极性。业务平台层的大数据分析可通过登录用户的位置统计活跃用户的分布,对用户稀少的地区加大宣传力度,扩展文化馆知名度;還可以通过点击率统计用户感兴趣的资源内容,并对点击率低的资源进行相应的完善,提升用户整体满意度。这些都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突显了文化馆的服务职能。

2.3 坚持合作化理念,实现资源共享机制

庐陵数字文化馆将是庐陵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它的构建能够更好地保存庐陵文化资源,在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庐陵数字文化馆既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也实现了跨越空间的共享,跟上了当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步伐,让受众群体有多元化的真实体验。一方面在时间上打破了限制,庐陵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依托互联网+的资源,实现了产品的动态化展示。公众可以通过在线网络平台随时进入数字馆中进行虚拟的学习与参观,在时间上拥有很强的自主性,而不需要先预约到实体馆中进行参观,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数字文化馆构建了空间感,在展览馆中通过大屏幕动态展示的方式实现了对文化展品的内容的有效传达,帮助普通公众更好的认识到文化属性,如钓源古村、美陂古村、燕坊古村等通过视频展示,VR展示,让公众如临其境,“浸润”其中,更好的调动公众对文化的感知力。因此,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合作化的理念,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机制的发展,积极建设“没有围墙的文化馆”。从庐陵文化馆发展实际来看,文化馆要坚决避免出现文化孤岛的现象,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因此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打破馆与馆之间的文化隔膜,实现资源共享性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此外,庐陵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应秉持合作化的理念,积极与其他文化馆进行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的交流与资源共享。

2.4 坚持专业化理念,促进庐陵文化保存和传承的质的飞跃

要解决文化馆展示内容的单一化、碎片化、静态化问题,需要专业人才的介入。目前,对庐陵文化的采集和梳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充足的,但急需精通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参与,只有专业的现代信息技术人才才可能在前期为庐陵文化搭建一个高质量的数字平台,而后期公众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化需求的不同通过不同线索对文化进行梳理,从而满足公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促进庐陵文化保存和传承的质的飞跃,这就是数字文化馆的专业性所产生的效应。

总之,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必须要尊重互联网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突出服务性和专业性特征,突出文化馆的文化属性和公共属性,满足地区群众对文化的整体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志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9(24):247.

[2]郎建鹏.浅析“互联网+”时代下文化馆发展策略和机遇[J].戏剧之家,2019(13):243.

[3]吴镜晶.浅谈数字文化馆在民俗文化发展建设中的运用——以莲都区数字文化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8(01):10.

作者简介:辜季艳,高级讲师,工程硕士学位,从事信息技术与网络研究。邓晓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数字文化馆构建策略互联网
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浅谈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让文化馆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
“文化云”与数字文化馆建设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