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都市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4赵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增收昌都农牧民

赵林

摘要    增加昌都市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要求,而且也是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目标。本文介绍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农牧民增收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昌都市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昌都市农牧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牧民;增收;现状;问题;对策;西藏;昌都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增加农牧民收入已成为关系农牧业发展、农牧区稳定的核心问题,同时,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是全市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1]。只有增加农牧民收入,农牧区贫困群众才能有条件改善生活,走向富裕。一切工作都必须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上,不断探索农牧民增收的新路子。昌都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又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因此,增加农牧民收入、减轻农牧民负担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义和政治意义,这不仅是金钱的问题,还关系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对政府信任和拥护及农牧区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的问题。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农牧区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全市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实现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减轻农牧民负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也是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1    现状

由于全市农牧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农牧业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少,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极为缺乏。同时,受特殊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难以吸引科技人才,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抓住农闲时节,以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牧民大幅度增收为目标,围绕昌都市主导产业和发展思路,组织农牧科技人员深入乡村,按照市场需求,主动、超前对接劳务市场需要扎实开展 “科技普及”培训工作,提高农牧民群众科技水平及综合素质[2]。

1.1    农牧民收入增长渠道狭窄,非农收入比例增长缓慢

农牧业作为昌都市农牧民收入的主渠道,农牧业经济还未真正摆脱传统的自然经济状况,群众的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还很淡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要求,农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非农业收入比例增长,非农业生产性收入水平低。

1.2    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转化率不高

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畜产品和农牧业综合效益差。粗放型的农牧业生产,以及靠天养畜、靠天吃饭的现状,导致了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

1.3    农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不强

乡镇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消化能力差,农牧民增收渠道得不到有效拓展。农牧区市场发育迟缓,市场开拓能力差,工作思路、行为方式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改进。

1.4    农牧民人均收入与其他地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由于经济基础差、市场发育程度低、农牧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多种原因,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3 160元。虽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从总体上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局部区域的农牧民已初步接近或达到20世纪末全国的小康生活水平,但是城乡差距大,农牧区仍处于区域性整体相对贫困的状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牧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

农牧业总体还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状况,加之气候因素对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影响仍然很大。每年都有一些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雹、病虫害等灾害的袭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可达3~5年之久,往往导致受灾群众的农牧业生产连续几年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有些乡镇的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2.2    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

一是人口少,居住极为分散,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农牧民群众仍存在着“惜杀、惜售”的观念,农牧区市场发育严重不足。二是缺乏促进农畜产品进入市场的有效机制,农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农牧民市场意识淡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农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特色产业开发困难,导致农畜产品商品率低,农牧民现金收入难以提高,不少乡镇农牧民仅靠销售虫草作为现金收入的主体,现金收入途径过于单一。二是市场建设滞后是农畜产品流通中的突出问题。农牧区市场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布局不合理,加之对已有市场的管理不善,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由于农畜产品品质差、质量不高,使其销售不畅,再加上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直接影响了农牧民的收入和购买力。四是农牧区的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转倾,优势产业的作用不明显,许多产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

2.3    农牧民整体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农牧民增收

农牧民的文盲率较高。全市有78万人口,农牧民人口占 80%以上,农牧民中具有大学学历、高中学历、初中学历的人数较少,普遍为小学学历以下。而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员大多居住在城镇或离城较近的郊区。这些人大部分是从内地毕业进藏的大、中专毕业生。依据抽调查资料,农牧区文盲率达到90%以上。

3    对策

昌都市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就全市而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深化农牧区改革,完善和落实农村政策,积极推进和全面落实好农牧区税费改革工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农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千方百计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

3.1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就业环境

通过开展集中政策宣讲、就业讲座政策下乡、集中培训、思想教育等途径,教育引导未转移农牧民抛弃“故土难离”“安贫乐道”的陈旧思想,鼓励自愿走出去、敢于走出去转移就业。通过职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等措施,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淡化机关、事业单位“铁饭碗”意识,鼓励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面向基层就业。通过职业能力提升等方式,提高已就业人员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在突出区域特色时充分考虑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昌都市江达镇和交通较方便的牧区以建立牦牛肉和奶制品加工基地为主;农区以开发藏鸡、藏猪、大棚蔬菜、香菇种植等特色项目为主;林区以开发林下资源为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3]。加快发展渔业养殖,尤其是以冷水性类养殖为主的高原特色水产业。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虫草、松茸等林下采集业,在青泥洞、生达等乡镇积极发展矿产业,以玉龙铜矿开发为依托,适时拓宽昌都市农牧民增收渠道,并加大资源保护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3.2    分类开展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思路,健全符合昌都实际的职业培训体系,并动员和鼓励各类教育和培训资源从事就业培训。围绕市场需求,继续开展以“技能为主、军事为辅”的军旅式培训,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按“四定(定方案、定目标、定任务、定举措)”要求,将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纳入劳动预备制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

3.3    协调岗位援助,争取资金和技术援助

抓住中央援藏调整,新增部分省(市)对口援昌的新机遇,统筹协调新增省(市)将就业援藏纳入总体援藏工作,确保将就业援藏工作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衔接好、落实好。协调援昌的天津市、重庆市、福建省及“六企”向昌都市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事业编制岗位、中职班毕业生岗位、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岗位等,以后结合实际情况逐年增加。针对就业资金短缺实际,寻求资金支持。通过主动加强与援昌省(市)、中央企业的交流沟通,主动汇报就业资金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争取理解和支持。

3.4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乡镇企业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范经营和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农牧业和农牧区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时期,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一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是按照“育龙头、造基地、兴产业、带农户”的模式,不受区位、行业和所有制限制,着力培育和扶持市场开拓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服务农牧民、带动农牧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三是促进农科教结合,解决龙头企业的技术、人才制约问题。四是协调金融部门,解决产品有市场前景而资金短缺的问题,给予贷款利率扶持。五是引导和帮助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拓展经营领域,使企业与基地、农牧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六是加快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探索农牧区农牧民增收新亮点。

3.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素质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在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工作经验方面寻求援藏省市的指导,通过提供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多方式,多渠道帮助解决大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利用援藏省市优势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帮助开展如小家电维修、汽车修理、厨师等方面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结合昌都市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岗位,突破“输不出、难稳定”的困境,化解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题。先进的农牧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被农牧民掌握后,才能得到应用和推广,并发挥他们在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中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农牧民,就不可能实现农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生态、特色、集约、高效的农牧业就会成为一个空话。必须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突破口,加强农牧区群众教育,提高农牧区劳动力以及潜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农牧民教育要本着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多种形式组织农牧民学习,学习的内容应坚持基本型和实效型相结合,以培养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和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既要注意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也要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个农牧民都能掌握1~2门先进实用的农牧业技术,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4]。

3.6    加大创业扶持,改善创业环境

聘请专业讲师对学员从创业意识、评估市场、开办企业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创业者捋顺创业的思路,提高创业成功率。制定出台小额贷款办法,帮助创业人员解决资金难题,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创新担保方式。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市、县(区)两级联动的就业创业平台,为全市有创业愿望人员创业提供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劳务输出是增加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把农牧民增收同为农牧民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牧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主动为农牧民进城务工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沟通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应加强对农牧民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积极鼓励农牧民参与建设,扩大劳务输出范围。要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乡、村组建农牧民施工队伍,参与市场竞争,参与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安居房建设、乡村公路和水利等技术含量不高适应农牧民参与建设的工程,要尽可能安排农牧民施工队伍进入。要切实保护好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的合法权益,工程建设单位可采取从工程承包费中提前扣除农牧民劳务工资等形式,杜绝克扣、拖欠农牧民务工收入现象的发生。

3.7    健全服務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与当地用人单位的联系机制,动态掌握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及时了解用工需求;建立与区外援昌“两市六企”就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机制,加强沟通,掌握用工情况,积极推荐昌都市求职人员赴区外就业。通过就业服务网络、手机短信群发、电视、报刊等信息系统,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岗位信息发布平台,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岗位信息,并通过远程招聘系统,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远程洽谈服务。通过市、县(区)就业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就业服务所,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免费提供求职登记、代理招聘、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免费培训等业务,降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求职招聘费用,同时,以招聘会、洽谈会的形式集中促进就业。

4    参考文献

[1] 马爱艳,蒋志辉,王香玲.劳动力转移视角下的新疆农牧民增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93-6894.

[2] 张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搭起农牧民增收平台[J].中国农业信息,2015(21):153.

[3] 王宝成,苗建军.对工业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4(6):58-59.

[4] 乌日拉嘎.民族地区发展成果共享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民增收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增收昌都农牧民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浅析当前农民增收问题
昌都三江流域的新风景
一个新型的昌都正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