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探析
2020-06-04杨徐阳李振和赵洪伟
杨徐阳 李振和 赵洪伟
摘要 水稻生产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水稻生产技术的科学运用与推广。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水稻生产技术应用要点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水稻;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问题;对策
以科技驱动农业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优先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1 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分析
1.1 种植基地选择技术
在种植水稻,尤其是无公害水稻时,需做好水稻种植基地的选择工作。保证水稻种植地远离污染区,不在交通干线附近,种植范围内没有污染源,种植地以河流上游为主,以降低环境污染、水污染、交通污染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达到无公害水稻生产要求。
1.2 种植品种选择技术
好的品种是保证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与基础。在种植水稻时,人们应根据种植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情况、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水稻品种。通常情况下,以抗病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周期适宜的品种为主。与此同时,在栽培前做好种子验收、筛选、晾晒、浸泡等工作,以提升水稻发芽率、成活率[1]。
1.3 播种时间确定技术
水稻喜高温,适宜在短日照、多湿环境下生长,生育期一般在130~140 d之间,幼苗发芽最低温度为(11±1)℃、最适宜温度为(30±2)℃,水稻穗分化最适宜温度为30 ℃。因此,要想提高水稻产量,确定好种植范围、种植品种后,需根据区域气候特征科学选择水稻播种育秧时间,一般情况下可在4月中旬开始种植水稻。在播种之前可在苗床适当施加抗病害药剂,以提升苗种抗病害能力。在播种完成后进行覆膜,为水稻苗生长营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当水稻苗生长至1叶1心时,应适当通风。在水稻苗移植之前,可通过炼苗提升水稻生命力。
1.4 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田间水层管理力度,避免田间水过多(易出现苗不正、压苗、推苗问题)或过少(苗不齐,增加机械插秧难度)影响水稻插秧质量与效率。二是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检查结果以及水稻生产需求(分蘖期水稻植株中氮元素临界量为2.5%,氧化钾临界量为0.05%,当水稻叶片中氮含量为3.5%时水稻进入分蘖旺盛期,钾含量为1.5%时水稻分蘖可顺利进行)科学计算施肥量,做到精准施肥,提升肥料利用率[2]。例如,插秧4~5 d之后,蘖肥施加量需控制在总量的80%左右,剩余需根据秧苗生长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调整。三是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做好灌水、晒田工作。通常情况下,分蘖期需要进行浅水灌溉,分蘖停止后进行露晒田,适当增加土壤养分;抽穗期将水深控制在3 cm以下,适当增加温度。
1.5 病虫害防治技术
树立病虫害預防意识,在种植水稻之前需做好病虫害调研工作,对主要病害、虫害及其发生时间等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病虫害防治规划;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水稻病虫害管理,在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残留,改善生态环境[3-4]。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频振式杀虫灯、赤眼蜂人工投放等方法进行水稻虫害的防治。
2 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入先进水稻生产技术不仅是提升水稻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特色水稻产业,推进水稻生产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基于水稻生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优质水稻高产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实践推广中仍存在重视度不高、操作性不强、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加强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重视程度,积极探寻有效推广路径与策略。
3 对策
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是一项综合、长期的工程,需从意识强化、技术培训、方法创新、基础设施完善等多层面入手落实推广优化策略。一是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深入群众,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指导。二是面向水稻种植户开展集中培训活动,使水稻种植户对水稻生产技术有更为深入、清晰的了解。三是善于利用报纸、期刊、板报、电视、微信、网站、广播等媒介,进行水稻生产技术宣传,加深农民朋友对水稻生产技术的认识与了解,明确先进生产技术科学应用的重要性。四是与农机经销商、水稻种子销售商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使其积极参与到水稻生产技术推广中,在农机销售、种子销售过程中给予农民朋友指导。五是科学建立示范点,通过示范指导帮助农民朋友树立无公害水稻生产意识、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意识,形成先进水稻生产技术应用动机,积极参与到技术学习活动、技术应用活动、技术推广活动中。
4 结论
将先进水稻生产技术引入到生产实践中,可有效提升水稻生产质量,达到提质、增效、降本、创收、节资目标,推动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市场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以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新技术的科学应用,为农业发展、农民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5 参考文献
[1] 谢永忠,肖芳芳.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种子科技,2019,37(8):52.
[2] 李毅飞.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吉林农业,2019(10):30-31.
[3] 刘鑫,刘兴娥.秦巴山区水稻特优801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12):250-251.
[4] 黄显锋.荃优212在清流县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