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2020-06-04薛香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师生关系维度

张 爽,薛香伟

随着“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教育观念的转变,各国在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投入也逐渐转为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最早提出学习投入概念的是SCHAUFELI,他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积极情感,领会学习的内涵,并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精神状态[1]。KUHG D等认为学生投入得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反之,投入得越少,学习效果越差[2]。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发现,学习投入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3-4]。因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是一个系统,生态发展观和系统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包括外环境系统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系统,内外系统相互作用促进个体的发展。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一系列成长变化、学习投入的多少和学校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氛围也是动态的教学活动的存在形态,它同教学活动密不可分,弥散性的学校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氛围(school climate)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组织行为学家LEVIN 提出的,侧重于研究学校的组织气氛,HALPIN把学校氛围引入教育领域。学校氛围是一个反映持久稳定学校环境的综合变量,一所学校所独有的特征并被学校组织成员所感受到,包括组织层面、教学层面、人际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5-6]。大学生在学校除了接受正规的教育,学生感知到的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校氛围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HALPIN 认为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因而留给人的印象也是截然不同的[6]。国内对于学校氛围这一概念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如校风、学校组织气氛、学校气候等。学校氛围是学校整体心理-社会环境的总和,大学生能够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良性的学校氛围,就会喜欢自己的学校,在校园里快乐生活的同时,全方位地使生活与学习和谐融合,形成一个能够在成长中学习、学习中感悟、感悟中成长的良性循环。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氛围,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JOHNSON 等研究证明,积极的学校氛围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影响其在学术成就上的发展[7]。COHEN 等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学业成绩会受到学校氛围的影响,当学生在学校中体验来自同学或老师的关注、表扬以及体验到安全感时,都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8]。

不同类型的大学学校氛围不同,探索地方应用型大学(下文均简称为应用型大学)学校氛围有利于学校管理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学校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积极的学校氛围,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为大学生健康的发展提供环境。因而,探讨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氛围与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关系,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应用型大学学校氛围建设提出一些看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应用型大学随机分层抽样发放问卷650份,共收回640份,回收率为98%,剔除3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610份,有效率为95%。

2.研究方法

(1)学校氛围感知问卷。根据葛明贵和余益兵编制的学校气氛问卷[9],按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表述方面的调整。该问卷有38个项目,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学业压力和发展多样性五个维度,每个维度的项目数依次是9、7、7、8、7。采用五点记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一般符合”,4 代表“比较符合”,5 代表“完全符合”。反向计分题是2、7、19、26、31、32、36。本研究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学业压力和发展多样性的信度分别为0.82,0.84,0.66,0.80,0.80。

(2)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采用李西营等人在2010 年对SCHAUFELI 编制的量表进行修订的中文版[10]。该量表由17个项目组成,包括3个维度,分别是动机、精力和专注。各维度的题目数分别是6、6、5。采用七点记分,1 代表从来没有,2代表几乎没有过/一年几次或更少,3代表很少/一个月一次或更少,4代表有时/一个月几次,5 代表经常/一周一次,6 代表十分频繁/一周几次,7代表总是/每天。该量表无反向计分题。本研究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动机分量表为0.82,精力为0.84,专注为0.80。

3.统计处理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的基本状况

(1)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整体情况采用描述统计进行分析,如表1 所示: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氛围中,学业压力的均分低于理论均值(3分),而其他各维度的均分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应用型大学学生能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关注都处于中等水平。

表1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的情况

(2)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为了解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 可知,在性别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除了师生关系维度,其他各维度(p<0.05)在性别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即男女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生比男生更能感知到应用型大学良好的同学关系、有效的秩序与纪律和发展多样性;而男生比女生更能感知到应用型大学的学业压力。

表2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M±SD)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在同学关系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因此进行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对同学关系进行多重比较,大四的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即大四的学生更能感知到良好的同学关系。

2.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的状况

(1)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整体情况采用描述统计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应用型大学学生在动机、精力、专注三个维度都高于或等于理论均值(4分),即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状态处于中等,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会投入一定精力在学习上。

表3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的描述统计情况

(2)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为了解学习投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 可知,在性别的人口学变量上,男女生学习投入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年级的人口学变量上,除动机维度外,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的精力、专注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对精力、专注两个维度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的多重比较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精力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比起其他年级,大一学生最缺乏充沛的精力及较好的心理韧性;在专注维度上,大一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大四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二、大三差异不显著,说明大一学生在学习上专注力更差,大四学生的专注力更好。

表4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在各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M±SD)

3.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习投入二者的相关分析

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进行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由表5可知,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的学业压力与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相关不显著,而学校氛围感知其他维度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和发展多样性和学生的学习投入有关,和是否感知到学习压力无关。

4.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对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以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各维度(除学业压力外)为自变量,以学习投入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对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由表6可知,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发展多样性和秩序与纪律对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为25.4%;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发展多样性和秩序与纪律对精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为26.7%;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发展多样性和同学关系对专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为29.1%。即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学校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学校的秩序和纪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用型大学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毅力、坚持性和专注度。

三、讨论

1.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特点

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应用型大学学生能够感知到的学校氛围处于中等水平,因而应用型大学要注重营造尊重、信任、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支持、和睦相处、谦让尊重、关心帮助、信任亲密的同学关系;有效的生活秩序与纪律。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发展多关注,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娱乐、活动的时间[9]。课上课下学习形成体系,布置好课后任务,毕竟多样化的课余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有,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避免形成散漫状态。

除师生关系维度外,应用型大学不同性别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知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比男生感知到更融洽的同学关系,更良好的秩序与纪律。原因可能在于:女生更擅于倾听,情感更细腻,能够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用人际交往策略,同学关系较融洽;女生周围大部分都是遵规守纪的女生,而男生上大学后,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学习氛围,因而女生比男生能够感知到比较安静的校园环境,大部分同学遵守学校纪律,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应用型大学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师生关系,还要加强对男生人数比例大的专业学生的秩序和纪律的管理和约束,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使男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女生比男生更能够感知到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感知到学校鼓励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发展专长,学校生活丰富多彩。这一研究结果与翟亚奇的结果一致[11]。这说明应用型大学女生更积极,比男生更注重成长和发展。应用型大学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男生参与到文娱、体育项目活动中,多组织适合男生的课外活动。男生比女生感知到更大的学业压力,认为上课、考试和测验过多,娱乐时间少,这一研究结果与嵇雯的研究结论一致[12]。原因可能是应用型大学的学习模式主要还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应用机会,恰恰这一点是大部分男生不擅长的,说明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及考核要求还要更多地体现操作和应用的特点。

应用型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感知到良好的学校秩序,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及轻松的学习氛围。但在同学关系维度上,大四的学生比其他三个年级能够感受到更融洽的同学关系。可能原因是大四的同学在一起相处时间更长,已经学会了一套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多年同窗,友谊也越来越深厚,谁有困难,同学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帮助,因此同学关系更和睦些。另外大四的同学即将毕业,因而更加珍惜这难得的缘分。

2.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

应用型大学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他们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心理韧性并保持充沛的精力,在困难面前有时能够做到坚持不懈,努力学习而不易疲倦;有时学习也能够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10]。对比问卷调查获得结果和平时应用型大学学生状态,笔者认为调查和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经进一步访谈,发现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普遍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他们认为大学时期的学习和高中时代不一样,大学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在思考以后就业的问题,为此,很多大学生就不会再只学习单一的知识,学习变成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而且通过人口统计学变量也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情况是有层次之分的,因而综合了学习投入的极端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习投入的性别差异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研究中,大学生学习投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与李若兰的研究结果一致[13]。而崔文琴的研究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学习更投入[14]。之所以男女学习投入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不同,考虑到可能是随机抽样调查的群体被试范围不够广泛,选择有偏差,大学的类型不同,每个研究都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的学生特点。

精力是指个体非常喜欢学习并对学习充满兴趣,理解学习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学习投入的精力和专注力维度上,大一学生分数最低。很多大一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中学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大学尽情释放,所以大一学生在学习上精力不够充沛。专注是指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学习,沉浸在自己的学习当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大一的学生刚刚摆脱沉重的学业负担,被大学五花八门的活动所吸引。大学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积极引导大一新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活动。大四的学生专注力好于其他年级,可能因为他们开始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找工作时候也感觉到知识不够用,因而更加专注。

3.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除学业压力与学习投入的相关不显著外,学生学校氛围感知的其他维度与学习投入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发展多样性和秩序与纪律均能预测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即应用型大学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越融洽、同学关系越和睦、学校秩序越好、学校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则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水平就越高。应用型大学在学风、校风的建设方面,要多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发展多样性方面入手。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意教育的公平,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对其的期望,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批评要对事不对人,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的付出要给予肯定并表现出适当的关怀,除了正常的知识讲授以外,应更多给予温暖、鼓励等心理层面上的支持,在其感到迷惑与遇到困难时,给予榜样示范,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多组织集体活动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社会支持,让同学之间多点信任,少点猜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需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让学生时刻围绕课堂,学校也要明确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章制度的保证为良好学习的习惯保驾护航;学校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发展各项才艺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就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更加正面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应用型师生关系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