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表情符号的人际语用意义
——以微笑表情为例

2020-06-0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表情符号言语微笑

刘 琴

作为互联网催生的一种语言辅助形式,网络表情符号将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与网络社交中的纯文本沟通方式相比,表情符号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态度或情绪,在某些语境中,甚至能起到文本不能取代的作用,这无疑增加了网络社交的吸引力。2015 年腾讯通过QQ统计的《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显示,201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超过5 338亿次,8亿多QQ网民中,超过90%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1]对表情符号的痴迷也同样适用于国外网民:2019年7月,ADOBE发布的《2019年美国表情符号趋势报告》(Emoji Trend Report2019)显示,超过6成的网络用户认为表情符号让对话变得更加有趣,通过表情符号表达感情比电话沟通更让人感觉舒适。[2]但是看得见的“舒适”之余,网民们也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文本,表情符号在使用和解读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这让原本就不确定的网络社交变得更加充满变数。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习惯及其多元化解读现状,与网民的年龄、性格、交际习惯和社会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网络时代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语言学者研究的对象。

一、理论背景

(一)网络语言学

国外关于网络话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 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长足发展,网络话语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3]网络语言学是一门介于网络技术和语言科学之间但偏重于语言科学的交叉学科,偏重于用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是网络时代的语用问题。[4]与传统语用学不同的是,它重点关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生产与解读,主要研究网络用户如何以网络为媒介使用语境信息,弥合键入的文字或符号与真正的交际意图之间的信息差。

近年来,随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以及人们对网络社交的日渐沉迷,将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合二为一的网络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具有与文字一样的符号性特点,但又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且易于操作,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这样的交际既省时又省力;另一方面,不同人群对表情理解的主观性又给表情符号的意义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网络微笑表情的多元化解读印证了这一点。

(二)关系管理理论

语言具有信息传递和社会关系管理的双重功用。[5]用于人们交往的语言,不仅会表达说话者的口气、态度,还会揭示说话者的身份以及谈话者之间的亲疏、权势关系。[6]进入21世纪以来,语用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ENFIELD 和SPENCER-OATEY 认为,应该把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拿出来单独研究。[7-8]

关系管理理论(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被认为是人际语用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语用学中的“面子”和“礼貌”研究对关系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礼貌原则的侧重点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系并非总是和谐的,因此仅从礼貌角度研究人际关系不够全面。而面子理论则过多地强调了交际个体的自由与自治,忽略了面子的人际和社会视角。[5,9]

关系管理理论缘起但超越了交际中的礼貌研究,是对传统“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的结果。它从语言产出的角度解释言语交际中人们如何管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是语用学关系转向的标志性理论之一。

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赋予关系管理理论以更丰富的内涵与研究意义。其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兼容的特点,非语言能取代。何自然认为,因网络的普及与流行而形成的语言模因突破了传统人际关系的建构模式,给人们用话语表达感受和见解提供了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让人际交往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捷与方便。[10]

二、网络微笑表情的人际语用功能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表情符号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交际者的感受,辅助甚至替代交际信息的传递;但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不同人群对表情符号的差异化理解,而导致沟通出现问题。在特定语境中,人们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和解读不仅可以反映交际各方的人际关系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透视着交际者的年龄、性格、情绪及社会身份。

微笑表情是现行网络社交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情符号之一,也是网络表情符号体系中当之无愧的“元老”。自1982 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FAHLMAN 教授在学校电子公告牌上建议用“:-)”表示玩笑话,“:-(”表示严肃话题,以避免网络交流产生的误解之后,这两个后来被称为颜文字的表情很快就广为流行,成了“快乐”和“悲伤”的符号。1999 年,日本软件工程师栗田穰崇创造了第一个应用于移动通信的“绘文字”(emoji),相对于要用特定字符/码表组合、编排、绘制人物表情动作的颜文字来说,绘文字显得更加直观且易于操作。它的出现掀起了人们对网络社交的热情。

(一)积极的人际语用功能

SPENCER-OATEY 认为人际和谐关系管理包括四种趋势:提升、维持、忽略及挑战。[5,9]和谐取向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取向。在网络环境下,交际信息的生产与解读,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极易导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部分以网络为媒介的语境中,微笑表情常常被有意无意地拿来充当维护或提升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具体来说,其积极的人际语用功能表现如下:

1.表达对交际对象的礼貌或尊重

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让人际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交友范围。对于普通的同学、同事、客户,以及那些网上初识的交际者,过于随意或夸张的言语及网络表情很容易招致对方反感,从而影响彼此关系的和谐。相对而言,“”是最稳妥的:这种克制、不张扬的微笑既可以表达对交际对象的“尊重”,也不会过多暴露自己的情绪。对于坚持“克己复礼”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这个表情恰到好处,如例1和例2中B的回答,既不失礼,也不轻浮,有助于构建一个礼貌的交际者形象。

【例1】

A:老师,您好,我是××班的学习委员陈××。

【例2】

A:王总,您好!我是明天接您的司机小江。

2.表达复杂或不可言说的情绪

关系管理理论认为,影响关系管理策略的因素包括面子管理和社会权利/义务管理。作为网络表情中最具歧义性的表情之一,“”含义的多元化有时可以替人们解决网络交际中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绪和麻烦,减轻或缓和言语冲突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例3中,面对A有意无意的炫耀,B如果不回答,显然不礼貌;回答“不错”或直接晒出更好的成绩,无疑会让对方感觉没面子;而回答“比你家孩子差”又让自己没面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表情就成了不错的选择:既没让自己受委屈,也维护了对方的面子,双方关系并未受到影响。例4也同样如此:面对A 的抱怨,B 的回答无论是“是”或“不是”都不合适,一个微笑表情既表达了交际者本人不可言说的复杂情绪,也维持了与交际对象间关系的和谐。

【例3】

A:哈哈,这次期末考试,我家孩子终于挤进前三了。哎呀,你们家孩子怎样?

【例4】

A:老大,爸妈也太偏心了,说什么“如果你哥回老家过年,我们就不去广州了”,说到底还是儿子重要。

3.弱化交际中的尴尬或对立

和谐取向是关系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在现实沟通还是网络交际中,言语冲突都是语言的一种常态现象。反之,用言语或表情解决或弱化冲突也是关系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例5 和例6中,平静克制的“”表情,就像灭火器,让想发起冲突的交际对象无法继续过激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或缓和了网络交际中的尴尬处境或对立情绪。

【例5】

B:这还不好解决,花几十块钱买个假期套餐就好了嘛。

A:你个土豪,站着说话不腰疼。

【例6】

A:@全体成员辅导员说了,还没有交学费的同学最晚明天一定要交了。

C:迟点交能怎样?!

(二)消极的人际语用功能

网络表情符号在使用和解读上存在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微笑表情都能起到建构和谐关系、缓和和弱化交际冲突的作用。关系管理理论认为,影响关系管理策略的因素不仅包括面子管理,还与两个社会语用交往原则(公平权和互往权)密切相关。

网络微笑表情的消极人际语用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1.疏远人际关系

熟悉的交际者之间使用微笑表情易造成彼此关系的疏远。在下面的例7 和例8 中,满怀热情的A遇到冷淡疏离的B,会觉得自己在交际中处于被忽略的一方,交际的互往权未得到体现。

【例7】

【例8】

A:听××说你把自己关办公室一天,怎么了?心情不好还是身体不舒服?

2.暗示交际者之间身份的不平等

【例9】

A:老师,论文初稿我已经按要求发到您邮箱了,请查收。

A:老师辛苦了,有什么意见您告诉我。

【例10】

A:李总,这是修改后的项目实施方案,给您邮箱也发了一份,您看看还有什么要修改的。

3.增加了交际的不确定性

网络表情符号的“非言语”特点,致使其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与现实世界的非言语交际相比,它还缺乏可供交际对象观察判断的个性化与灵动性,因此,即使有特定的语境,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有些“”表情仍然意义不明。

【例11】

A:××,你今晚没去上课?

B:现在怎么办?会不会挨批?

【例12】

A:亲,我现在开会出不来,你能不能帮我把××材料复印5份送到会议室来?急!

B:不好意思,我才看见信息,现在来不来得及?还要不要送?

三、网络微笑表情的语用机制

交际者对网络微笑表情的多元化解读并非毫无科学依据。从生理角度分析,所有的笑容调动的脸部肌肉是一样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相比之下,人在微笑时脸部肌肉活动的确比较弱,弱到有人把它与假笑相提并论。从心理角度来说,微笑是一种相对克制的笑容,这种克制也给它增加了一丝神秘性。在现实社交中,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判断交际对象的微笑是否真诚,但这样的察言观色却无法对网络微笑表情发生作用。因此,同一个网络表情符号既可以起到建构、维持甚至强化人际关系和谐模式的作用,也可能因为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甚至转变成冲突。

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习惯受制于交际主体(sender)的交际意图(intention),并与交际者本人的个性(personality)、心境(mood)、对交际对象(receiver)的一贯态度(attitude)以及其在该语境(context)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role)密切相关,而交际对象对网络微笑表情的解读也同样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具体情形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表情符号交际示意图

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与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密切相关。日常网络交际中微笑表情的使用通常是作为对交际对象某个言语行为的回应。因此,这个表情有时也代表着对言语行为的态度。如前所述,微笑是一种克制的笑容,因此对于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者来说,无论内心所想如何,他们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不激烈的情绪,或是礼貌的回应,或是淡淡的喜悦,或是委婉的拒绝或不认同。对于交际对象来说,这个表情或多或少都意味着距离。

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和解读与网民的性格相关。与现实中相对恒定的个人性格表现相比,网络交际中的个体都是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结合体。在互联网提供的相对自由平等的语言环境下,个体可能出于补偿或是宣泄的心理,在网络交际中表现出与一些现实社交固有形象不符的言语行为。但总体来说,性格开朗的交际者不会过度依赖和解读网络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表情符号,对微笑表情的态度也同样如此,而内向敏感的交际者往往倾向于将问题复杂化,他们的敏感不仅仅是针对话语本身,也包括发出话语的人:如果微笑表情来自他们了解并且一向有好感的交际对象,那么他们对这个表情的正面解读会更多些;但如果这个表情来自他们不熟悉、讨厌或是畏惧的交际对象,他们的解读则更倾向于负面。

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和解读还与交际者的情绪相关。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微笑表情的接收者来说,愉快的情绪会导致对微笑表情的积极理解,而抑郁或生气的情绪则更可能导致对微笑表情的负面理解。但对于微笑表情的发送者来说,向交际对象发送微笑表情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处于愉快的心境当中。发送这个表情可能是出于礼貌,也可能是敷衍,甚至还有可能是在愤怒或生气状态下对交际对象的言行发出挑衅。

网络微笑表情的使用和解读与网民的年龄、职业等社会角色相关。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给某一角色的执行者提出一般的行为方式或标准。占据某种社会位置(如长辈、医生、教师、记者、客服等)的人被期望以适当的方式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交际,渐渐地这种期望就会内化成个体本身的一种行为习惯。网络交际是现实社会人际沟通的延续。研究表明,事业单位以及服务性行业(如客服)工作人员、教师、医生等在网络交际中使用微笑表情的次数要明显多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而且对微笑表情的解读以积极含义为主,这与现实交际中人们对他们的角色期待及他们个人的职业素养不无关系。这种角色期待对网络微笑表情使用的影响也表现在年龄上。在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眼里,“”表情代表疏离、冷漠、敷衍或嘲讽,因此较少主动使用;对于交际对象发送的微笑表情也多以负面解读为主。而对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微笑的克制意味符合中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因此,在他们眼里“”表情仍以礼貌客气及愉快的心情等积极含义为主。

谢朝群认为,人对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认知有相对稳定的一方面(如一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社会身份等),也有在社交互动中不断协商、动态建构的另一面。[11]随着网络表情符号体系的日渐庞大以及人们对各种表情符号的多样化解读,它们对交际者身份的动态建构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四、结语

网络表情符号不仅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是网络社交甚至是现实社交中交际者身份建构和社交关系的见证者。表情符号的形象性为网络社交增添了更多的人情味,而其表达系统的主观性与模糊性也为语用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研究网络社交中交际者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习惯和不同语境中人们对表情符号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交际者的身份、性格及交际中的情绪状态,还能帮助我们洞察或判断交际者之间的和谐或不和谐的关系状态。

猜你喜欢

表情符号言语微笑
微信表情符号写入判决:你发的每个表情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世界表情符号日
若想念,微笑吧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种微笑
这个表情符号,你用对了吗
表情符号玩上瘾 时尚爱尝鲜
微笑不如哭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