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纯粹—李健的丝网版画艺术
2020-06-04文/哲为
文/哲 为
李健
199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00年至2003年山东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国画人物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教育学会会员、美国北佐治亚州立大学特聘教授。
曾参加全国“三版”展、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大学交流展、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埃里温首届国际版画双年展、波兰罗兹国际版画双年展核心展、迪拜艺术周第二届国际小版画展、俄罗斯URAL 国际版画三年展、罗马尼亚雅西版画双年展、第七届日本东京NBCMeshtech 国际丝网版画双年展。
2001年作品《艺术家的生活》《红色的餐厅》分别被湖北美术学院及中国版画家协会收藏。2003年《红椅子》系列作品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大学展出,《清音》被该大学收藏。2004 年多幅作品赴韩国清州大学、京畿大学、明知大学、湖原大学进行学术巡回展。2009 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学,并举办画展,作品《静寂》被斯德哥尔摩大学收藏。2011年赴美国北佐治亚州立大学讲学,并举办画展,作品《春日》《惠风》被该校收藏。
前些日子我挑了张自己印制的丝网版画给一个开画廊的朋友,可朋友眉毛一扬问了一个旷世不古的问题:“这是你画的?”我赶忙说这是印制的,可朋友一脸的遗憾:“印刷品啊!”我知道“印刷品”这个词语在朋友眼里使得这张作品大跌身价,又连忙解释道:“不是—跟咱们平常见的其他印刷品不一样,先画—”“还是画的啊?”“先画版,然后我自己手工印制—”“还是印刷品啊?”“啊—对—”我竟无言以对了。
印刷品—它和艺术品在常人眼中是不搭边的,甚至被无知地认为一件艺术品一旦印成了有一定印量的印刷品,它自身的艺术价值便会荡然无存了。现代人们对版画(各个版种)印制过程的无知,和对于版画的曲解,造成了当今版画在众多艺术品面前的尴尬境遇。
我一直认为搞版画的人是应该算作(或近似于)纯粹的人,因为版画在当下被现代高科技和国画油画等“强势画种”排挤得好像只有自圆其说、自娱自乐的分儿了。“强势画种”加载了太多的信息,材料的翻新和变着花样地卖弄着技巧,版画在这一点上却显得单纯了许多,恰恰是版画的单纯性使它仍葆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李健就是我所见到的痴迷于丝网版画的一个艺术家,他涉猎广泛,玩过了很“溜儿”的油画色彩后,又转向了抽象的水墨山水,之后又转向细致缜密的工笔绘画。从他的艺术轨迹上可以看出,他不仅在细细揣摩画面的形式语言,同时还在磨炼自己的“放”和“收”。实际上丝网版画不是个充盈激情的工程,不像油画的表现主义和国画中的大写意,它更像国画中的工笔画,更像积累“激情”。所以丝网版画的创作过程是“折磨人”和“揪心”的。
因为版画是小众画种,在国内市场认可率很低,或说不卖钱,这也就决定了它没有功利性,所以纯粹。李健的丝网版画是很纯粹的,首先是他对绘画题材的单纯表述,这如同他的性格一样“有话好好说”“有话照直里说”“我咋想的谁知道”……没有过多的隐喻、象征与玄机,但画面却很深邃,无论他的静物还是餐厅系列都是在诉说着同一种的优雅与静谧。他一直强调,搞艺术的别急着给自己的作品定什么风格,风格凸显的时候,也正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生命力走下坡的时候,世界那么大,怎么能玩够呢?所以,他没有任何的负担,轻松地完成着他对周遭所有事物的描述,也生成了其作品题材、画风的多样性。《玛雅在夏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澳大利亚岛上的红土与海风;《纸飞机系列》是某天下午突然惆怅地怀恋其童年的一种表达;《艺术家的生活》是北欧归来一种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追求绘画内在思想内含是李健近来几张作品的风格,《昇》是一种凤凰涅槃式的自我灵魂的超脱;《塔》系列作品可以洞察到作者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下思想的一种梳理。在他的画里很少有电分制版、电脑画版等当代印刷科技的影子,但可以感受到画家运用智慧“施巧技”,他对于绘画语言的运用亦然单纯,手绘和印制的“机趣”是他的不懈追求。
尽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尽管我们有太多的冲动和欲望,想说的很多,但一个画画的人应该单纯一些,尽量纯粹一点,但愿我们能够尽量纯粹一些关注思想,耐心地向画面倾听。当代丝网版画的技术、设备已不是艺术家们比拼的资本,以后比拼的还是画面与思想。丝网版画是个舶来品,在中国没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故没有传统负荷,所以李健的版画“玩儿”得很自由,很“过瘾”。正如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吹着口哨在乡间小路上漫步的孩子,捡着石头,追赶着鸟儿,有时候需要离乡背井,尽量纯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