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田园乐趣

2020-06-03姜芳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

姜芳丽

【摘 要】《指南》里关于科学探究的目标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中班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幼儿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喜欢接触大自然和新鲜事物,喜欢到户外游戏,喜欢问各种问题。如“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蚯蚓的家在哪里”等,并且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我们班级开设了小农场的场馆游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中班幼儿开设小农场游戏的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中班幼儿;农场游戏;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47-02

在寸金寸土的城市幼儿园,小朋友享受着优质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可是他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却很少。为了还给幼儿一个释放天性的童年,我们刨地、挖土,想要呈现一种绿色、自然、生态的幼儿园环境给孩子,带领幼儿进行了农场游戏的探索。

一、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和体验

《纲要》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班级教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班级小朋友好奇好问的性格特点,所以在中班的一开始,便可将小农场的场馆游戏加入到班级的游戏中。形成贴近自然和生活的角色游戏,开心快乐的户外游戏,有趣的科学游戏。在农场游戏中,孩子释放了自己的天性,相比较班级的其他游戏,孩子们特别喜欢农场游戏。除自然、生态、还在户外,他们认识了各种农用工具洒水壶、小铁铲、小锄头等,了解了浇水、施肥、捉虫、搭架、培土、覆膜、间苗、摘心等种植技能。他们还学会了交流,形成了初步的分工合作的意识。如进入农场游戏的小朋友,在发现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后,小朋友会说:你们俩去挖那边的地,我们俩在这里给萝卜浇点水,你们俩给棉花地除除草;呀,小青菜被虫子吃掉了,一个洞一个洞的,我们要找门卫爷爷来除虫了。快乐的农场游戏锻炼了幼儿的体能,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体验。他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都获得了整体性的发展。

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生成了班级特色主题课程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炎炎夏日之后,迎来了金色的秋天:丹桂飘香、秋高气爽,小农场里水稻成熟了,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随手一拔就是红彤彤的大萝卜。桂花树上满是香喷喷的桂花,风一吹,金黄的花瓣落在了地上。大操场上,小朋友们发现树叶变黄了,踩着树叶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于是,可结合农场和季趣,生成《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选择在课程之前和幼儿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思考,生成相应的课程。如:健康活动《落叶沙沙响》《混蔬搭配营养好》,语言活动《落叶跳舞》《保护柿子》,社会活动《合作力量大》等。

三、塑造了探究型孩子和反思型教师

教师撰写观察记录和教育案例时,常苦于无从下笔,可是带幼儿进行户外农场游戏时,发现有很多可以挖掘探究反思的切入点,老师可带着相机和记录本进行记录。如在田地里发现了小蜗牛——小朋友便会问:“蜗牛有嘴吗?蜗牛有脚吗?蜗牛喜欢吃什么——”以上问题都是适宜探究问题的来源。作为教师,耐心、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提问,记录下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这就是探究的良好开端。引导孩子用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寻找答案,这就是典型的孩子探究的过程和老师反思的过程。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感兴趣的,农场游戏可以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也塑造了探究型和反思型的教师。

四、加深了幼儿珍惜粮食、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情感体验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种植和饲养等,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一)加深了幼儿珍惜粮食的情感体验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水稻,孩子们知道了稻谷从发芽到成为米粒,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刚开始将水稻的种子种到土壤中,抽出胚根,长成幼苗,进行移栽,插秧,穗子抽出来之后,开花慢慢的结出谷粒。最慢需要半年的生长时间,最快也要三到四个月。同时,在平时的课程中,我们会给幼儿观看一些图片,图中是关于辛苦的农民伯伯种植的情景和干旱地区寸草不生的情景以及山区的小朋友吃不饱穿不暖的情景。小朋友善良同情的心一下就被激发了,在感受和见证了真实的情景后,便特别的心疼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也变得又快又干净了。

(二)加深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体验

农场游戏让幼儿了解和体会到了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了只有树木、动物的繁衍生息,人类和动植物的和谐共存,我们人类才能有新鲜的空气、健康的水质和鲜嫩的食物[1]。而动物们有好的环境,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小朋友们通过农场游戏知道要保护环境。经常有小朋友告诉我,我想在美工区给小鸟做个家放在农场,这样天冷的时候,小鸟就有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还会在校园里捡垃圾和对垃圾进行分类。

(三)加深了幼儿尊重生命的情感体验

乐乐小朋友特别喜欢看蚂蚁,天天小朋友便用脚去踩蚂蚁,被阻止了。乐乐说蚂蚁也有爸爸妈妈,蚂蚁宝宝死掉了,蚂蚁的爸爸妈妈会伤心的。并且,乐乐小朋友还拔了一些枯黄的草。说:“天气冷了,我们给蚂蚁造个温暖的家吧!”曾经,我们班级养过三只小鸟,小朋友们给小鸟取了名字小黄、小白、小花。经过长久的观察发现小花很凶,经常欺负小黄和小白,而小黄性格特别温柔,叫声也很好听,从来不争抢。在一次周末之后,小黄死掉了,班级小朋友特别的难过,一直在找寻“小黄为什么会死掉的原因?”有一个叫文文的小女生一直都闷闷不乐的,当我问到她的时候,她哭了:老师,小黄为什么会死掉,它是一只最温柔的小鸟,我最喜欢它,它一直都让着小花,从不和朋友争抢,为什么会死掉?还有一次,小朋友刚刚带来的小金鱼,因为没有放进教室,便被野猫叼出来吃掉了。小朋友特别伤心,通过了这件事情,小朋友学会了怎么保护小鱼,每一次都记得将小鱼放进了教室。

在班级的一日生活和教学游戏活动中,农场游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创设出了有自然特色的班级。它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和体验,促进了班级的特色主题、探索课程、季趣课程的生成与发展,塑造了探究型孩子和反思型教師,加深了幼儿珍惜粮食、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情感体验。通过农场游戏,孩子有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坚持不怕失败的学习品质,更形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当然我们的农场游戏还有更多的教育价值有待师生一起挖掘、探索,我们将不断的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刘悦.在自然中生长——以中班幼儿小农场持续性探究活动为例[J].好家长,2018(28).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有效的介入指导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中班幼儿花样玩绳运动的研究
以绘本为载体的中班幼儿友谊教育的具体策略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教以习为主,习以常为贵
中班幼儿泥塑活动指导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