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

2020-06-03魏学绘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感受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

魏学绘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字词句段的基础补充,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将生活中的场景和课文内容相结合,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部分,重点论述生活化教学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作文;感受;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15-02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语文知识去感受生活,更好的表达自己。生活化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化教学,更多的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语文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生活化教学是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写好语文作文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展开论述。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通俗来说,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化场景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的联想、串联、理解、吸收的过程。生活化教学主要以引导启发类的方式为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和传统型教学方式相比,生活化教学更注重感受和思考,能够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也能够消弭基础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1]。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更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感受和思考的过程,往往会造成很多学生在死记硬背字词句,难以理解和吸收,觉得语文太难,写作文更难,从而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或者有些学生死记硬背会了字词句段,但依然不会应用,面对写作文的时候依然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强调基础知识和方法,学生是被动的吸收,过度的依赖老师。对于老师来讲,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课堂的效率不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配合,不理解,提笔写作文就写的不好。而在语文教学中强调生活化教学,就是为了将语文融入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多的去感受和思考,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化被动吸收为主动参与,感受多了,写作文的时候就能有更多的真情实感;学会去思考,才能在文章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出有自己风格的好作文。而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作文也应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让教育更加符合实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将生活带进课堂

如果你直接让学生写度过的一个假期,会发现许多学生往往会不知如何下笔。这并不是他们缺乏基础的语文知识,也不是他们缺乏生活的体验,而是他们不太容易将生活中的情景和语文作文里的假期联想起来。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这时候语文老师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景的引导,帮助学生将题目中的假期具体化,与他们的生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如,第一步,老师可以先和学生说,“孩子们,题目让我们写的是度过的假期,那假期都有哪些呢?如,春节是一个假期,那夏天是什么假期呢?”学生回答“暑假。”“对,很棒,暑假是你们的假期,还有什么假期?”鼓励学生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会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五一”“中秋”“国庆”等等。这时候,语文老师要继续去启发孩子,将假期具体化“那这些假期里,有没有令你难忘的呢?”让学生和固定的某个假期联想起来,并且回忆当时的情境。通过情景化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题目,和自己的生活联想起来,从而写出好的作文[3]。

(二)感受性的课堂体验

在日常的教学中,传统型的课堂注重的是教,而不是体验。老师一味的教,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了感受的过程。即使现在的教学形式变的更多样了,可以用多媒体的课堂,展现的方式也更丰富了,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依然还是教的过程,而缺乏具体的感受。而语文学习中,如果一味的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不但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在课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小动作多等,学习的效率也低。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可以更多的创造感受性的课堂环境,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去感受角色、体验课文。如《挑山工》。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框架后,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去感受文章中的人物,鼓励学生多去感受。在角色扮演后,也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你觉得挑山工累不累呀?”“为什么累呢?”“那你觉得挑山工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吗?”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更深的理解文章,并且培养他们养成尊重劳动,勤劳的习惯。

(三)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生活的点滴。如,秋天到了,叶子变成什么颜色了呀。叶子的颜色变了,请你观察一下周边,还有什么变化呢?再如,请你留意你最喜欢的小伙伴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学会开始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且体会观察的乐趣。现在的学生,并不缺乏感受生活的环境,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的眼睛。

(四)从兴趣入手

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动漫,有的学生喜欢跳舞,有的学生喜欢乐高。每个学生的兴趣都是不一样的。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生活的习惯,首先,语文老师要先从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入手。“请你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动漫,你最喜欢哪一个角色呢?”对于一些比较羞涩的学生,老师也可以从自己开始谈起,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更好的表达和分享自己。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形式,激發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的习惯,从传统只注重“教”和“学”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内容,去感受和体会生活。通过将生活和语文学习串联起来。学生学会思考和感受,学会表达,爱上语文,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辛中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7).

[2]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3]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猜你喜欢

感受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