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工作“四心”应用策略探讨

2020-06-03夏燕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心班主任工作小学教育

【摘 要】在教育领域,班主任工作不但琐碎繁杂,还具有双重角色,除了教书还要育人。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奉献精神是绝对不够的,还要灵活应用好“四心”,即爱心、关心、耐心和狠心。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理念,为在新时代促进学生上进心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四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91-02

过去的教育是以“戒尺底下出好人”“嚴师出高徒”等为主旋律,这种过份强调“严”字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宜当今社会。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知识的认识手段和方法发生巨变,为适应时代,教育提出新的高标准、高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既面临知识更替的冲击,又面临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冲击。班主任为适应这种变革,工作上必须破旧推新、多心并举,把爱心、关心、耐心和狠心这“四心”利用好,做好新时代班主任工作[1]。

一、爱心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前提

古今中外教育家和名人对“爱心”在教育中的地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说到:“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在我国,清代诗人罗振玉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上名言都说明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师生之情是在知识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如果没有以相敬相爱为前提的教育,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传授关系,知识就无法传承。所以,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才是爱的圣地,当学生得到教师爱的滋养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更乐于接受知识。

师爱也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溺爱,虽然新课标提倡柔性思维管理,尽量拉平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以知识传承为纽带的纯洁师爱仍然不会过时。小学生心地善良、单纯,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要与其保持距离和分寸,不要惯坏学生。而是要建立一种既要有爱心又要有威严的平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仁爱是修正野蛮的利器,爱心是班主任“四心”工作的重心,与其他“三心”既区别又统一,能直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产生信任式的学习自觉性。

二、关心是班主任责任心的重要体现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杂,如果班主任责任心不强,或是没有责任心,这个班级肯定混乱不堪。没有关心,其他“三心”就没有了根基。关心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辩证唯物论中,人对事物的态度描述是:关心是主动,不关心是被动。做任何事情主动了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被动了就会散漫而无规矩。

小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他们对社会的美丑、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如果班主任不重视和关心,不加强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轨迹就会走偏,与教育的初心背道而驰,所以关心小学生的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班主任责无旁贷。只有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管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都要一视同仁地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有一种被关怀的存在感,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互信度,达到柔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关心是一种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没有责任的教育只是空洞的传授[2]。

三、耐心是班主任必备的心理素质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儿童,他们的思想单纯,生活有时都不能自理,爱贪玩、嬉闹,如果班主任缺少足够的耐心,不愿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后果将不堪设想。为师者如果失去耐心,首先失去的是教师的威信,久而久之,班级局面就无法控制,班风、学风也会越来越差,影响整个班集体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班级管理,有的教师迫于无奈采取极端的行为,通过谩骂、体罚等手段进行管教,这样做效果不理想不说,还不符合师德规范。事实证明教师在爱护、关怀学生的同时,耐心是必备的心理素质,是不可以缺少的。所以,班主任要修炼耐心,如果性情火爆而急躁是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的[3]。

四、狠心是班主任工作必要的辅助手段

这里的所谓“狠心”主要从“严”字上来教书育人,是讨论如何用好“狠心”,与前面对过份利用“狠心”教育进行的批判并不矛盾。古训曰:“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好人”,说明古人都懂得育人如育树,不能涣散苟且。虽然时代在变,不能继续延用古人的“从严到底”的教育方式,但现代教育实践证明彻底取缔严管、严教也是不合时宜的,是违背人性自然规律的,特别是不明事理的小学生,就像一株正在成长的树苗,如果不严加管教,是很难成为参天大树的。所以从严治学永不过时,“狠心”在教育领域永不缺位。

严能出真知,严能树威信,严才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育好人。现代社会一些人认为物质丰富了,生活条件好了,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一点,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把教师对孩子的严要求当成是侵害孩子的人权,让为师者在教育学生时畏手畏脚,让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当然“狠心”不是无原则的谩骂和体罚,而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惩戒,但要有度。所以,适当用好“狠心”是教师教好学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它是教师树立威严的最后防线,班主任一定要学好用好“狠心”。

五、结束语

“四心”在实际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应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看法,加之各个地方的教育法规条例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从笔者自身经历的角度,阐述了班主任工作如何用好“四心”的心得体会,不能以点带面,高度可能不够,但无论何时、何地、何人用好“四心”都为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管好班级,促进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参考文献】

[1]史爱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

[2]刘金芳. 小学班主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J].课外语文(上),2017(6).

[3]张光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KL中国教师,2017(S2).

【作者简介】

夏燕(1970~),女,汉族,重庆市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四心班主任工作小学教育
用“四心”做好图片专题报道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