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对策分析

2020-06-03杨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知识点课堂教学课堂

杨荣

【摘 要】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启发式教学逐渐受到高中地理教师的青睐。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状况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理;启发式教学;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69-02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可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实现高质量的地理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定义

启发式教学就是在遵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与知识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诱导方法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学生身心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对象为学生,其根本目的是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即为启发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积极指引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启发式教学具有客观性、主动性、互动性与发展性等特征。总的来说,启发式教学的主体为学生,主导为教师,核心为扩散学生思维,根本教学思想为培养学生人格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实践演示、精彩讲解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让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得到增强,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对知识刨根问底。学生在解决完一个地理问题后,其学习欲望会进一步增强,这就使得学生能够产生长时间学习地理知识的欲望。

(二)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下,学生需要自己去寻找地理问题的答案,地理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教师能够传授学生整理归纳、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地理问题的探讨。在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地理问题进行有效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這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启发式教学下,高中地理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地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接受持续的启发式教学后,也就能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力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一)启发式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可用不同方式来切入启发式教学,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内容基础上来科学选择切入点。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可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精准分析。正是因为地理学科具有联系生活的特征,地理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点时能够适当的补充生活范例[2],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可以将生活实例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后,地理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原理,能够让学生的整体认知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进而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教师在讲授“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再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随着问题的探讨深入,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创造轻松愉快的地理学习氛围[3],同时在合适时机给学生讲解课本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尽快参与到启发式教学中。

(二)启发式教学与趣味实验结合

大多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都能够用实验来进行教学[4],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细致地学习地理知识点。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来理解知识,从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洋流进行分类,并设计实验,海洋可用透明水槽来表示,盛行风可用电吹风来进行模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用电吹风吹水槽中的水,水会怎么运动呢。然后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到答案,此时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海水运动的特征及其运动方式[5],学生就可以对该知识点有直观的认知,从而更容易吸收该知识点。

(三)启发式教学与思考探究结合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一些发散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来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教师可通过发散性问题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楚地知道最终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针对学生认知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纠正。此外发散性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研究,学生在寻找发散性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需要搜索大量素材,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知识,从而让学生的地理知识认知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宽[6],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

如教师在讲授完“全球气候变化”这个知识点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人类活动是否会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不仅需要从课本中寻找答案,也需要从课外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与探究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使得启发式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地理是高中必修科目,地理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提高考试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教师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呈现,并让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敏.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8(18).

[2]郑传捷.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

[3]李淑芳.高中地理教学之我见[J].软件:教学,2015(6).

[4]刘红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7(40).

[5]陈燕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7(12).

[6]张艳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之我见[J].神州,2017(9).

猜你喜欢

知识点课堂教学课堂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