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3王立香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记忆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记忆方式,思维导图记忆方法与传统的直线记忆法有着很多不同。思维导图的使用在记忆学习中就像是人体的神经网络图。初中地理教学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本文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17-02

思维导图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工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讨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实现多层次的思维交流。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时需按照其整个实施与应用的流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其一,对整个思维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且提出问题,规划出具体的解决方法,然后进行引导图的绘画。在这一过程中需重视学生学习的特征,以保障所绘画的引导图简单、易懂[1];其二,基于第一部分,将所有关键词进行细分,把其分支所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缩小学习范围;其三,再次提炼关键词,即在每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关键词的提取,并逐步提取到无法再次提炼为止,然后利用线条连接各个分支与关键词,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借此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点。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要素建立记忆链接,可以使应用者更多地用左脑逻辑性思维来记忆内容,并且通过文字组织、数值比较与记忆等方式了解知识,然后结合右脑的创造想象力进行思维延伸,方便应用者快速辨别并记住所学习的内容[2]。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相较于其他方法是非常符合人脑机制的,并且能利用线条、发散网状等形式充分调动人类左右脑的功能,实现对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应用者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地理整个教学过程,需要针对地理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优势。读图导学及引导学生分析图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引导其深入探索更多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均具有重要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前的应用

对于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引導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前预习,可使其与读图导学式教学方法有效融合,以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思维导图式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教学知识。在课前进行导入教学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可提高课堂趣味性。

如:当学生学习“气压带与风带”这一内容前,教师可将气压带与风带相关略图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中画出,将一些知识点用文字表述出来,以便学生进一步对气压带、风带所形成的原因与冷热不均造成大气运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思索,为之后的课堂内容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应的知识,并引导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为学生创造富有联想方式的探究教学环境[3]。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所学习的地理内容,并引导其深入探索,充分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融入初中地理课程;同时,利用各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更为深入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探究得出所提出问题的答案,锻炼思维。进而增加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积累,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导入思维导图,不仅可使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还可衔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让新旧知识点能更好地连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上。如:在学习《黄河》这一课内容时,用可通过绘制简单的黄河图搭配文字内容开展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知识点,并在讲述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绘制简图整理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对本课所学知识点的脉络有清晰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盲区,提高理解能力。再如,学习有关“东南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描述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宗教和东南亚相关国家(如新加坡)等,然后用一张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并针对这些知识点展开更加细致的内容延伸,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东南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图1所示,因其展现形式较为直观,学生学习和记忆效果更好。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课后的复习,对于初中生掌握和巩固地理课程的知识大有益处。教师在学生进入知识点复习阶段,也可充分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复习“中国版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各个省份的风俗民情、地理位置特点等进行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通过绘制简图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且通过教师所讲各省份的相关知识点及自己所了解的所在省份城市等知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复习,提升学习效果。总之,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加快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而课后的复习环节,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可促进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所学地理知识,进而在平时的考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能够非常形象地指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复习,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学习方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地理课堂富有实效,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的目的,这对于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傅勇华.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2016(3).

[2]秦玉强.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

[3]李雅娟.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学园,2018(12).

【作者简介】

王立香(197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地理。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记忆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知识点自测
第6章 一次函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