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思考

2020-06-03闫仲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策略

闫仲鹏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探究”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探究”也成为新课程改革各个学科都重视的内容。本文围绕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的应用,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策略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资源选择片面化,教学方法陈旧

尽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现在的课程改革热点,但课时数较少,学校一般每周只会开设2节课,加上教材中知识点众多,事迹广泛,这使得教师在教学时过多的使用教材开展教学,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多,且在讲述案例时,只是念一遍案例,告诉学生这个案例中讲述了什么道理,讲述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的无趣、枯燥。

1.2法治教育定位不明确,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

小学的法治教育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定位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因此许多学校都对道德与法治课缺乏重视。再加上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没有有效协调,因此最终的效果不理想。学生待在学校的毕竟有限,结束学习生活之后,就会回到家里,而许多家庭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认为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的事,这就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局限性

2.1探究式教学内容具有选择性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内容时发现,探究式教学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一课都适合选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一些课文有其独特性。

2.2研究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较高

对于探究式教学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内容的筛选、探究问题的确定、探究式的课堂设计,对于大部分都是兼职的道德與法治教师来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这对于在现阶段不太被重视的品德学科来说,似乎比较困难。

2.3品格教育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品德发展的过程受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探究式教学实施品德教育,需要个人、教师、家长、学校各方面进行长期、持久合作,是需要时间来一步步验证的。因此,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上有推动作用。但完备的品德形成,还需要各方面热烈、持久地践行。

3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策略

3.1教师应自觉进行探究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师其实在教学中常常遇到各种教学上的问题,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品德教育研究中的行动者。如果我们能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并且及时记录,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品德发展来说都是有益处的。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可以利用碎片式教研,也就是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走廊评课、办公室教研等,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教研比较及时有效,也减少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额外负担。

3.2寻找值得挖掘的探究式问题

儿童进入学习以后,探究的实践不应被禁止或割断,而应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帮助和指导下继续开展。比如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中的第二课《想想他们的难处》,上这节课,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从体验入手,先让学生用正常人的思维、动作去完成一件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任务,然后给学生蒙上眼睛,或用一只手,或用嘴,去完成同样的任务。与前面的“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让学生体验需要帮助、又没有人帮助的感觉,从而把正常人和残疾人的距离拉近,真正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难。

3.3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首先,确定学习小组。在遵循“异质”的前提下划分行动小组,各小组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由确定探究对象,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调控,不能出现“扎堆”现象。其次,学生们一定要提高反应能力和使用口头语言对外部行为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经验,才能明确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达到对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学习。

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既是顾问,又是友好的批评家。他必须在这三个阶段内指导和影响小组的活动:一、解决问题阶段(问题的性质是什么?涉及到哪些因素?);二、团体管理阶段(现在需要什么信息?我们怎样去得到它?);三、个人观点阶段(你认为这些结论怎么样?你了解了这些信息后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这种指导教学的方法是很困难的,因为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问题需要学生自主发现,而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教师在指导过程要注意“度”的把握:既要通过观察、参与、交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并给与一定的指导,又要保证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独立性。

3.4走入学生内心,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式教育

教师可以走入学生的内心,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探究式教育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同学们,如果你在校园内发现有欺凌行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见有人向你施加暴力或者是敲诈勒索,你会怎么办?”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探讨和交流,教师通过出示案例有助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进行思考、探究,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严重性,能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会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认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结束语

在课堂上实施探究教学可以将学生从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转化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刘梅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2].王较过 等.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及其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