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2020-06-03吴应清
吴应清
唐代大医孙思邈曾说: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王振国说,选择了自己的目标,就要有追求的勇气,就要独上高楼、目中无尘,静志澄虑、潜心研习,即使天涯孤旅、衣带渐宽,也无怨无悔。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和他的学术团队以中医药经典理论为核心,围绕中医药理论的近代嬗变这一焦点,从经典理论诠释方法入手,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药药性理论近代的嬗变及其对中医用药思维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面,组织展开了中药药性理论相关的基础研究。经过多年研究和积累,于2007年申报原国家“973计划”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获得批准,被科技部聘为原“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他领衔的研究成果“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的中药药性理论创新与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让祖国医药瑰宝再次焕发荣光,也让这位一直以中医药传承创新为己任的学者走入公众的视野。
寻回中医古籍中失落的世界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同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阴阳、五行、易学、道学、儒学、天时、地理等传统文化知识,构成了中医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所沉淀积累出的中医概念、原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甚至每一个方药,都记载于历代典籍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有记录的中医古籍达1万余种,成就了浩瀚无垠的“中医宝藏”。“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史、研究阅读历代典籍对于中医学而言就更有其特殊意义。中医医史文献学对于中医学而言,不仅仅是研究和讲述过去,更是为了观照现实和预见未来。”王振国说。
我国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医学术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医高等教育,但中医经典古籍的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王振国说:“经过60多年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后,重新回眸和反思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发现,要提高临床疗效,中医思维方式至关重要。而培养中医思维方式,我们发现还是要回到经典,因为中医古籍文献,包括理论文献和临床文献,记录着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我们的先人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载体,是中医药科技文化的载体。国家主管部门也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这一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大家的思路。作为国家中医药文献研究的专门机构,我们的工作第一是保护与整理,使濒临失传的重要文献以现代人能够阅读的方式出版流传,让前人的智慧传承下去;第二是诠释,中医学经典里面讲的到底是什么,要还原到经典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搞清其本义是什么,使其科学内涵得到还原和解释。”
王振国致力于中医药经典理论的诠释研究,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博采众方,锲而不舍。他认为,作为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必须关注热点,关注现实。文献研究是中医药基础中的基础,应当起到引领学术方向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学术团队从两宋方剂文献的系统研究入手,系统整理研究两宋官修三大方书和名家集方,总结宋代医家集方的特色和用药的规律;从《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入手,总结本草理论发展规律和药性理论的传承脉络,出版一系列研究著作。2010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王振国作为项目办公室主任,和全国9省市同行协同完成“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一项目的意义在于,一是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培养人才,弘扬经典;二是为中医药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他按照政府主导、专家把关、顶层设计、分层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既“出书”又“出人”,制定并发布第一部行业规范《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出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400种,使得中医药古籍保护与研究人才匮乏的状况也大为改观。
用基础研究引领中医药理论创新
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是一个大的范畴,连接中药和中医临床的纽带就是中药药性。受西方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现代中医用药逐渐变成以药理为主导的思维模式,用药先看它的功效是什么?是活血化瘀、止痛,还是抗炎、驱虫?而按照中医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框架,用药先想到的是药性,包括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当然也包括功效,这些都是中医药性理論的基本内容。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其本质的多维性和理论的综合性特别强,缺乏合理的现代解析方法,是药性研究的突出难点。以往的中药研究多局限于具象研究,鲜有对寒热药性总规律的探究。有人把药性理解成哲学概念,将其看得越来越淡。当我们让年轻学生接触古代经典,常常发现经典方剂的组成用现代中药理论无法解释,因为古代方剂是根据药性配伍的,完全以当代中药认识的功效进行解释,无法得到圆满的答案。药性研究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瓶颈。
过去中医对药性的认识方法叫“入腹知性”,人们认为中药寒热药性是中医在实践基础上的一个哲学升华,认为寒热药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玄的东西。当代学习中医的人不容易理解药性,也是因为它缺乏以科学语言做出的诠释。而通过药材性状和传统经验,结合现代各种技术方法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在动物身上进行药物效应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药药性的表征与评价体系,在常人看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味药可能有成百上千种化学成分,一个实验有成千上万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医理论的什么问题,精细下去深入到什么程度,模糊回来回归到什么层次?现代研究的结论如何回归到中医的诠释体系?这些都是目前中药药性研究面临的难题。而王振国却接受了这一挑战。
他组织山东、北京、广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相关学术团队开展了中药药性理论相关的基础研究。以现代科技语言科学表征中药药性内涵,首先要避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的倾向。在药性理论研究中,“一些看似垂垂老矣的旧技术其实比广受追捧的新技术更实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其次,充分运用发生学方法,从中医学体系自身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学原理作出解释和说明;最后,探索符合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质的新方法,如:基于全成分的中药药性-物质表征模式研究、实验动物寒热表征检测体系的建立、基于生物热力学的寒热药性表征方法探索等,力求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路径和角度去分析和把握中药药性本质,寻求有效的表征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研究的方法学体系。
研究过程中经历的艰辛与困苦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对中医的科研来讲,最大的困难是跨越的领域太多了,从经典的诠释到现代科学实验,工作量非常之大,需要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鸿沟,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经典理论和实验数据之间,中国的博物传统思维方式和现代数理传统的思维方式之间,需要不断地切换和融会贯通。”这个科研团队既有来自全国十几所中医药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专家,也邀请了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的统计学专家、数学专家、计算机专家,甚至国外包括剑桥大学的世界顶尖专家加入研究队伍。一部分专家对现代科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一部分专家对中医药有着精深的造诣。每周例会都会组织各领域的专家交流碰撞,讲自己的道理,寻找契合点。项目结题以后,他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大家工作太认真,经常会让自己沉浸在如何解决项目疑难问题的焦虑之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振国带领全国5支研究团队,经过15年的艰辛研究,终于构建起了从传统药性认知向科技语言表征药性的转变;跨越了博物传统下的药性理论与数理传统下大量实验数据之间的鸿沟;提出的关于中药药性的表征方法及其表征体系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认知规律,提出整体药性观,创立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新概念,明确了药性关键三要素,发明了符合中药药性临证判别的4种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和3种药性表征仪器,创新了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认知方法学体系;结合临床实证,创建了药性表征评价体系,实现了中药寒热药性综合特征信息的系统认知、智能识别与客观评价,发现了寒热药物在物质组群、化学成分、分子骨架层面的不同特征,揭示了常用中药本原药性的物质基础,发现寒热药物的靶点、信号通路、代谢物质的差异,揭示了效应药性的生物学机制,拓展了药性应用的新领域,指导合理用药,重塑寒热药性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策略中的关键地位,为解决药性理论传承难、认知难和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答案。研究团队发表药性研究相关论文409篇,其中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41篇,主编相关专著及教材12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培养研究生197名,省部级以上优秀团队4支,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与中医学术传承教育,项目成果作为中药现代化主要成果载入《中药现代化二十年》,在全国20余家医院及高校推广应用十余年,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振国始终保持着一名学者的淳朴风范,治学严谨,循循善诱,教学有方,卓然不凡。他潜心于中医教育规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培养锻炼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200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王振国被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他高扬“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的旗帜,以学科为基地推出了“灵岩辩疑”学术沙龙等多种学术交流形式,不断地将先进的理念、前沿的知识带入到学生培养中,推广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说过治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刚考进大学的王振国把它抄下来自勉。30多年过去,王振国说:“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才感觉到这番话如同铸刻在钟鼎上的文字,历经时光的打磨后,越发显出刀刻斧凿、淬火历劫的深刻。”
专家简介
王振国,医学博士,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科技部国家原“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题第三届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治学主张以古籍整理为基础和起点,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载体——文献文本的整理与解析,关注中医药“有什么”的问题;寻绎中医学术流变的脉络,“辨章學术,考镜源流”,研究学术流派及其评价方法,重在解决中医理论“是什么”的问题;以中医理论体系一些核心问题为切入点(药性理论、脏腑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解析,希望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在中医理论的近代嬗变、重构及其影响、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与表征方法、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有许多开创性工作。发表论文200多篇,编撰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为国家原“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