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华语文坛的梁栋
2020-06-03姜红伟
姜红伟,1966年出生,黑龙江海伦县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歌史学家、中国第一家民营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组织部工作。曾在《北京文学》《收获》《花城》等报刊发表《海子年谱》等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学研究文章200余篇,撰写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料书稿8部共300万字,出版诗歌史学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大学生诗歌家谱》《诗歌年代》(上下卷)。
2018年9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来说,他的收获是,收到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寄来的一套最新出版的《邱华栋文集》样书。翻阅着这套收入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11部、中短篇小说集15部、散文集8部、评论集3部、随笔集1部共计38部、900万字的文集,邱华栋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坐拥黄金屋
走进当今文坛最优秀作家、诗人之一的邱华栋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除了书之外,还是书:客厅里的书,卧室里的书,书房里的书。在这片用两万册各种版本书籍垒成的“江山”里,邱华栋俨然是一位坐拥黄金屋,手握颜如玉的“书皇帝”。
有一天下午,爱书如命的的邱华栋照例到三联书店去买书。在书店里,他挑了一个多小时,花了600多元,买了《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全集: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等18本书,高高兴兴地捧回家阅读,为他那本已经“书满为患”的书房又增加了“负担”。
邱华栋喜欢看书、买书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小学时代的邱华栋,利用课余时间,节日假期,勤工俭学,挣钱买书1000多本;升入中学后,他在州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只要有时间,他就钻图书馆,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口诵笔录,博览群书,建立读书卡片,收集文学信息,积累创作资料。他家的住房不到23平方,住着两代人,为了不干扰妹妹学习,他常常在深更半夜,捧着心爱之书,悄悄地站到路灯下,钻进他父亲的办公室里……从中国的书读到外国的书,从古代的书读到当代的书,像一只永不知满足的知识精灵,纵横穿行在博大的知识海洋中,摄取、吸收、消化……”邱华栋的中学老师黄加震至今回忆起邱华栋在学生时代爱书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
进入大学后,邱华栋像一条鱼游入了书海。他开始大量阅读各类外国小说,重点是20世纪的外国小说。“读得天昏地暗”。邱华栋对我说。
三十多年来,邱华栋读了大概万册以上文史哲各类书籍,并运用他多年积累的丰富阅读经验,资深编辑的敏锐眼光和优秀作家独有的触觉,与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等几百位现当代世界级文学大师在纸上“过招”,从文本世界入手,“拆解”创作秘诀精髓,捕捉其隐秘的创作心灵脉动,梳理出文学史内在逻辑脉络,写成了一系列精彩的读书笔记。2010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联动出版了他的三卷本读书笔记《静夜高颂》。2014年,他的读书笔记再次结集成书,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成四卷本的《亲近文学大师的七十二堂课》,在读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邱华栋是我读书的指导老师。在当代中国作家、诗人中,像他那么博览群书和博览生活的人,特别是博览新书和博览新生活的人,还不多见。许多新书,我是从他手里接過来的;许多新生活,我是从他那里听来的。”说起邱华栋,著名作家刘震云这样评价道。
少年扬诗名
1983年暑假,进入青春期的邱华栋突然发现作文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情感表达需要了。于是,他开始模仿着大人的腔调写诗,开始了自己最初的诗歌生涯。
“我自己的诗歌写作,是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的。除去唐诗宋词对我的早期影响,现代汉语诗对我最早产生影响的,应该是‘新边塞诗群的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张子选们。我当时还在新疆上中学,能够读到的《绿风》诗刊,是我的最爱。这家诗刊出版的《西部诗人十五家》,是我翻烂了的书。我正好上高中,每天面对遥远的天山雪峰,读着西部诗人的作品,感觉他们距离我很近,比唐诗宋词近,我就开始写一些新的西部边塞诗。接着,我读到了‘朦胧诗群诗人们的作品,对北岛、杨炼、顾城、舒婷非常喜欢。”
1985年夏天,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席卷全国各地中学校园。地处祖国边疆的、热爱诗歌的邱华栋积极投身到这场如火如荼的诗歌运动中,“到高中二年级,我加入到当时的校园诗歌写作大潮,发起成立了‘蓝星诗社,担任昌吉州二中‘蓝星文学社社长,定期油印《蓝星诗报》。我还参加了昌吉市诗人陈友胜创办的‘博格达诗社,每天写五六首诗歌,在《博格达诗报》上发表。当时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写诗,写了几百首诗。”别看邱华栋当时年纪只有十几岁,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校园诗人。总写那些花花草草的小诗,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诗歌欲望。在他的心里,写一首大诗的想法日益强烈。为了写好这首大诗,1987年放寒假期间,邱华栋在家里“闭关修炼”十天后,一首具有史诗气质、具有西域风格、构思独特、大气磅礴、长达130余行的长诗《西部城市交响曲》就在他的笔下诞生了!
这首长诗运用交响乐的结构,采用豪放雄浑的语言,追溯了西部城市的光荣历史,描绘了西部城市的壮美风情,抒发了诗人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情实感。由于这首长诗倾注了少年诗人的全部感情,展现了少年诗人的诗歌才华,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写完这首长诗后,邱华栋将这首诗投给了山西《语文报》社创办的《中学生文学》月刊。8月的一天下午,已经放了暑假的邱华栋到学校收发室取信。一封寄自《中学生文学》编辑部的厚厚邮件吸引了他翘首以待的目光。他突然想起,他曾经写了那首长诗投给了这家刊物,莫非发表了?邱华栋的心突然间狂跳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抓起信封,迫不及待地撕开,两本崭新的第7—8期《中学生文学》诗歌特大号映入眼帘。翻开封面,邱华栋的目光急速地搜寻着目录上的名字。新疆昌吉二中邱华栋、诗歌《西部城市交响曲》等字眼定格在他的眼中。“啊,我的长诗发表了!我的长诗发表了!”他激动地在收发室高喊起来,引得其他来取邮件的老师和同学纷纷侧目。接着,他挥舞着手中的刊物跑向操场,一路兴奋地高喊、一路欣喜地狂奔……从此,邱华栋在中学生校园诗坛上展露了非同凡响的才华,成为了一位诗名远播、响彻大江南北的著名校园诗人。
在80年代校园诗人群体中,邱华栋是最有成就的“双枪将”。他不仅诗歌写得好,小说写得更棒。有一年寒假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动物小说。寒假过后,邱华栋将小说投给了北京的《儿童文学》、上海的《少年文艺》和山西的《中学生文学》。结果,不但全部发表了,而且还荣获了他平生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儿童文学》“新苗奖”。其中,《归宿》被选入《1986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接着,我又写了中篇小说《别了,十七岁》。”1988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王吉亭老师策划了一套“小作家丛书”,收入了梁芒、段华、周劲松等校园诗人的作品。凭借邱华栋的作品和名气,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别了,十七岁》光荣入选。“那个时候出书很难,我这么小就出版了书,当时的确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回忆起自己第一本书的出版经历,邱华栋依然难掩小小的兴奋。
免试入武大
高考前夕,邱华栋的命运进入了转折的十字路口。他在高中念文科,語文、历史、英语、政治课程虽然都不错,但是数学特别差,要想考更好的大学十分困难。这时,他获悉北大、武大、南大、复旦等名校免试破格招收了一些少年作家的消息,比如田晓菲、刘梦琳、赵爽、洪烛等等。于是,就有了想和他们一样被破格免试上大学的想法。父亲和学校十分支持他,把他发表和出版的诗歌和小说作品整理出几份,由学校写了推荐意见,直接邮寄给了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邱华栋是幸运的!高考前,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给邱华栋和学校回信,均表示对他很有兴趣。刘道玉校长把他的信转给了学校的招生办,要招生办认真对待他,对他进行考察,并很快决定录取他。捧着武汉大学中文系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邱华栋高兴得蹦了起来!
1988年秋天进入武大后,邱华栋在文学创作上更加如鱼得水。“我入校时正赶上了八十年代末期的社会启蒙思潮和文化运动。武汉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学生文学活动很多,我便加入了学校的珞珈诗社和浪淘石文学社,后来从陈勇和李少君的手里接任了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珞珈诗社社长和《大学生学刊》(铅印)的主编。我们每年要组织多次诗会,把武汉各个高校的校园诗人们组织到一起朗诵诗歌,然后评奖。武汉有一条很漂亮的樱花大道,每年三、四月樱花盛开,我们就在樱花树下开诗歌朗诵会。我们举办的樱花诗赛至今还是武汉大学很重要的一个诗歌大赛活动。大学时期,我又出版了《从火到水》和《花朵与岩石》两部诗集,主编了一本《大学生学刊》诗歌专号,和陕西的杨朝阳等几位朋友创办了《诺贝尔诗报》,在《芳草》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空心人舞蹈》,自费印刷了一本30万字的小说集《不要惊醒死者》,还获得了学校里好几届“纪念闻一多文学奖”和“湖北省大学生科研创作一等奖”。如今谈起大学时代的辉煌,邱华栋的声音稍微高了一些。
“华栋在新疆读高中时就是著名的校园诗人,这匹来自西域的小马驹先是到了山清水秀的楚地,接着又冲到北京大都市驰骋,如今已是国内著名作家、诗人。华栋在武大时就是典型的校园诗人派头,经常披着一条大白围巾,行走在樱花树下,非常迷人。”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如今谈起他的师弟,满脸自豪。
先锋小说家
1993年夏天,邱华栋听一位朋友说《中华工商时报》社公开招聘记者。当时,虽然已经在北京市经委人才开发中心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喜欢当记者的他还是动了想换一个职业的念头。于是,他就去参加应聘考试了。考试题一共两道:第一道是把一则1000字的报道缩写成100字的消息;而第二道题,则是把一条100字的消息扩大成1000字的报道。这样的考题对于邱华栋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结果他就考上了,成为了《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从1993年到2004年,邱华栋在这家报社一共工作了12年,当记者、做编辑。在报社的这12年,既是邱华栋工作的美好岁月,更是他从事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记者生涯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正面作用,我特别善于从迅速变化的社会里找到一个写作的素材。比如白天刚采访一个人,晚上回家,这个东西同时变成一篇小说,第二天报道消息发表了,小说则寄给一家杂志,一举两得。一个东西变成两个东西,很多年我都是这样做的。”邱华栋对他的记者生涯至今还念念不忘。
邱华栋真正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是他大学毕业后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1993年,因为采访,他认识了著名作家刘心武。“1994年的某一天,刘老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问我,很多文学杂志上那个和我同名的写小说的人,是不是我?我告诉他就是我。他很高兴,说,他正给华艺出版社主编一套‘城市斑马丛书,希望我把那些小说编辑整理好给他,可以出一本小说集,就放到丛书里。并且,他主动说,你小说集的序言,我来写!”我当时高兴坏了,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于是赶紧整理好了一本小说集《城市中的马群》,交给了他和出版社。这本书是我迈上文坛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他给我写的序言的题目叫《和当下共时空的文字》,准确地捕捉到了我的小说的意义和特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等于说我迈上了文坛,很大程度就是依靠刘心武先生的“第一推动”。如今,谈起刘心武,邱华栋的眼睛里闪烁着感恩的湿润的光芒。
邱华栋不仅擅长写短篇小说,他写长篇小说也得心应手。
在出版的100多种作品集中,《正午的供词》是很有影响的一本。这部小说动笔于1998年1月1日。由于这部小说是他尝试着用一种多文体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每写完5000字就需要变换一种文体。这种频频变换文体的写法,让邱华栋始终处于心力交瘁的状态。写到三分之一篇幅的时候,邱华栋几乎无法写了,刚写到一个章节的高潮时,急需变换的文体又把他推入低谷……在如此翻来覆去的精神折磨中,邱华栋历经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将报告、文件、日记、散文、书信、报道、访谈、小说、诗歌、剧本、回忆录、札记、评论和消息等十几种文体融于一炉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出版后,轰动文坛,受到了刘震云等著名作家的好评,被誉为“中国先锋派作品的代表”!
截止2019年末,邱华栋共计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电影和建筑研究、文学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等100余种,部分作品被译成日、韩、英、德、意大利、法、越南文发表和出版,他被誉为著作等身的年轻“老”作家。
诗坛归来者
作为当年有名的校园诗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在小说创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邱华栋渐渐退出了诗歌江湖,成为了“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在沉寂长达十余年之后,2006年,邱华栋重返诗坛。2008年底,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执行主编的他经过精心策划、主编的一套六本“归来者诗丛”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隆重推出,收入了他和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主将洪烛、汤松波、吴茂盛、周瑟瑟、周艺文等六位诗人的诗歌佳作选集,在诗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14年初,时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邱华栋和诗人周瑟瑟再度联手,主编了《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一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诗坛轰动,成为了一本畅销诗集!如今,由他和周瑟瑟先后主编的《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4年中國诗歌排行榜》《2015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9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畅销海内外,不但成为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品牌,更是成为中国诗坛的名牌,深受广大诗人和读者的好评,他们一致赞誉其为“中国诗歌年度选本第一书”。
研究《金瓶梅》
众所周知,邱华栋不仅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作家、诗人,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编辑家和文学教育家。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邱华栋其实还是一位收藏、研究《金瓶梅》和《红楼梦》版本的专家。
邱华栋收藏各种版本的《金瓶梅》和《红楼梦》始于2000年。那时候,邱华栋认识了很多国外翻译家。后者翻译介绍中国当代文学,而他们的老师就是翻译研究《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他们一来中国开会,邱华栋就会请他们把老师翻译过的书买一套带过来,从而极大地方便了邱华栋的收藏。
天长年久,日积月累,邱华栋收藏了19种语言近百种《金瓶梅》的译本,从而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拥有最多《金瓶梅》海外版本的人。此外,他还收藏了18种语言65种版本的《红楼梦》。
2017年,为了纪念《金瓶梅》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杰作正式出版、刊刻、印刷、发行400周年,厘清《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400年来在海内外出版传播的历史,在繁忙的教务和行政工作之余,邱华栋与研究《金瓶梅》的专家张青松合作编写了一部《金瓶梅版本图鉴》。他的合作者张青松收藏了很多《金瓶梅》线装本,而邱华栋主要收藏的是排印本和翻译本。两个人经过一年多互补式的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有关《金瓶梅》研究的“鸿篇巨著”——《金瓶梅版本图鉴》,并于2018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金瓶梅版本图鉴》出版后,轰动文坛,反响强烈,成为了2018年中国文坛最有影响的一本好书。作为这部书的作者之一,邱华栋原本就精彩纷呈的文学人生因此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年2月21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上,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候选人。
喜讯传来,他的文学朋友和读者朋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而他在回首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时候却十分低调地表示,这是因为35年的文学梦从不曾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