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03郑燕刘桂玲常莉
郑燕 刘桂玲 常莉
【摘 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心律失常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患者病情转归明显加快,同时其不良情绪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休克等,急性发作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律失常出现原因多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减弱或协调性下降,其发生率约为32%~48%[1]。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属于心内科急危重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是当前心血管研究重点方向之一。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纠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严格依据计划过程,充分考虑患者所需,实施护理决策的过程,是近些年新興的一类护理模式[2]。本文探究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0.13±3.21)岁,研究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0.01±3.66)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纳入对象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同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2)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3)医院伦理学会同意实施该调研;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患者;2)依从性差者;3)并发恶性肿瘤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并发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主要包括药物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生活辅助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可概括如下:1)建立循证小组,成立由工作10年以上高年资护士担任小组长的循证小组,组织小组学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基础知识及护理要点;2)提出问题,分别记录小组成员提出的护理重难点问题,拉单列项,详细记录工作重点;3)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再次细化护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制订护理计划;4)循证护理,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重点在于病情观察、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1.3.1 干预前后BnP水平 采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空腹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BnP水平并实施前后、组间对比,每个指标检测3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3.2 一般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
1.3.3 不良情绪 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进行组间及组内对比,SAS量表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50分为无异常,得分为50~60分属于轻度焦虑,得分61~70分属于中度焦虑,得分>70分属于重度焦虑;SDS量表同样20个条目,得分0.5以下为正常,0.5~0.59位轻度抑郁,0.6~0.69位中度抑郁,0.69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血清Bn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一般治疗情况对比
研究组心律失常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情绪改善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因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剧烈疼痛、心律失常、休克、心律失常等症状。临床实践发现,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多与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外周灌注不足,导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有关[3]。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模式重点较为单一,已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循证护理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类护理模式[4]。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nP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心律失常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相比于传统护理,循证护理将工作重点前移至患者就诊前,通过学习、讨论、文献查阅、计划制定等方式周密的对患者护理过程进行了安排,通过不断预演和复盘各类突发情况,提高了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后又采用多方位的饮食、心理、运动等干预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了护理效果。
总而言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患者病情转归明显加快,同时其不良情绪会得到较大的改善,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莹,王增武,王馨.中国中年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事件、总死亡事件的关联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04):428-432.
[2] 王爱琼.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05):16-17.
[3] 陈小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4):3358-3360.
[4] 徐斌.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