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探究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2020-06-03石志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男同学例题动手

石志芬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探究的潜能。探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开拓学生的综合智能,从而掌握方法获取知识。

一、指导学生定向操作

学生爱动手不等于会动手。无目的动手不可能获得确切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妥善地选择,有效地运用最优搭配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动手前要有明确的指导语言,告诉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在操作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手脑并用。如在“倍”的概念教学中,老师请两个女同学站成一组,然后请出六个男同学,要求“像女同学一样,以两人为一组应怎样站?”这时站出来的男同学就以两人一组站成了3堆;再引导学生观察男同学人数有3个2,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男同学人数是3份,即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3个2即是2的3倍,通过多次的操作,学生就能从抽象的问题中得出()个几即是几的()倍。

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定向操作,就能使学生获得确切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二、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动态和静态

小学生年龄小,观察带随意性和表面性,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象,肤浅地认识事物,透过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操作停止后对其结果作静态的观察,更要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作动态的观察。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以突破知识的深层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在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按近整百的数”的加减速算时,让学生做“假如你是小售货员”的活动。活动场景一:老师充当顾客买了几种本子,学生当售货员算得要付3元2角,2元9角8分,这时顾客付了3元,小售货员怎么办?为什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明白了多付了要找回,少付了要再付。活动场景二:同学们买运动服,规格不一样,价钱就不一样;现在学校每人要预收50元,以后按实际价钱的多少,“多还少补”。老师质疑:同学们这里“多还少补”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后得出:多收了要找还,少收了再补收。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操作,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观察,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算理。因此在例题教学时,学生就能讲出算理,并用“多还少补”四个字加强了理解和记忆。这样在操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有利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启发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的口头语言与思维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思维不但在语言中表现,而且在语言中稳定下来。因此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及时让学生动口叙述操作过程,进而不失时机地启发它们的思考,对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再动口叙述思维过程和结论。

例如在进位加和是11的教学中,课前让学生进行“看谁凑10快”的游戏中重温“凑十法”的方法。然后进行例题9+2=11的教学时,先让学生想:怎样摆学具才能使人又快又清楚地看出结果是11根?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尝试摆一摆,通过摆、观察和分析,及时指导学生讲出“分小数凑大数”的思维过程。边摆小棒边口述思路:2分成1和1,9加上1等于10,10加1等于11。这样通过多个例题的想、摆、说,使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较完整地掌握了“凑十法”的思路。又如分析关键句“男生比女生多2人”,让学生口述。谁跟谁比,谁多谁少。男生跟女生比,男生人数多,女生人数少,相差2人。在教学应用题时,指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或问题中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再看题目知道什么,求什么;从而确定算法并要求学生把思路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男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几人?”要求学生口述:“题目问女生有几人?”然后分析关键句讲述:题目知“男生人數”这个大数和“多2人”多相差,求“女生人数”这个小数,所以用减法算。这样思维就有条理,思路就清晰,解题就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探究学习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打开了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猜你喜欢

男同学例题动手
搭讪的技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联系方式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玩的智慧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动手动脑多快乐
送给MM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