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
2020-06-03庞丽妙
庞丽妙
教材分析:
《观潮》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多形式地朗读展开想象、理解意境,积累语言。
2.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难点:
1.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钱塘江大潮的录像。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3.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看过涨潮吗?谁说说潮水是什么样的?(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课件出示)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读一读。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如果学生说不到位,教师可结合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一步步提示,引导学生了解江潮的形成. )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1)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 (课件出示)
(3)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2.出示词语
盐官镇 据说 大堤 宽阔 笼罩 屹立 昂首 盼望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震动 霎时 余波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
小老师读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
3.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4.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中的句子;圈画出词语,并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设计意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八月十八日—— 最佳的观潮日;盐官镇——观潮最好的地方;观潮人——最多;响声——最大;浪潮——最壮观;人的情绪——最高涨……(教师适当板书)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初步体验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四、布置作业
1.寫本课的生字
2 收集有关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五、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