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水紫陶叙事设计研究

2020-06-03邵靖田静

科技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

邵靖 田静

摘 要:叙事是人类天生的本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建水紫陶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讲述者,本文针对建水紫陶产品同质化和设计缺乏创新的问题,引入叙事设计的理论,通过对叙事的内容、叙事的方式和情感交流方面展开研究,构建了建水紫陶叙事设计的体系,旨在为建水紫陶的创新设计开启新思路,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叙事性艺术作品,最后对建水紫陶叙事设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水紫陶;叙事设计;叙事内容;叙事方法;情感交流

建水紫陶因产于建水,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县碗窑村制作紫陶始于清道光年间,成于清光绪年间,在此之前已有千年烧制陶瓷的历史。建水紫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实用器皿到具有装饰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的艺术品,甚至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讲述着自己前世今身的故事,也直接或间接的记录了历史。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物质观念、审美意識发生了很大改变,设计也不再仅仅为功能服务,而是越来越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和情感体验,现代设计的重点已经发生了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从“器”转向“道”的转变。建水紫陶市场上充斥着的大量低端的、千篇一律、装饰陈旧和缺乏人情味的产品遭到了人们的反感,建水紫陶的叙事设计由此应运而生,叙事设计将为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创作者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获得差异化的作品,有效解决目前建水紫陶市场低端化、同质化泛滥的问题,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和私人定制化的需求方向,同时提升建水紫陶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1 建水紫陶的叙事原理

1.1 叙事与叙事设计

叙事简单来说就是讲故事。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阐述:“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从来不曾存在过没有叙事的民族;叙事作品不分高尚和低劣,它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犹如生命那样存在着。”[1]叙事是文学理论中的词汇,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叙事学是20世纪源于西方的一门学科,自20世纪后半期起,有关叙事学的研究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60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到90年代美国的新叙事学,叙事理论的探索经历了从研究叙事的结构规律到注重叙事的社会历史语境,强调跨学科性的转变。

叙事设计是在设计中以叙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来达成人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从而获得心理的反应与体验。[2]叙事设计的研究伴随着后现代设计理论的兴起。现代主义设计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反对装饰,“少就是多”的原则。现代主义过于追求功能主义和理性逻辑的态度,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表现出极度的依赖,强烈的物质欲望会使人异化,人需要恢复本性,不应被物所奴役。在今天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单调冷漠的设计让人感到厌倦无味,现代主义设计受到挑战和质疑。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它表达了人们对具有人性化、情感化的产品的需求。叙事包含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意义。[2]建水紫陶的叙事设计正是希望设计者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消费者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遵从内心的设计,更能够获得同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1.2 建水紫陶的记录性和叙事性

建水紫陶历史久远,其产生和发展过程都伴有叙事的功能,或者说建水紫陶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碗窑村至今残留着的大量破碎瓦片带有历史的印迹,保存下来的清末民初的紫陶作品许多都有书画名家的墨宝笔迹,鲜活地记载和呈现了历史。

建水紫陶因其独特的工艺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因此原因被作为了记录和叙事的载体。晚清时期,鸦片毒品泛滥,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建水制陶艺人穷尽技艺,精心细作,制成了造型各异,装饰精美,填刻细致,书画兼美,雅致韵味的各式烟斗,成为了当时人们把玩和炫耀的艺术品。其中一类“民俗斗”以传统民间故事、典故轶闻、吉祥纹样为装饰内容,通俗易懂,丰富多样,符合当时普通民众的审美,图1“麒麟吐玉书”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寓意麒麟送贵子,民间有“麟儿”之称。而为名绅乡士所喜爱的“文人斗”,把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中的山水、花鸟、人物、字帖与紫陶装饰相结合,图2王受之的《看竹图烟斗》,刻画出了东晋名士王徽之在山石间痴迷于竹林美景的生动画面。今日紫陶烟斗的实用功能早已不复存在,成为了玩家手中的艺术藏品,述说着那段风起云涌的激荡岁月,记录了建水紫陶历史的兴衰,留下的刻画精美的烟斗,传承了文化也让我们铭记过去。

2 建水紫陶的叙事内容

叙事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叙事设计是以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或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促成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感应和体验。叙事的概念包含了叙事的内容和方式两方面。[2]叙事的内容可以是无限的,叙事的形式更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叙事内容是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观念,是意义的转化。[3]建水紫陶叙事设计需要确定作品的主题,叙事的内容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可能只是幻想的故事,建水紫陶叙事的主题可以运用更多的题材,如民间传说、寓言神话、地域乡情、民族文化等等,丰富的叙事内容可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叙事空间。

2.1 叙事的主题

叙事的主题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的主体和核心。主题要素是叙事的基础,叙事的主题必须是明确的,叙事的表达方式和叙事的语言都是为着“叙事主题”而服务,散乱的主题会影响作品设计思想的目的性和准确性。[4]建水紫陶的叙事空间极为有限,无法承载漫无目的的主题,同时散乱的主题也会影响体验者对重要信息的接收,需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王志伟的紫陶作品设计主题常引自国学经典,“王老头”是其创作中的主题人物,时而听松,时而观月,不紧不慢,自在怡然,仿佛作者生命中的另一个自我。故事都会有一个名字,一个意味深长或生动有趣的名字可以引导人们解读作品背后的意义。图3《观鱼》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有趣的故事辨析了人生重要的哲学命题,你本不是我,怎能深切理解我的快乐与痛苦。图4滇陶印象《春夏秋冬主人杯》,以四季为名,杯体造型不同,装饰手法各异,春,欣欣向荣;夏,万物争胜宠;秋,落英纷纷,冬,万物沉睡。四季讲述的是自然的故事,设计者以大自然的故事让人感知生命的循环,思考人与自然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融入了观者的情感,讲述体验者自己的故事。

2.2 叙事的观念

建水紫陶的叙事内容不只是简单的对主题故事的选择,可以是一种对叙事观念的表达,其叙事观念不是一个具象的题材,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思想、趣味、记忆、思绪,而具化在紫陶上则可能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或感悟,如道、禅意、文人画中的气节,淡泊名利的心境等。图5为邹科文人花鸟装饰茶壶,擅长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花鸟作为装饰元素,将文人的风骨和品格寄予紫陶,体现了文人淡泊、宁静的思想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建水紫陶深受道家、儒家、佛教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已经根植在其血液中,成为了紫陶灵魂的内化。“禅画”和“茶画”是建水紫陶常用的题材,在喧嚣的尘世中品一杯茶,听一曲禅音,赏心灵之花,修身养性,感悟生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故名为《心经》,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佛教典籍。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言简义丰、博大精深,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佛教经典。青年陶艺师苟霖章偏爱创作罗汉心经(图6),笔下的罗汉形态万千,神态各异,生动洒脱,主题选取极具故事性的场景,如达摩渡江、怀素书蕉、支遁观马等,故事画面生动有趣,心经与罗汉的结合,可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一切明了,一切皆禅。图7滇陶印象创作的《一叶·禅壶》和《一花·禅壶》,器型源自经典壶形“龙蛋壶”,圆润可爱,壶身上的叶子脉络每片都不一样,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都包涵着智慧,从叶片之小来感悟世界之大。独特的草木灰落釉均匀和谐,藏着雅致的韵味,就像一位女子,你不是为其容貌所打动,而是心悦于她出尘的气质。图8《感悟通灵》则是作者心境的演绎,熟悉的主人翁“王老头”仰头闻香,似有思绪,点题的文字将观者引向形而之上的“道”,感知上升到哲学的思考,探讨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追寻人精神领域的答案。人生的智慧和思辨,以及对心性的修养,每个时代都是相同的,只有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打动他人。

3 建水紫陶的叙事方式

叙事方式是指設计语言的表达,即如何通过叙事的方式传达设计作品的主题或观念。[3]建水紫陶的叙事方式包含了叙事空间的构建,叙事情节的描绘,叙事语言符号的运用和叙事意境的营造,以叙事方法设计的紫陶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1 叙事空间的构建

建水紫陶是情感物化的空间,叙事者将文化习俗和情感思想融入紫陶,提供一个“场所”与观者进行互动。[5]紫陶的叙事空间是有限的,需要掌握分寸,形态过于繁复反而会失去重点,少了则会偏离叙事的范畴。建水紫陶是以静态的形式进行动态的叙事描述,必须对事物进行提炼,寻找出故事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触动点。建水紫陶叙事场所的构建即是营造一个讲述故事的空间,紫陶的造型需契合主题思想的表现,人们可以从造型上直观地感受故事的主题,紫陶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也是观赏者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空间。

图9陶茶居设计制作的《哈尼茶贮》也叫《谷仓茶贮》,谷仓储藏粮食,寓意丰收,是人们对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期盼。茶贮的造型元素极富云南特色,尖尖的草帽是云南高原人们田间劳作的遮阳工具,是带有深深乡情记忆的符号,象征着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它是哈尼族的粮仓,设计中把它变成了茶贮,使命和粮仓一样,就是守候,守候着茶,守候着你。草帽盖同时也是建水人蒸饭的日常用具,每个人由于人生经历和个人情感的不同,对作品都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这也丰富了叙事的内涵。陈学是将微雕技艺融入建水紫陶的创始者,图10为其创作的《佛说阿弥陀经水盂》,小小的器身却刻有上百字,字迹秀丽工整,自然笃定,在方寸之地需要怎样的耐心和毅力,做陶之人心里装着什么,眼里看到什么,就会在作品上表现什么,对生活的感悟,思想的境界,蕴藏在一壶、一盏中,从微小之景观来描述世界,而观赏者则通过艺人入微的刻画,来体会其技艺和精神。

3.2 叙事情节的描绘

情节是建水紫陶叙事内容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情节的引入可以使叙事空间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可营造出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的故事场景。[5]紫陶的形体大小有限,要呈现完整的故事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也并无必要将故事所有的内容和信息都记录其上,适当的留白可以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只需要选择和提炼出最有感染力的片段,将观者带入渲染好的故事情境中,图9《哈尼茶贮》以云南岩画为创作原型,选择了原始先民合作狩猎、驯化家畜、刀耕火种、祭祀、舞蹈等生动的生活场景进行描绘。

建水紫陶独特的残贴装饰技法,采用多幅字画以片段式的场景进行表现,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一画一贴对应着情节的一幕一幕展开,可使观众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场景,思想也随着得到递进和延伸,丰富了叙事的内容和情节。图11为青年陶艺师彭灿卿,艺名“一末”的作品《求索·仰望》,将建党、建国的历史及社会重大事件一章一节地以残贴装饰的方式镌刻其上,造型有大国重器之端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3.3 叙事的语言符号

叙事,离不开语言,紫陶的叙事,同样也离不开语言。[6]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叙事”。叙事语言是人们用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建水紫陶的叙事性决定了自身有着丰富的语言,紫陶的叙事语言不仅包含材料、工艺、技法等,还包括造型、色彩、装饰、文字、图像、肌理等,传统的或新的造型手法都可作为叙事创作的语言。田记窑创作的图12《柴烧窑变花瓶》,运用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柴烧技艺,获得了变幻莫测、浑然天成的窑变效果和洒脱不拘的落灰肌理,它们都可成为叙事的新语言。

隐喻和象征是叙事常用的修辞手法。隐喻常用具体的事物来暗喻或表达一种观念或情感,观者可以通过本体事物的暗示对比喻的事物进行感知、想象和理解。隐喻表现手法生动、简洁,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建水紫陶常巧妙地使用隐喻,如惯用的梅兰竹菊的题材,正是运用了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文人高洁的精神品格。但简单的、机械的将传统的书画或图案、文字符号移植于传统的紫陶器型上的做法,并不是叙事的设计方法。如今市场上大量低端的,千篇一律同质化的紫陶产品也证明了没有思想和情感的作品是不会被人欣赏和认可的。隐喻的作品是不张扬不做作的,依赖于创作者文化底蕴和生活经历的审美判断,并不单纯的追求形态色彩上的造型美感,更注重的是思想内涵和精神层次的创造。陶艺师肖春魁艺名“浪鬼”擅长于模拟自然物像和肌理表现,图13《残荷壶》、《竹节壶》,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象征可解释为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或特殊意义。建水紫陶作品中会出现很多的文化符号,龙、凤、先贤名士、莲花、神像,或者如孔雀、梯田等带有地域文化的符号。图14为廖建忠创作的以梯田为装饰图案的紫陶茶罐,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是哈尼人世代劳作留下的奇观,已经成为了有代表性的地域民族文化符号,带有浓重的地方主义色彩,如梦似幻的情景再现,仿佛将观众带回了记忆中的场景。象征与隐喻弥补了紫陶无法像文学或者空间叙事那样起承转合的情节内容,隐喻的图像和符号的象征丰富了建水紫陶叙事言语表达,营造了诗意的艺术氛围,使观者的解读更有文化层次。[6]

3.4 叙事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意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建水紫陶追求意境美,以山水画、文人画装饰为主流,常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画面留白、虚实结合的手法,留给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弥补紫陶叙事空间的不足,创作可以在观赏者的脑海中继续延伸。图15李彦羲的作品《弄月》,美人肩的壶型,其上诗句“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出自“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四言诗十一首其十一》,图面中一轮朗月悬于夜空,远山悠扬,清丽雅致,空灵脱俗,意境玄远,韵味无穷。观赏者通过对画面的自由想象,感受思想的净化和心境的升华,窑变产生的色彩变幻效果也增添了对意境氛围的渲染和作品的感染力。

4 建水紫陶叙事设计的情感交流

叙事的目的在于实现“说”与“听”、“写”与“读”的交流。文学作品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在建水紫陶的叙事设计中仍然存在。紫陶创作者即是故事的讲述者,以紫陶为媒介,搭建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感染力。图16刘也涵的紫陶作品,一个个跃于陶上的鲜活可爱的女孩形象,她们或是70年代的纯真少女,或是活泼明媚的民族女孩,都令人心生爱怜,是作者对青春芳华的追忆,略带淡淡忧思的内心独白。图17《知音》描绘了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人故事,与欣赏自己的,懂得自己的人交朋友,谈人生,追求自由精神的人生理想。

紫陶的体验者可能是观赏者也可能是使用者。观赏者是阅读者和想象者,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和阅历来理解作品。观赏者在对紫陶的阅读和想象过程中完成叙事的交流,不同的人在对故事的感知、想象和理解接收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艺术创作,丰富紫陶的叙事内容。观赏者对触碰到自己内心的,打动到自己的作品生产共鸣,从而产生消费的欲望,成为紫陶的使用者。

使用者是紫陶的解读者和展示者,使用者本身的气质、文化涵养,审美品味,都会成为展示的空间。紫陶不同于陈列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只可以远远的观赏,它可以成为使用者手中的玩意儿,在把玩、养护中慢慢变化,使用的过程也是叙事交流的一个环节,比如有了包浆,这便带有了情感和生命气息。为什么人们会倾心于万千紫陶中的哪一件呢,一眼万年,是因为它符合你的气质和品味,这种“审美品味”可能恰好诠释了你的心中所想,或是引发了某种回忆与想象,与你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共鸣。短时间的对视,完成语义的传达——内涵的理解——认同和共情,最后到购买,它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物的情感交流。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认知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消费形式和设计的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只是注重物品的功能性和高技术的发展,变为对高情感的需求和精神层次的追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建水紫陶具有叙事的功能,将叙事理论引入建水紫陶的设计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建水紫陶的叙事设计即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将作品表现出来,可为紫陶赋予情感化和差异性,因为在消费品的体系中,差异性意味着价值。设计师可尝试在对传统工艺传承的基础上运用叙事设计的方法进行创新性设计,积极探索紫陶叙事的新手法和新言语,以物言志,以器载道,将自己或别人的故事融入紫陶,创作出更多深藏情感和文化故事的建水紫陶艺术品,给消费者所想要的,实现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谭军强著.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吴峻.访谈“叙事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2):89-92.

[3]沈冠东.叙事设计的方法论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6-89.

[4]张婉琳.基于地域文化的产品叙事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7.

[5]杨涵.论珠宝首饰设计的叙事性和记录性[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

[6]张文岩.当代工作室首饰中“叙事性首饰”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基金项目:20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非遗活态传承中建水紫陶叙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9J0522)

作者简介:邵靖(1979-),女,汉族,云南建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民族艺术;田静(1977-),女,漢族,云南建水人,本科,全国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建水紫陶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爱心灌溉,情感交流
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论新课标下英语作业评语的重要性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