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2020-06-03
2020年3月10日下午,最后49名患者走出武昌方舱医院,武汉自2月5日起陆续投入使用的16家方舱医院全部“关门大吉”。
建立方舱医院是此次抗疫的一个转折点。自武昌方舱、江汉方舱、武汉客厅方舱收治患者后,武汉数万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寻医通道不再堵塞,整个疫情防控也从无序走向有序。在35天时间里,武汉16家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3467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余人,武汉每4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人在方舱医院治疗。
方舱医院建立后,医护人员通过患者自治、分级诊疗等自创模式,让方舱医院变身为临时组建的社区——有温度,更有秩序。在这里,上万名医护人员,用最少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改动,达到了最快扩大收治、阻断病毒传播的目的。
多维解读
方舱经验值得总结
所谓方舱医院尽管早已有之,但其在武汉战“疫”中启动,还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应该说,武汉方舱本身就是试错和纠偏之后的产物,是我们对新冠肺炎认识加深之后的紧急补救措施。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最初武汉采取的做法是“轻症患者回家观察,自我隔离”,其结果是惨痛的,很多轻症拖成重症、一人传染一家。痛定思痛,建立方舱医院的方案被提上议程,随后几天十多家方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为武汉战胜疫情做出了关键贡献。突发传染病的应对千头万绪,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解决“暴涨的就诊量”以及衍生的“床位挤兑”问题。对此,方舱模式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当床位数的增长速度超越了确诊人数的新增速度,当“人等床”变成了“床等人”,这场疫情防控大战便迎来了曙光。
方舱医院所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医学看护,更是一份心理安抚。我们看到,方舱内不少患者以乐观对抗病毒,自我开解、相互慰藉;我们看到,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其中再次闪耀出人性的光亮。方艙医院是“轻症患者集中生活的社区”也是专业医院,是抗疫最前线也是“网红方舱”。如果说,强力的动员力量、高效的资源调拨以及奇迹般的建设速度,成全了方舱的最初架构,那么,苦难之下所激发的共济互助,医者仁心所支撑的人道情怀,则赋予了方舱以灵魂。记住方舱医院,就是记住我们曾经的恐惧和慌乱,记住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抗争,记住一种纾解危机、治病救人的办法,记住一段特殊的相遇缘分与相处经历。
铭记是最好的告别
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意味着我们距离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迈出了一大步。我们从一个个方舱故事中,看到了乐观互助的凡人微光。方舱,是医护人员的战场。口罩磨破鼻梁、汗水湿透后背,一个个看不清脸庞的白衣天使,是方舱里的摆渡人,载着病人远离病魔、平安回家。方舱,更像一个微型剧场,上演着一幕幕真实的悲喜百态。巡视病房以手机照明的“提灯女神”,为患者带去欢乐与信心的“开心果”,教给患者打太极的“领队哥”,坚持学习的高三女孩,广场舞阿姨,说相声大叔……动人的方舱人物和方舱故事数不胜数。如此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此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如此坚强乐观的美好氛围,让方舱变为一座座温情洋溢、能量满盈的爱心驿站。
方舱创举还彰显了应对灾难的中国智慧。采用城市大型公共空间作为突发临时救治场所,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领域的一个重大创举。从紧急抢建到有序休舱,方舱模式展现出强大的动员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调集资源、最短时间克服危机、最高效率完成目标,这是应对疫情、灾害等重大事件的通关密码,也是中国方法和中国智慧的生动展现。无论立足国内还是放眼全球,无论短期考量还是长远着眼,方舱医院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都弥足珍贵。再见,方舱!这是最令人心安的告别,最值得欣慰的再见。方舱医院的短暂历史和动人故事,那些定格的画面、忙碌的身影、无数的欢笑和泪水,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注定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成为一座城的精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