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西路军精神的传承及路径选择
2020-06-03向定龙魏豪
向定龙 魏豪
关键词:红西路军精神;精神内涵;现实意义;传承路径
一、红西路军精神的丰富内涵
坚定地理想信念,始终相信中国革命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的精神。在党中央的命令下,红西路军西渡黄河,挺进河西,毅然承担起建立“河西根據地”和“打通远方”的重任,这不仅是为了壮大红军,也是为以后的抗日战争打下基础。这是符合中华民族、苏联、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根本利益的举措[i]。红西路军的全体将士始终坚信中国的革命事业必然会取得胜利,这让他们在千里河西走廊上与敌人血战到底。正是这种坚定地理想信念、始终相信中国革命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的精神,让他们有了百死不悔,奋勇向前的勇气。
为了解放全国人民,不畏艰难的牺牲精神。红西路军的将士都是经过红军长征考验的坚强战士,他们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锻炼出的一支钢铁的雄师。在河西与敌人血战之时,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严酷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缺衣缺粮缺子弹、没有援军、马家军的残暴屠杀等情况。在红西路军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反映:“西路军弹药将尽……刀矛又少,体力亦不强……敌兵强悍……卫生材料已用完,彩病号安插后均被敌屠杀。”[ii]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并表示“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iii]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在每一座堡寨和每一块阵地上,表现出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他们身上的每一滴血都流进了陇原大地的土壤中,染红了这片伟大的土地,也激励着人们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不畏艰险,斗争到底。
顾全大局、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为了配合西安事变和党中央的其他决策,红西路军始终遵从中央军委的调度,数次东返、西进,为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iv]。在危急的时刻,妇女团的战士始终坚守阵地,掩护主力撤退,最后几乎全军覆没。红西路军的这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是人民军队的一个缩影,只有拥有建立的理想信念的军队才能做到。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生死相依的精神。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党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发展壮大。红西路军在西进河西的过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在山丹县,老中医但复三,不顾危险,掩护陈昌浩、徐向前,在为陈昌浩治好胃病后,千里护送他回到湖北,最后病死在湖北。在肃南县,屈大成帮助流落在这里的红西路军战士,营救了很多人,还与徐一新结拜为兄弟,发动全家人救护他达半年多,最后护送他安全回到延安。在延安入党后,他又返回肃南县潜伏[v]。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有的为帮助红西路军战士付出了生命,有的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身上遗传了共产党人最优秀的基因,这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血战到底、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红西路军血战河西,与数十万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数千人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还有大量的红西路军战士或被俘,或流落民间。他们虽然身处敌营,但是他们一刻也没有放弃战斗。刘瑞龙等人在被俘后,没有屈服敌人的残酷刑罚,在狱中成立了地下党支部,与同志们相互打气,坚守信念;华全双、李开芬、王定国等人,在敌人的统治区内不畏艰险,冲破层层阻碍最终回到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vi]。
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最首要的是要听党的指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把远大理想和崇高使命落实到完成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敏锐性强、忠诚可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有助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一切以是否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保证人民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为标准。
有助于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求共产党人具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优秀品格和经受考验、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风范的体现;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政治本色,需要我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具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强毅力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
三、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路径选择
扩大红西路军精神的辐射宽度。红西路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不仅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相互合作,还需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方共同努力将红西路军精神发扬光大。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红西路军精神研究及传承等机构和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大对红西路军历史和精神的研究。近些年来,甘肃境内的红色精神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传承与弘扬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这些精神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下一步应该做好成果的转化工作,除了要向国家申请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外,还需要联合地方上的党史研究部门、党校系统、宣传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机构,共同肩负起宣传红西路军精神的重大工作。
强化红西路军精神的文化影响。对红西路军精神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作为红西路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宣传红西路军精神时,除了常规的宣传手段外,还要创新宣传形式,吸引普通民众主动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群众传播红西路军精神,是各级新闻出版和影视部门的职责。在新媒体时代中,红西路军精神的宣传也要进行创新,在大众所熟知的新媒体中加强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宣传内容具有学术性,又要注重受众的关注点,采用图、音、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吸引人们的关注。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外,红西路军精神的宣传还可以融入到QQ看点、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等形式,用更多接近群众的方式宣传红西路军精神。通过新媒体的宣传,引领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到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队伍中来。
融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在红西路军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方面,除了各种宣传手段之外,还需要融入一些教育手段。红西路军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广大的青少年。青少年是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各地各单位都要把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奉献祖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红西路军精神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项基本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学校的正常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红西路军精神的教育内容,把红西路军精神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例如在历史课堂上可以讲述红西路军的历史。在一些高校可以进行开展以红西路军精神为内容的系列专题讲座。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宣扬甘肃历史文化的纪录片或其他的影视作品,阅读体现红西路军精神的优秀读物等。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红西路军精神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祖国这片土地,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在未来踏入社会之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地维护祖国形象,自觉地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
参考文献
[1]董汉河.西路军的形成、失败意义,党史研究参考,2007(14)
[2]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9、600页。
[3]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9、600页。
[4][5][6]董汉河.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甘肃理论学刊,2010(06)
[5]论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 李杨,张吉雄.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6]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 李单晶.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04)
[7]长征精神的内涵与现实启示[J]. 于舵,谢镤. 党史文苑. 2016(18)
[8]“红船精神”內涵的总体性解读[J]. 彭冰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9]红西路军精神初探[J]. 龙作联,龙一国. 中国集体经济. 2016(16)
[10]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 王炳林,房正.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03)
[11]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J]. 杨少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06)
[12]论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J]. 黄思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2)
[13]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互动发展[J]. 黄科,雷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0)
[14]论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J]. 刘学申.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