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人盯着反而做不好事
2020-06-03吴在天
吴在天
1
一个朋友对我说,她在公司里做话务客服。做客服,不仅要克服业务上的能力,更要克服情绪上的能力。
无论是同事,还是在上司看来,这位朋友的业务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收到的客户评价也非常高。但朋友说她一直有一个问题克服不了。
就是每次她在接听电话工作时,如果旁边有人,特别是那个人还看着她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很紧张,即使是很熟悉的业务有时候也会说错,这时她就非常希望对方可以从她身边走开,或者能够尽快结束那个电话。
我问过她,是否因为站在旁边的人是上司的原因?她说,有可能,但不一定。她说,不喜欢工作的时候旁边有人看着,会觉得不够自在,很难让自己专注在工作上,最后事情多半会做得不够好。
2
可能很多朋友也會有类似这样的一种经历。小时候,在家读书、写作业,父母总是陪在旁边,他们可能也在看书,甚至连话都没有说一句。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很不自在,很别扭,有不被信任、被监督的感觉。这种不自在、别扭,到底意味着些什么?
大部分人会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答案,就是觉得自己的空间被打扰了。这个空间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特别是,这件事是需要自己去完成的,通常是不涉及到和他人合作的事情。
当我们的空间被打扰时,就不能够完整地专注于做这件事情,似乎要专门划出一小块地盘来,给别人一些位置。我们分给自己的能量,就变得更少了一些。
那种隐隐地传达着的不信任感,一直在打扰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逐渐形成了习惯,即使旁边的人没有想过打扰我们,我们也不喜欢他人站在旁边看着。我们不喜欢的是这种被监督的感觉,不喜欢的是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
3
也许很多父母会说,我不是不信任孩子,我只是想给孩子更好的环境。他们有很多的担心,比如,担心孩子吃不饱,所以我要看着孩子吃,让他吃够;担心孩子不够专注,所以我要陪着他,营造专注的气氛。
饱不饱,也许真的只有吃的人知道;专不专注,只有投入其中的人才能享受。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做法很有可能给孩子传递了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甚至是被打扰、被控制的感觉。而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反击,只好被动接受,原来可以做好的事情,往往变得越来越不好。再往后,行为成为习惯,即便别人不是监督,即便别人没有打扰,我们也很容易陷入一贯的模式当中。
而我们的注意力也会变得很容易分散,无法专注。特别是碰到困难挫折时,不仅这些困难挫折会很容易被放大,更担心失败后被人看着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我们继续做这件事情的状态。
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下做事情,就越是容易担心,忍不住提醒自己又有人看着了,然后越是容易陷入到恶性的自我暗示循环之中。
4
想要破解这个恶性循环,第一,要在心里不断暗示自己“我不需要对别人交待什么”,告诉自己,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第二,维护自己的空间。请告诉旁边的人,“我现在在学习或工作,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你太有魅力,在旁边会吸引和分散我的注意力”,当你这么说的时候,请记得温柔而坚定。第三,如果不可避免的旁边一定会有人,告诉自己,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了。
要允许自己处于紧张或者焦虑的状态,在接受自己的状态下,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做到第一步,不需要对别人交待什么。
如果实现了这个小目标,可以再继续下一个小目标,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多看一页书,多处理一个工作环节。当实现了第一步之后,每继续往前的一步,都将慢慢变成一种良性循环,内在空间将会越来越多。
最后,如果愿意而且也做好了准备,还可以试着专门找有人会在旁边的环境去做一件事情,甚至可以多找一些人看着。
看起来似乎是个玩笑话,担心理学中的行为治疗大概就是这个原理。让人多次处于不舒适的环境中,然后降低对这个环境的敏感度,从而逐渐去适应。不过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些,特别是最初的几次。
当发现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力量就会出来,就可以维护自己的空间。当内心空间足够大的时候,容纳能力也会相应的增加,你会发现,无论有没有人在旁边,自己的内心已经有足够大的地盘去放置自己的专注力,也有足够大的地盘去应对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