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小哥和他的铠甲成名记

2020-06-03蒋曼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0年2期
关键词:铠甲复原

蒋曼

金戈铁马少年梦

和其他男孩一样,温陈华从小喜欢看连环画,《三国演义》《说唐》《说岳全传》这些书中的故事,温陈华背得滚瓜烂熟。

他和小伙伴最爱做的事就是各自剪下连环画中的人物,放在地上或者桌子上,一起玩吹纸的游戏。温陈华沉迷于这种纸上的金戈铁马,对古代铠甲的好奇和痴迷也在这时埋下了种子。伙伴们长大后,不再玩这种幼稚的游戏,但温陈华却“变本加厉”,不但爱在教科书上给所有的人物画出漂亮的铠甲,还喜欢在课余用扑克牌、硬纸板制作铠甲模型。

中专毕业,温陈华留在厂区当了一名锅炉安装师傅,学习打铁、钣金等技艺。他开始琢磨着用学到的技术制作真正的铠甲,为此,24岁的温陈华专门跑到北京,逛遍了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希望能够看到最真实、最完整的古代铠甲。不过,这趟北京圆梦之旅却让温陈华异常失望,他没有找到念念不忘的铠甲。后来,他又多次到西安、南京,希望在这些古都博物馆中能找到古代铠甲的原型,却仍然无功而返。

于是,温陈华只能在一些古代的兵书中捕捉铠甲的影子。全国的不少图书馆里都留下过温陈华的身影,他翻阅了《虎铃经》《翠微北征录》《武经总要》《兵筹类要》《美芹十论》《历代兵制》等大量文献,只为寻找甲胄的踪迹。

以前,温陈华最讨厌看书,但自从迷上了铠甲复原后,他成了狂热的阅读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百多部兵书,他都一一研究过,从那些蛛丝马迹的叙述中找到铠甲复原的线索。

通过研究资料,温陈华得知寺庙藏品属于法器不算兵器,基本不会受到朝代更替的影响。寺庙里绘的写实画,很可能就是古时候铠甲的本来面目。于是,他开始了新一轮全国寺庙游。

温陈华背着纸和笔,带上干粮,从南到北去拜访寺庙,别人是去烧香拜佛,他却只盯着庙里的塑像、壁画看。山西大同的善华寺、华严寺,平遥县镇国寺,五台山南坛寺,敦煌莫高窟,每到一地,温陈华就拿出素描本,认真临摹画像和雕塑。每一件铠甲的结构、颜色,他都仔细绘在纸上。有时候,他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半个月。

有一次,温陈华到华严寺搜集素材,因为忘我地临摹塑像,居然被管理员锁在了大殿里。后来他回忆:那晚的古刹幽深寂静,而佛像周围的罗汉像又皆是面目狰狞,着实吓人。但温陈华也趁机在寒冷寂静的夜晚,认真观摩研究每一个图案和雕塑的颜色、结构,受到了很大启发。

从历史资料来看,秦汉铠甲样式简单,而宋代由于经济发达,军队装备非常讲究,铠甲比起唐朝更加完善,是甲胄的鼎盛时期。但由于没有实物流传,宋代铠甲到底是啥样谁也不知道。温陈华一直想复原宋代铠甲。

他把古代的兵书翻了又翻,又结合寺庙的雕塑揣摩,渐渐地对宋代铠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采用整体形制,护裆的雏形已经出现,膝裙也有了加长,甲叶也完全从方形大叶演变成了小叶的鱼鳞甲、山纹甲,薄弱的结合部减少,防护更严密。

用有限接近无限

2008年,在将近10年的学习、準备后,温陈华开始尝试复原第一套宋甲。这一次,他要用真正的铁片和皮革来制造。

一开始,温陈华为了方便,买来一大张1毫米厚的冷甲片,剪成数千片小甲片,再用机器打孔。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样做出来的小甲片完全不整齐,而且很容易变形。他只得用铅笔画好模型,然后用剪刀剪出一个个甲片,再将剪好后的甲片放在木头上敲打,使其呈现出一定弧度。跟金属打交道十多年,制作起铠甲来,温陈华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最难的是鳞形甲片的制作,一套铠甲需要2000多片,为了穿上合身,大部分要有一定的弧度,需要一片一片地敲打成型。”温陈华说。三年来,他敲打了6000多个甲片,才完成甲片的制作,后期还用了五层牛皮粘连、缝合。

2013年,温陈华终于完成兽面吞头亮银鱼鳞铠。这是他在经历两三百次失败的尝试后,做的第一件比较成功的格斗运动铠甲。

温陈华把这套宋代铠甲上传到网上,因为制作精美,很快受到了网友追捧。许多甲胄爱好者上门造访,最终被人以8万元的价格买走。这让一直以来觉得他不务正业的家人开始理解温陈华的工作,他也有了大批量制作并销售铠甲的想法。

但是,这套宋代铠甲仅仅是材料成本,就花费超过了2万元,还不算6年的时间成本。温陈华的苦恼是,如何大批量制作、销售铠甲?有人建议他缩小铠甲比例,把甲胄定位于迷你型的工艺品。温陈华茅塞顿开,在合伙人的邀请下来到昆明,成立了云南汉心甲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温陈华任研发总监,开始把制作铠甲工艺品正式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研发制作小铠甲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没有类似的成品可供借鉴,温陈华和团队伙伴只得对每一个部件一遍遍尝试、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改良,他们才终于制作出了三分之一大小的精美铠甲。这种小铠甲因为做工精致、价格公道,一下子就受到众多铠甲爱好者的追捧,最远的订单来自澳洲。2015年10月,温陈华申请了三分之一仿唐代铠甲缩微模型的专利,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

虽然,要把爱好商业化,甲胄复原工作才能持续不断地完善下去,但温陈华制作真正大铠甲的梦一直都在。冷兵器时代的甲胄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实用的功能和价值,但是,温陈华觉得,复原铠甲就是复原那些逝去的光荣和骄傲。

于是,铠甲工艺品事业走上正轨后,温陈华开始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大铠甲的研究和制作上。整套大铠甲将近30道工序,从皮革的裁剪到甲片的缝制,需要10多人的配合,制作周期长达3个月,考验着手艺人的耐心和恒心。温陈华不断完善、提高甲胄制作水平,渐渐地,他的铠甲越做越完美,在制甲界,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微博上的粉丝就超过了两百万。

不仅许多兵甲运动爱好者千里迢迢前来拜访,许多古装题材的影视剧组在筹备道具时,也会邀请他做顾问指导。去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将军甲胄就是由温陈华团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纯手工打造。温陈华为了无限接近史实,专门参考了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尽可能精准复原唐十三铠。

让铠甲拥有灵魂

一套真正完美的铠甲,不仅是外形的精美相似,还要能够运用到模拟古代战场的环境中。它们要阻挡的是战场上各种冷兵器的进攻,怎样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铠甲完成后,温陈华希望找一群热爱铠甲的人进行验证。

很顺利地,他在昆明找到了一个团队,邀请对方测试自己制作的铠甲。他们是一群冷兵器运动爱好者,时常会开展“兵击运动”。测试之后,温陈华才发现铠甲制作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一不小心就会打到身上。他觉得这样不行,甲胄的主要功能是防护,而不是观赏。

温陈华不再满足于制造出外形精美的铠甲,他要赋予它们真正的灵魂,让复原铠甲神形兼备。以实战作为标准,复原中国铠甲,成为温陈华的新目标。

而一套能够用于实战的钢铁铠甲,既要有足够的保护功能,也要灵活方便,还要控制重量、分散重量,不使穿戴者过于疲劳。为此温陈华专门学习了人体工学原理,进一步优化铠甲的可穿戴性。他明白:作为一个现代的铸甲师,只有尽力还原这些细节,才是对铸甲这项传统工艺应有的尊重。

2019年4月,已经在业界享誉盛名的温陈华接到中国全甲格斗队队长的邀请。这一次他准备打造一套純中式铠甲,参加在乌克兰举行的“世界全甲格斗大赛”。画稿、热锻、头盔制作、夹贮、编甲、錾刻、拼接,历经七大工序、千万次铁打锤击,“红毛狻猊亮银甲”在温陈华持之以恒的匠心下正式出炉。大赛之前,为了尽力还原甲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温陈华不断测试甲胄的实战灵活性,一遍一遍地修改。这一次,消失多年的中国铠甲将第一次亮相在世界的舞台。

迄今为止,温陈华卖出的铠甲超过3000套,这个曾经小众的行业因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温陈华说:“古代甲胄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铠甲所包含的勇敢、忠诚以及责任,能够激起中国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祖先穿戴铠甲戎装的雄姿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并将鼓舞着人们去传承和热爱。”

摘自《知音·海外版》

猜你喜欢

铠甲复原
复原力是一笔人生财富
《国王排名》:用极致的纯粹,击穿成年人的“铠甲”
陈凯致力盔甲工艺的文化传承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复原地下皇陵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听《长安十二时辰》甲胄师讲铠甲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鲜花铠甲
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