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分析
2020-06-03任音蓓
任音蓓
【摘 要】教学改革实施使手风琴演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并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在手风琴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使其更具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手风琴演奏;合作学习;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141-02
传统手风琴教学模式中,教师多会运用示范方式,然后学生对演奏内容进行模仿,这种方式比较单调,除此之外,学生会对手风琴学习逐渐丧失兴趣,课堂主动性不高。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渐树立对手风琴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更好地进行配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合理利用[1]。
一、手风琴教学中的重点
(一)保证完整性
完整性主要是指演奏者演奏作品时需要对其进行完善演奏,中间不能出现间断或者是错误,在演奏时保持整体感。学生在演奏时需要做到这一点。其在具体实施时有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熟练掌握作品内容;其次,有一定演奏技巧作为保证,演奏者在演奏时需保证自身能胜任这一曲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完整表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审核一个作品时都能做到严格对待,这样才能使其在演奏中形成惯性,保证自身在演奏时的完整性。
(二)保证准确性
准确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演奏时不能出错,就演奏错误来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看错,一种是音错。一旦学生在演奏中出错,就会影响整个演奏的完美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对准确性的把握[2]。首先,在教学中需培养学生读谱和看谱的能力,并且注重唱谱训练的实施,只有学生的识谱能力有所增强,才能在演奏中降低出错概率。其次,强化对学生音乐知识的培养,保证学生理解在演奏中容易出错的节奏、和弦以及符号等。
(三)保证清晰度
清晰度主要是指学生演奏时,声音需要演奏清楚,不在演奏中拖泥带水,尤其是对于十六分音符,需保证其在演奏时声音饱满清晰,呈现一种颗粒感。培养学生演奏清晰度,也就是培养学生演奏技巧。就学生来讲,演奏技巧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指头在触键时的弹性十分重要,因此学生在演奏时需保证手型和手法的准确性。初学手风琴时,多数学生的手指没有弹性,在培養弹性时,可以通过拉轮指练习曲的方式,让手指不断活动,增加自身手腕力量,在反复练习中不断体会。
(四)保证表现力
表现力主要是指学生演奏时需要具备表演能力,充分将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而使他人听了之后有种美的享受[3]。在演奏时首先需做到姿势的正确,外观落落大方,表情投入,进而将曲目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同时在演奏时需对作品风格进行准确把握,感受作品中律动的强弱,使作品在演奏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模式在手风琴教学当中的运用,能够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不断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同时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其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能动意识[4]。在这种氛围下,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使其演奏水平获得较大程度提高。同时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有效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方式单调,学生自主意识较差的情况,学生学习手风琴时的兴趣得以激发。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树立正确价值理念。
三、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手风琴教学中应注重理念的转变,将音乐表演视为教学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注重培养学生演奏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形成,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手风琴实际演奏能力的提高,使其在演奏中充分将情感表达出来,进而提升演奏时的整体效果[5]。无论是在合奏中,还是在重奏中,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都是影响演奏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将手风琴教学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将现代音乐特点和手风琴充分融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手风琴演奏技能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手风琴在演奏时多数是和其它乐器合作,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合作意义,进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具积极性,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
(二)设置合理小组分工
在课堂学习中和集体讨论时,教师多数会运用就近分配的原则,这种分配方法的弊端比较明显。因此在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应积极改变这种分组方式,在充分认识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并且听取其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的运用,能够凸显教学资源在分配时的公平性。以《野兽华尔兹》为例,在演奏这首曲目时,需要抓住曲目旋律特点,然后选择一个综合演奏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其他同学进行演奏,进而使学生在演奏中逐渐熟悉音乐的旋律与乐感。同时教师可以安排一名学生对背景音乐进行演奏,然后其余部分运用组内分工方式完成,男生和女生可以负责不同部分,男生负责谱,女生负责词。然后对学习部分进行调换,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学习知识。合作学习中合理设置小组分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同时使其在学习中形成团队意识,增强整体协作能力,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三)构建良好教学氛围
在手风琴学习中,氛围会对学生形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氛围的构建,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对手风琴进行演奏,增强学生对手风琴学习的喜爱,同时轻松氛围中也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6]。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进去,在恰当时候为学生提供指导,发现和纠正学生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演奏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将曲目以接力的方式演奏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并且充分参与到演奏中。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整个学习过程不会过于枯燥、乏味,使学生增强对手风琴学习的热情。
(四)优化教学方式
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其呈现的声音比较洪亮,音色也比较丰富,手风琴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演奏者在演奏时的默契配合方能呈现出来,因此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需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优化,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强化。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琴、吉他等乐器相继流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乐器种类更加丰富,部分学生将学习手风琴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其它乐器上。因此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首先便需要激發学生对手风琴的学习兴趣。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初级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演奏能力,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简单曲目,使其在演奏中逐渐树立自信。如很多俄罗斯曲目的节奏性都比较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之后,引导其对曲目进行演奏,进而使学生在演奏中强化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习手风琴与学习其它乐器的明显区别在于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进行演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学生演奏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运用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渐实施手风琴教学,进而使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实现个性化发展[7]。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对手风琴进行演奏,并且将自身理解的内容充分诠释出来。在教学中,可以将伴奏作为导向,给予学生演奏技巧和配合方面的正确指导,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保持音乐风格的正确性。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了解伴奏与演奏之间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对演奏角色进行轮换,最终实现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六)凸显自身主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并且实现自身的主导作用[8]。就教师来讲,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合作者,因此需要对整体学习方向进行把握,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得到有效引导,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教师需保证自身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发挥对学生的指引作用,做课堂主导,并且掌握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其次,需发挥自身模范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对自身产生认同感。再次,需注重和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秉承民主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将自身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主人翁心理。最后,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使其在学习中能够学会独立判断与思考,并且充分将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凸显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展现自我。
四、结束语
总之,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增强整体教学效果,对教学的深入实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运用时,能够将学生学习情况和实际学习内容作为基础,并且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强化学生的演奏技能,培养其综合能力,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美.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10):234.
[2]陈琛.论手风琴重奏教学中的“一致性”处理[J].戏剧之家,2019(8):39-40.
[3]高虹.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20):207-208.
[4]梁伟.手风琴钢琴教学实践——评<手风琴演奏技巧>[J].高教探索,2017(8):后插2.
[5]谢雁.试论手风琴演奏思维训练[J].北方音乐,2019,39(18):58-59.
[6]刘美.基于音乐记忆视角下的手风琴演奏教学研究[J].速读(上旬),2018(12):265.
[7]夏珏.手风琴演奏技能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19,39(10):217-218.
[8]蒋玲.心理学视域下的手风琴演奏教学[J].北方音乐,2017,37(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