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的优势与实现途径
2020-06-03张玉李卿璞吴林
张玉 李卿璞 吴林
摘 要:恩施是中国旅游新发现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科普旅游还很滞后,甚至是空缺的。恩施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国家、地方给予的政策支持使得恩施开展生态科普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但其实现途径需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开发生态科普旅游资源,从生态科普资源的分类调查与科普线路的精心设计出发,产学研结合,培养科普人才,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建立科普旅游基地,创立科普旅游公司,助推恩施科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基地;科普旅游公司;恩施州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2-0048-03
Advantages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Developing Ec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in Enshi
Zhang Yu Li Qingpu Wu Li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
Abstract:Enshi is the new discovery place of tourism in China,and the tourism is developing vigorously. However,popular science tour is still lagging behind,or even vacant. In enshi,the all-inclusive ecological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policy support from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easily. However,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 tour of natural resources. Starting from the classified investig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resources and the careful design of popular science routes. Then combine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cultivate popular science talents,intensify the popularization of popular science,improve the popular science infrastructure,establish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company,and boos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nshi.
Key words:popular science tour;popular science infrastructure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company;Enshi
科普旅游是指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兴旅游[1]。科普旅游诞生于1906年—世界第一座新型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出现[2]。20世纪30年代,雷诺、马克和雪铁龙三家汽车制造商组织公众参观了他们的汽车生产过程,工业科普旅游由此产生[3]。之后,经过80多年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科普旅游逐渐成熟,主要涉及科普主题公园、科普展馆、高新技术产业、农业观摩和天文观象等领域[4-5]。我国科普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形势良好。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科学推广的重要性,因而科普旅游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时尚。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了一批科普旅游基地[6-7]。次外,我国其它地区纷纷认识到科普旅游的重要性,并开始发展科普旅游,如武汉开展了“光谷科普游”[8];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开展了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规划研究[9]。实际上,我国科普旅正衍生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方向,但是绝大部分科普旅游仅限于大城市,中小城市科普旅游资源急需挖掘。
恩施虽为地级市,但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旅游热点地区之一。继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与全域旅游的概念推出之后,恩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5 133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67亿元。目前,旅游已成为恩施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占到全州GDP总量的45.8%[10]。然而,面对当前全州脱贫攻坚和旅游消费市场新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恩施州必须抓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因此,从湖北恩施地区的气候与地理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生态科学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恩施地区生态科普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将有助于恩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升该地区整体竞争力。
1 恩施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的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湖北恩施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和“世界硒都”的美誉。恩施的生态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水、土、气、生四大类。其一,清江流域及其各级支流与七姊妹山、二仙岩等亚高山泥炭藓湿地共同构成喀斯特地区特有的水文资源;其二,恩施地区发育有类型齐全的岩溶地貌,出名的有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梭布垭石林等岩溶景观,另外丰富的硒矿资源与石漠化地貌共同构成了恩施独特的土壤资源;其三,恩施州70%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绿色恩施。坪坝营、佛宝山等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含量高且气温适宜是森林康养的好去处;其四,恩施州生物资源丰富,是全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居全省第一,各大保护区内古树名木与珍稀动物应有尽有,是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因此,恩施州内种类丰富且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大城市所不具备的和复制的。不同于博物馆式科普与高新技术科普,恩施地区的生态旅游科普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真正做到融教于自然,且不具备可替代性,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1.2 地理位置优势
恩施地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地带,西联重庆、东接武汉,位于成渝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圈中间,且南北承接张家界、湘西与长江三峡。今后,随着安张铁路的开通,加上现已开通的沪蓉高铁,恩施势必会成为武陵山區——这一生态大片区的交通枢纽,一改往日交通闭塞的局面,反倒成为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升级的热点地区和前沿阵地。近年来,恩施更是被列为湖北省四大甲级旅游区之一,与长江三峡、神龙架、武当山一样著名。地理位置上,恩施正逐渐成为联通鄂西北与渝东南、湘西北黄金三角旅游连片区的枢纽。因此,恩施科普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3 政策支持优势
目前,国家“扶贫实验开发区”、“全国功能分区”等政策的制定为恩施民族地区科普旅游的构建提供了外部发展机遇。同时,湖北省也正通过大力整合省内现有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我省科普旅游产业。再者,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中,国家旅游局已将恩施作为7个典型的旅游中心之一,纳入到规划范畴内,大力开发恩施旅游资源富集区,这将有助于恩施旅游产业的升级。同时,2014年恩施当地政府制定了《恩施州科普旅游工作实施方案》,把科普旅游定位为恩施州旅游业新方向,并鼓励下属县市积极调查科普旅游资源,出台地方科普旅游实施方案,甚至予以一定的奖励与支持。因此,在恩施开展科普旅游具备一定的政策优势。
2 恩施开展科普旅游的主要实现途径
2.1 挖掘生态科普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科普旅游线路
生态科普旅游资源的清查与摸底是开展科普旅游工作的前提,地方政府需要组织学者对恩施州生态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分类研究与综合评价,提出恩施地区生态科普旅游总体规划方案。为了区别于大城市的科普旅行,避免同质化竞争,恩施唯有突出地方特色,优先开发生态科普旅游资源(水文景观、地貌景观、气象景观、生物景观)。借助恩施丰富的保护区资源,从水、土、气、生四个角度开发地质科普旅游,动植物科普旅游与气象水文科普旅游,设计富有吸引力且科普性强的科普线路。比如:寻找清江源,带领大家探寻河流如何形成、消失及如何穿梭于峡谷之间。设计线路制定后要进行前期论证,力争打造出精品科普线路。
2.2 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整合恩施州现有的旅游产业资源与高校人才资源,建立大学-旅游公司-保护区三者合作模式。大学研究人员开设科普专题讲座,通过科普讲座将深奥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浅显、有趣、生动、科学的途径传播给旅游讲解员。科普旅游讲解员根据精心设计好的科普旅游线路在景区或保护区开展科普旅游相关工作。保护区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便利,同时在保护区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另外,鼓励大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形式去旅游公司或者保护区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力度。
2.3 培养科普人才,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科普旅游在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科普人才的缺失是限制科普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时,在产品宣传和促销、信息平台构建等方面还需要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地方政府需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优质科普讲解员,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普工作。另外,依托现有智能城市和智能旅游平台,构建“服务-管理-沟通”一体化的智能科普旅游网络平台,以拍摄纪录片或微电影的形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同时,政策上适当强制性要求科研成果科普化,促进科普产业向纵深发展。
2.4 完善科普旅游基础设施,制定科普旅游规范
在各大旅游景区,建设生态科普旅游场所与展示厅,高规格设置生态科普旅游解说牌、科普画廊,必要时配套科普讲解仪器与观摩设备。例如,在保护区内制作珍稀动植物科普解说牌;在腾龙洞等岩溶景观单元内设置碳酸盐沉积实验装置,便于游客近距离理解岩溶地貌的形成规律。鼓励创建生态科普旅游示范区,出台生态科普旅游规范标准。
2.5 整合传统旅游资源,创立生态科普旅游公司
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相结合,吸纳传统旅游资源,在传统的以“衣、食、住、行、娱”为目的的旅游过程中融入并突出“学”的内涵,并以此为基准创立新型生态科普旅游公司。同时,组建一支以传统旅游业务员+专家学者+信息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决策咨询队伍,为生态科普旅游公司的运行献言献策,也可以吸纳他们入股,充分激发公司活力与提升公司的创造力。通过生态科普旅游公司的创建,推动恩施科普旅游破冰运行,助推恩施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霁堂.旅游科普—现阶段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科技论坛,2003(2):125-127.
[2]李廷勇.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12):100-105.
[3]符江波.工业旅游浮出水面[N].环境保护报,2000-08-10.
[4]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3(3):49-55.
[5]Yale P. From Tourism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R]. ELM publications,1998.
[6]鹿磊,陶卓民,李蒲玲.基于GIS的中国科普旅游资源时空分异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3):43-52.
[7]刘俊,陈远生,成升魁,等.中国科学院科学园区科技旅游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60-63.
[8]孙传明,谈国新,王萍.科普动漫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探析——以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为例[C].第20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3.
[9]邓伟,苏阳.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刘芳震.2018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R].恩施州:2018.
(责任编辑:夏剑萍)
收稿日期:2019-09-02
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走进自然,走进科学”智慧游(S201910517093);湖北民族大学教研项目(2017JY011)。
作者简介:张玉(1998~)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吴林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