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战“疫”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20-06-03李德刚
李德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胁着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几个月来,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产遭受巨大损伤,雄辩地印证了人类确实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效遏阻了疫情蔓延,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的抗疫经验也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和借鉴。此次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动说明一个道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只有携手抗击疫情,不断提升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团结协作、联防联控才能有效应对挑战。
同处一个地球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客观事实,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交通的便利、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旅游等行为的拓展,地球各隅的人们更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却是主观的,它需要人们从客观事实中去体味、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体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联防联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既强化着人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更推动着人们将这种意识体现在行动中。
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疫情防控中增强信心
信心对于疫情控制效果的好坏以及控制效率的高低特别重要。有了信心,才会有恒心、有毅力,才会促使我们在疫情肆虐的艰难形势下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有效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妥善处置公共秩序、疏导公众情绪,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有了信心,才会让我们面对疫情保持冷静头脑,采取科学态度,使用更加有效的医疗技术,制定更加科学的应对方案;有了信心,才会有信任、有团结,才会有后续的同舟共济、互通有无、共克时艰。回顾人类历史,新冠肺炎疫情不是人类面临的第一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以往每次疫情来临时,对人类来讲可能都是灾难,但最终都是“雨过天晴”,人类凭借智慧和信心,攻坚克难,在疫情打击中胜出并成长。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着足够信心,积极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特别是,当疫情来临时,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中国人民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部署、积极应对,取得了巨大成效,给全世界人民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援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巨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网络,处于这个网络中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在这个巨大的共同体网络中,一方面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不能保证自己“万事不求人”,另一方面任何国家或民族一旦遭受疫情、灾害等的攻击都将使得这个网络出现严重漏洞,影响到全人类。新冠病毒没有国界,不分民族和种族,它的肆虐让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必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相互支援,共守人类家园。新冠病毒在中国肆虐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此,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深情地讲:“在中方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中方真诚帮助和支持,我们会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当世界其他国家遭受不同程度的疫情冲击时,中国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和国际责任,向世界各国伸出援助之手。截至4月16日,中国先后向14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其中既包括疫情严重或防疫能力薄弱的国家,也包括欧盟、非盟等国际组织;既包括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援助,也包括派遣医疗专家组等形式的医疗技术援助。对此,世界多国政要纷纷来信或声明,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情怀”。
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疫情防控中精诚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新冠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要想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加强国际合作、实行联防联控之外别无他途,即便个别国家有单独防疫的实力,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没有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配合,也将无功而返。精诚合作,首先要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工作,发挥它们在国际社会的信息沟通、政策连接、行动协调等方面的专业作用;其次要发挥世界各国领导人峰会的沟通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各国领导人达成防疫合作共识;最后要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医疗专业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做到各国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治疗方面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医疗科技合作,集聚世界各国医疗领域的科技精英,进行医疗科技攻關,联合开展疫苗研发。信任推动合作,合作深化信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精诚合作,除能够有效遏制病毒全球蔓延,还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让世界各方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是密切联系的命运共同体,离开了他方,自己也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得更好。只有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团结协作、守望相助、携手共进,才能在磨难中奋起,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