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的使者
2020-06-03李泳
李泳
摘 要:威廉·透纳被誉为“真正使英国风景画脱离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的影响而走上独立道路的艺术家”。印象主义采取在室外太阳光下径直描绘对象的方式,追求以头脑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画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色彩的思量达到了极致。莫奈的作品深深地受到透纳的影响,同样追求光和色的变化。
关键词:透纳;印象主义;莫奈;光;色彩
斯蒂芬尼·祖菲曾说:“透纳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蒸汽与水的融合,光、空气与火的交融,经典记忆汇集在对现实细致入微的描绘中,对传统的继承糅合在富有挑战性的创新里。透纳具有犀利的眼光,对于色与光的运用、对于形式的解构、对于世界的看法都变得越来越活跃,这使得他的作品能够振兴味陈无新的传统风景画,甚至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风潮。在他之后的印象主义,特别是代表画家莫奈与他有着相似却又不相似的对光色使用的理解。”
一、透纳与莫奈的基本概述
1775年4月,透纳降生于伦敦市。1819年,透纳第一次来到意大利。从那时起,透纳的色板逐步丰富色彩,进入了实践阶段,这也就是在后来让印象派和点彩派为之痴迷的色彩理论。
印象派的莫奈非常喜爱描绘光影和色彩,他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色彩和光影上,因此在画布上的表现着重于光影和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构图形式。在莫奈的艺术生涯中,他坚持尝试光影与色彩的碰撞,通过自然中光影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1870年,莫奈和毕沙罗前往伦敦避难,在参观美术馆时,为英国画家透纳、康斯太勃尔的作品倾倒。毕沙罗回忆时曾说:“莫奈和我都很喜欢伦敦的风景。莫奈在园子里画画,而我研究雾、雪和春天的效果。我们都是写生……透纳和康斯太布尔的水彩画、油画以及老克罗姆的油画影响了我们。我们赞赏庚斯博罗、劳伦斯、雷诺兹等,但是我们主要是被风景画家们迷住了,在研究‘外光、光和瞬间即逝的效果方面,他们跟我们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莫奈在晚年也说过透纳曾经对他的绘画有过影响。莫奈与透纳对于光彩有着相似的运用,比如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和“睡莲”系列,都在20世纪初引领印象派艺术家们推陈出新。
然而,莫奈和毕沙罗两人通过直接观察,在1870年就已经比透纳更接近自然。莫奈在跟朋友的谈话中并不掩藏他对透纳的批评,他说,透纳的作品“跟他不相容,因为他(透纳)的幻想中充溢着浪漫主义”。
二、颠覆画面的光与色
(一)光线与空气
透纳的画作采用了空气透视法。一般画家会处理成平涂,但透纳很重视自然景色微妙的变化,仔细地描绘了光与水汽的变化。水彩画本身的透明性是它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创作中通透性的表达与光的巧妙使用密不可分,为了成功创建出画面的透明感,增强光影效果, 就需要减少色彩的重复与叠加,运用晕染、调配、留白等手段让画面呈现出水乳交融的效果。在《议会大厦的大火》(1834年)这幅画作中就有极为典型的表现。
为了达到水彩画色调清楚的目的,透纳利用纸的白色,先在一些部分涂上蜡,然后在其他部分施颜色,最后再把蜡去掉,或者用蘸满清水的大画笔,稀释颜色较浅部分已经干了的笔调,以增强画面的透明感,同时为了获得一种较暗而更具神秘色彩的通明色调。透纳还开创了一种技法,在画纸的反面也涂上颜色, 以此增强画面的透明感。在《议会大厦的大火》这幅画作中,他用酣畅的笔触覆盖整幅画,同时使用一种更为细致的手法,即用暖色——著名的橘红色勾出近景、船只、建筑物或人物的清晰轮廓,这一技巧虽然简单却很实用,成为透纳表达自己惊人想象力的一种方式,将水彩、颜料和纸这些材料转变成光、大气和动感。
透纳的创新与印象主义对光和色的研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透纳是法国印象派的一位先驱。“光”“光感”一度成为透纳画作的主导。
(二)色彩的变化
透纳的画作颜色丰富又充满律动感,在《遇难船》中,他大量使用赭石褐色和黑色同类色表现天空,颜色虽暗,但整体效果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同时画面的冷暖对比也很强烈,比如《燃烧的古堡》中大面积的黄色和蓝色。此外,透纳在构图上一般采用中心式构图,以此突出主体,使观者一眼找到最凸出的部分。关于肌理感,曾有评论家评论透纳的画面缺失肌理感,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绘画技巧和笔触在视觉上恰巧形成丰富的肌理变化。
莫奈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其作品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是对光与色的巧妙运用,他让人们对于光有了新的看法,画面散发着自然光的特性,取代了古典绘画严格的构成和形态。莫奈常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光線下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描绘,在天然的光色变化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感觉,用不同色调表现不同时间的同一个物象。“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充分展示了印象派注重瞬间感受和对光线的描绘,在不同的天气,教堂呈现蓝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相同的景物在画笔下呈现不同颜色。莫奈与透纳都陶醉于变化的光学效果,这种陶醉也成为他们重复画同一事物的动力。莫奈用丰富的色彩和笔触描绘不同时期的睡莲,不再被轮廓和形态拘束,用多样的色彩变化、明艳而亮丽的画面尽情表现睡莲。他对于睡莲不同的色彩过渡表现得并不明显,模糊的颜色加上阴影,使得睡莲在任何时候都能被一眼看到。背景的处理上,莫奈运用光线明暗表现池塘的幽蓝色与花朵嫣红的变化。透纳对大海则是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描绘,如《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海上灾难》的主题同样是咆哮的大海,但一幅是蓝色,另一幅则是黄色,两组色彩冷暖对比强烈。莫奈的作品也有这个特点,除了在画面中运用大面积的冷暖对比色之外,他的画作还是色彩烂漫的代表。他们的画面虽然有着很强的主观情感色彩,但还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融入主观情感后的画面也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表现力
(一)纯色的使用
约翰·康斯坦布尔,可以说是透纳同时代的“对手”。与他不同,透纳更喜欢以更强烈、更深入的英国方式和风格进行艺术创作。与透纳使用暗褐色底色不同,莫奈更多地使用纯色。将透纳的《鲁昂大教堂》与莫奈笔下的鲁昂大教堂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透纳用水彩画颜料和不透明颜料画在蓝色纸上,而莫奈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了斜阳下的鲁昂大教堂,从侧面看,黄色和浅玫瑰色已随着侵占其基础部分的巨大蓝色阴影而变得不明显。在正中的三角楣顶端,阳光和暗影却异常显著,珊瑚红的笔触在门框处呈曲折状,为突出每个空间而使用的鲜红色和橙色,使得整个建筑熠熠生辉。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他们表现的风格和时期不同,但他们都为鲁昂大教堂毛糙的外表闪着的光而着迷。注重光和现实色彩就是印象派所注重的,其更注重表现更为单纯的光与色的关系。莫奈将印象派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对光与色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用光色来区分画面形体,阴面暗部多用紫色一类,亮部多用暖色,正因如此,画面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意味着传统绘画的“固有色”概念、“明暗法”技法已经走到终点。
(二)视觉的表现力
印象派喜欢表现画家本人亲眼看到的事物,更注重事物的直接的视觉表象,不过多寻找深层次的意义。莫奈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寻找表现大自然的办法,记录他的眼睛看到的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事物,因此他很注重时间。除了“鲁昂大教堂”系列组画,还有另一组系列画作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莫奈一直坚持画到临终的“睡莲”。
莫奈从小生活在海边,生活环境使得他养成观察空气、光线和水面变化的习惯。在他的画笔下,海的“颜色有蔷薇色、蓝色、灰色、还有绿色”。莫奈在这幅作品中的用色很大胆,画面几乎被蓝紫色覆盖,蓝色的天空、太阳在云里藏着,这幅作品是一幅冷色调的作品,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唯一的暖色是睡莲上的几朵红色莲花。莫奈注重将阳光下的色彩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固定在画布上,让观者更加享受地徜徉在他的色彩世界里。作品的受光部分是蓝色的,背光部分和阴影處则是橘红色调,与受光部分形成对比,激起了强烈的碰撞美感。作者故意减弱暗影处的饱和度,偏紫色刚好与受光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的对比感鲜明,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莫奈深受透纳影响,他们的画作在手法和色彩表现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光与色就是印象派的灵魂,其艺术构图、造型、色彩等都与古典主义不一样,就连选材和绘画场地也有不同。他们重实践、重写实,并且不被室内拘束,走向室外,描绘自然光和自然色彩,他们的选材多为生活场景中的角落或人物等。印象派脱离了传统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眷恋,艺术家们摒弃了传统创作手法和公式,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与学院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印象派绘画中找不到事物的固有色,因为它们是有意甚至是忽略物象的原本色,它们强调一种瞬间的、总体的、否定物体本身的颜色,排除黑色的使用,更注重光源色和环境色。印象主义画家丢弃了原来学院派的那套理论,他们通过描绘对象的颜色变化来表达光,因此在物体固有色上就减弱了许多。
四、结语
通过分析与解读透纳和莫奈画作中的光与色,对透纳、莫奈与他们作品中的光与色有了新的感受与理解。正如深受打动的克列孟梭所说:“我爱你,因为你是你,因为你教会了我理解光。”莫奈将光与色的发展变成印象派绘画的一项重大革新。他们将眼里所看到的现实世界解构成光色变化的世界,用原色并列及补色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瞬间”的光色印象。这一转变取代了过去绘画中僵硬的构图和没有任何创新的传统绘画,也为后来的后印象主义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克列帕迪.天才艺术家:透纳[M].姜啸然,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2]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上册[M].平野,殷鉴,甲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牛东辉.天光水色共徘徊:论透纳的水彩画[J].大众文艺,2016(2).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