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文本语言矛盾背后的温度

2020-06-03肖燕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野草矛盾文本

肖燕

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孙绍振教授提倡在文本细读中进行思辨性教学,他说:“任何称得上经典文本的作品,都隐含着内在矛盾,问题在于把它还原出来,进入具体分析的操作层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细读中发现矛盾,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触摸文本的深层意旨,从而达到拓展认知、丰富情感体验和训练思辨能力的目的。这一教学实践与陈南新名师工作室提倡的“知情语文”的核心理念相呼应。“知情语文”注重语文思维和感恩情怀的外显表达,努力探究语文学习的本真规律。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文本素读、细读,结合“知情语文”理念,就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矛盾以及触摸矛盾背后的深意,做了实践探索。

王荣生教授说:“品味语言几乎是教每一篇散文都要做的事。”其实不只是散文,教学所有文章都必须要品味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的通道。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先把文本情感或语言风格告知学生,继而请学生去文中寻找能体现这一情感或风格的语句,再进行品味,从而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支离破碎,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教师在备课时,如果能训练自己对文本内在矛盾的敏感性,抓住产生矛盾的词汇,就能找到整篇文章学习的切入口,从而带领学生从语言品味层面深入情感体悟层面。

一、反义词产生的矛盾

反义词产生的矛盾,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矛盾,很多教师都能关注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抓住词语本身做浅层分析。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似乎”和“确凿”两个词语在语义上产生矛盾,学生品味这一对词语,能够感受到鲁迅对这个只有荒草的百草园印象深刻。但是,如果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本句中还有一个深层矛盾,即“只有一些野草”和“我的乐园”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成为本篇课文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可以顺势提问:百草园是不是只有一些“野草”?有哪些“野草”类的事物?是否给当时的“我”带来快乐?作者这样表达是为了体现什么?三味书屋里有没有“野草”类的事物?当时的“我”是否感到快乐?除了“野草”类的事物给当时的“我”带来快乐,三味书屋还有哪些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作者“朝花夕拾”,对当年的“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又是什么感情?通过一系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对儿时的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以及文本中过去的“我”和现在写作时的“我”在两种叙述视角下的复杂情感,掌握了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含义相反的词语出发,带领学生品味语言,并以此为切入点,层层剥笋,激发了学生的思辨兴趣。

二、重复措辞产生的矛盾

文本中的重复措辞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深意。教师引领学生探究重复词汇制造的矛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教授《人琴俱亡》时,发现区区几十个字中,作者反复用“不”字四次。王子猷“不悲”“不哭”“不闻”,乃至琴弦“不调”,都与常情、常理相违背。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进行思辨式课堂互动,使學生不仅对手足之情有了感悟,而且对“魏晋风度”有了认识。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师:为什么琴弦会“不调”?

生:主人病亡,琴长久无人弹奏,所以琴弦不调。

生:王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法调好琴弦。

师:说到琴,我们会想到一个著名的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自断琴弦,终身不再操琴。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以上典故和诗句看来,琴象征着什么?

生: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知己。

师:那么,我们能否单纯地将子敬先亡,理解为子猷只是失去了一个骨肉至亲的弟弟?

生:不能。他也失去了一个和自己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知己。

师:当子猷取子敬的琴的时候,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昔日兄弟二人弹琴饮酒,吟诗作赋,此刻子猷睹琴思人,往事历历在目,深藏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因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是手足情深,更是知己情重。这种手足断绝、知音难觅的悲恸,在作者刘义庆看来是一种真挚的美好情感。这也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审美观——把人的真挚情感(包括喜怒哀乐)当成一种美来欣赏。

三、生造词汇产成的矛盾

富有创意的作家既能驾驭语言,也能创造语言。而即兴创造的词语,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深意。例如,在散文《绿》中,朱自清生造了“女儿绿”这个词来形容梅雨潭的绿,与人们经验中的常规词汇“祖母绿”“女儿红”产生了矛盾。笔者在教学时,以此为突破口和主线,引领学生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

师:为什么作者给梅雨潭的绿起名叫“女儿绿”?你怎么理解“女儿”二字?(主问题一)

生:“女儿”是相对于父亲身份的一种称呼。

师:写作此文时,朱自清真有一个4岁的女儿叫采芷,名字取自《诗经》。

生:“女儿”指“女孩儿”,如诗句“洛阳女儿对门居”。

师:文中哪些文字有青春女孩儿的影子?请大家用笔画出来,体会这些文字形容了梅雨潭的绿的什么特点,以及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主问题二)

师(总结):在《绿》这篇写景散文中,我们看到作者用艺术的手法(比喻、对比、联想等),再现了梅雨潭的绿。它柔嫩如幼女的皮肤,闪亮如神光离合的洛神,缥缈如在水一方的伊人……它给人的感觉:满眼都是美,是生命,是活力。

在这里,笔者通过生造词引发的矛盾,为语文教学寻找到了适合的切入点,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思辨中增长智慧,触摸到语言背后的情感温度,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总之,在文本语言的深处携手同行,师生共同收获了“疑义相与析”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猜你喜欢

野草矛盾文本
留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矛盾的我
一束野草
“矛盾多发”可怕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束野草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