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楚国装饰纹样审美特征浅析
2020-06-03金旭明徐沛文
金旭明,徐沛文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楚艺术作为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灵巧诡谲,楚国装饰纹样作为楚文化艺术表现之一,造型多变,种类繁多。从楚人南迁到楚国版图的大肆扩张,随着南方土著民族与南迁楚人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强了南方地区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与融合。这些文化因素促使楚艺术与中原艺术产生差异性,对楚国装饰纹样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形成其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取楚国文化因素对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体现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价值。
一、楚文化相关概述
(一)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 图1 凤鸟践蛇纹绣红棕绢面䋺
> 图2 凤鸟花卉纹硃红绢面棉
> 图3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一
> 图4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二
楚国历史约八百余年,从历史文献中可知楚人属于祝融八姓之一中的芈姓一族,最早居住于中原地区,在商朝末期楚人离开中原,向南方迁徙。楚国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概括为四个时期:创业时期、扩张时期、强盛时期与衰落时期。创业时期,楚国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战争息息相关,楚人的先祖因协助周王打败商王朝,被周成王封为子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楚国的开始。同时由于楚国在创业初期与中原华夏氏族的不断交流,所以楚文化早期融入了部分中原文化的特征。随后进入扩张时期,随着楚国领土的不断扩张,在春秋时期,楚国已经完全占有了整个江汉平原,此时的楚国已将以三苗为代表的南方土著文化逐渐融入到了楚文化的范畴中,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发展、创新,为土著民族与南迁的楚人进行民族融合之后,形成新的审美特征提供了条件。在强盛时期,战国初期的诸侯国中领土最大的国家就是楚国。随着疆域的扩张与经济的极速发展,楚国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呈现出了区别于中原文化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最后楚国进入衰落时期,直到秦灭楚,自此历史悠久的楚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楚文化的基本内容概述
楚文化通常被看做是楚国历史发展中楚人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目前的考古资料可知,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包括了青铜冶炼铸造、漆器制作、纺织刺绣等。在《楚文化知识丛书》中程涛平先生曾指出,楚国的青铜工艺水平超过了希腊。在战国时期,楚国已经拥有了精美的丝绸,如:在荆州区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楚国丝绸(图1、图2),同时期的希腊并没有出现丝绸,而楚国漆器与希腊的彩绘陶瓶,虽都精美绝伦,但楚国漆器制作工艺却更加复杂。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则包括了道家哲学、凤鸟崇拜、离骚文学、祭祀好巫的传统等等。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离骚文学则充分地表达了楚人的激情与浪漫,是中华文学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楚文化的兴盛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汉代文化的形成,在汉代初期,汉高祖刘邦就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应用到了汉朝初期管理政策中。
二、楚文化因素对楚国装饰纹样审美特征的影响
无论是中原民族还是南方的楚人,本土文化因素是引导民众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形成各地区独有的装饰纹样审美特征的原因之一。从上节可以看出,楚国历史悠久,文化组成复杂多样,既结合了部分中原文化,也融合了部分南方土著文化,在此基础上延伸及创新,并且其中祭祀文化、道学文化及崇祖文化对楚国装饰纹样审美特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祭祀文化对装饰纹样题材类型的影响
在周朝初期,楚人与周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在周王朝的祭祀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楚国的君主长期在祭祀中担任火正的职位,掌管着祭天和守燎的职责。与此同时,楚国的历代君主信鬼祀神,并带领民众推崇巫风,对巫风在楚地的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楚地巫风盛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其在楚国装饰纹样的题材类型上主要分为神化人物纹样、祭祀场景纹样。其中神化人物纹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棺椁内棺的左右两侧的人头鸟身的神人纹样,头上生有双角,背有双翅,腹有鳞片。根据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对羽人之国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内棺中所绘制的是羽人状装饰纹样。在历史记载中,羽人能长生不死,可上天入地,是帮助人类与天神沟通的桥梁。在祭祀场景纹样中,巫舞是最主要的题材,例如,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彩漆木雕鸳鸯形盒(图3、图4)的两侧各有一副巫舞的场景装饰图案,在鸳鸯漆盒的右侧绘制着击鼓图,图上绘有一位似人似兽的乐师击鼓奏乐和一位正在跳舞的舞者,在鸳鸯漆盒的左侧则是一位似人似兽的乐师在撞钟奏乐,在一旁同样有一位舞者,两幅图生动地绘制出当时祭祀时巫舞的场景。楚人的好巫文化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楚国装饰纹样的题材构成,为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增添了神秘色彩,使楚国器物呈现出独特诡谲的神秘视觉效果。
(二)道学文化对装饰纹样中空间意识的影响
中国的文史哲学术界将“老庄之学为楚学”视为一大见解,这一观点主要来源于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所记载的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从此将老子看作为楚国的哲学思想家,将其思想视为楚文化的一部分。在道学思想中,“道”被视为万事万物的起源与内在联系,这样的思想不但衍生出影响汉代初期的政治学说,更是发展出了追求长生的神仙思想。
道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楚人精神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文化因素导致了楚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怪诞、缥缈的意味与辽阔的宇宙意识。如出土于荆门车桥楚墓的大武铜戚的装饰纹样上,描绘了一位天神脚踏日月,豪气万状,其体现出的宇宙意识和空间效应表现出了楚人辽阔的宇宙意识。利用如此简单的描绘手法表现出偌大的空间感,只有在道家的发源地才会有这种“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治”(《庄子·大宗师》)的宏大气魄。道学思想赋予了楚人博大的宇宙意识,这样的思想同时也造就了楚纹样生生不息充满动感的装饰性,如楚国战国时期的织绣品蟠龙飞凤纹浅绣黄绢面衾(图5、图6)上采用了蟠龙飞凤纹绣与舞凤逐龙绣,龙飞凤舞,纹样满幅,充满着动感与生机。道学思想的发展使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得到了大发展,促使社会审美意识提高。
(三)崇祖文化对楚国代表性装饰纹样的影响
古籍《国语·郑语》中记录了部分周王朝与其他诸侯国的历史,根据其中关于芈姓的来源记载,可以推断出芈姓的楚人为火神祝融的后代。《白虎通义·五行篇》中记载了祝融的化身为凤鸟。楚人对凤鸟的喜爱,可以看做是对祖先祝融的尊敬与崇尚,此外凤鸟还被楚人视为将人引向天界的神鸟,在屈原的《楚辞·大招》中就有“魂乎归徕,凤凰翔只”的记载。
> 图5 蟠龙飞凤纹浅绣黄绢面衾一
> 图6 蟠龙飞凤纹浅绣黄绢面衾二
> 图7 彩绘龙凤纹漆盾一
> 图8 彩绘龙凤纹漆盾二
在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凤鸟在楚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了楚国的代表性装饰纹样。楚国在纹样的选择上采用了大量的凤鸟纹样及变形凤鸟纹样,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出土带有凤纹的器物在中原地区逐渐减少,而在楚地逐渐增多。虽然楚国在早期的纹样装饰中大量参考了中原文化中的青铜器纹样,但随着楚国的不断强大,处于江汉流域的楚国在吸收了南方土著文化之后,楚国的凤鸟纹样也发生了改变。初期凤鸟继承了周王朝纹样中的凝重、质朴、沉静的风格,凤鸟造型简约,极大程度上参考了现实鸟类的造型特征。战国时期,凤鸟纹样在造型上鸟身变得修长纤细,弧线轻盈,呈现出意气风发的姿态,例如在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彩绘龙凤纹漆盾(图7、图8),盾面通体黑漆,绘有龙凤卷云纹,每边四龙四凤,造型动感十足。在随后的发展中,凤纹的造型的突出特点则是抽象、变形、夸张,在楚国更是将传统的具体形象分解、打散并变形,根据需要重新组合。随着崇祖文化的影响和楚国国力的逐渐强大,楚国在凤鸟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上,逐渐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
三、结语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生活在江汉流域的楚人所创造的楚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区别,并在楚艺术中,影响楚国装饰纹样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祭祀文化使楚国装饰纹样题材类型愈加丰富,道学文化造就了楚国装饰纹样中辽阔的宇宙意识,崇祖文化使凤鸟纹样成为楚国装饰纹样中的标志性纹样。楚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促进了楚艺术的繁荣,本文通过对楚国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探究,深刻思考文化对人们审美的影响和在艺术风格上的体现,以期为现代装饰设计提供参考与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