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
2020-06-03郭书林
郭书林
一、引言
情绪弹性(emotional resilience)是指人们在面对外界消极刺激情境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及时、有效地从负性情绪体验中快速修复的能力。[1]作为一种基本的情绪能力,情绪弹性对个体有效应,对消极情绪刺激、减轻负性情绪体验的消极影响和迅速适应新刺激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具体活动能力的评估,对自我有效的控制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觉。其对形成和维持稳定的自我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
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弹性与心理弹性、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均存在密切联系。[3]一般自我效能感不仅与情绪弹性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个体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体验。[3-4]积极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消极情绪则会削弱自我效能感。[5]
要深入了解初中生情绪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关系,既要考察二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关系,揭示初中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又要考察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从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切入,对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综合考察各种心理变量对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力,揭示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和预测效力。
二、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9年3月,从河南省某县城两所初级中学中随机抽取78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2份。其中男生362人,女生360人;年龄最大17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13.90岁;独生子女147人,非独生子女575人;城镇户口366人,非城镇户口356人;七年级230人,八年级241人,九年级251人。
(二)研究工具
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adolescent emotional resilience questionnaire,AERQ)用于测量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弹性,适用范围为11~20岁。问卷共2个维度11个条目,其中积极情绪能力5个条目,情绪恢复能力6个条目。该量表为自评问卷,由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答,采用六级计分标准(从1 =“完全不符合”到6 = “完全符合”),项目2、5、7、10、11采取反向计分。量表以被试所得的总分来预测其情绪弹性强弱,被试所得总分越高,则代表其情绪弹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经测量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有效测评青少年的情绪弹性[1],本研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 0.8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为单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了4点李克特计分的方法(从1 =“很不符合”到 4 =“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则代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6]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中文版的GSES有较好的信效度[7],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6。
(三)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研究过程中,由本人和被试所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担任主试。测试前,告知被测学校教师和学生基本情况,并征得其同意,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填答测试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完成后当场统一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按照统一的标准对问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情绪弹性及各维度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及年级上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法揭示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情绪弹性之间的关系。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完成。对所得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T检验对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所有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p<0.001为差异极显著。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弹性总分及情绪恢复能力得分在不同性别上达到显著水平(p<0.05),女生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及情绪弹性上的得分均低于男生,但积极情绪能力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说男生的情绪弹性水平高于女生。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极显著(p<0.001),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女生。(表1)
表1 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M±SD)
(二)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以独立样本T检验法考察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城镇学生的情绪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城镇的学生。城镇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城镇学生(p<0.05)。(表2)
(三)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以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生情绪弹性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独生子女的学生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表3)
表3 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M±SD)
(四)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差异。总体上看,初中生情绪弹性及各维度得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M±SD)
(五)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分析
以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情绪弹性中的积极情绪能力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483)。初中生的情绪弹性越高,则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表5)
表5 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的相关矩阵
注:**p<0.01
(六)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分析
以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情绪弹性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弹性可以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 19.4% 的变异量,情绪弹性能显著地正向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即情绪弹性的得分越高,表明情绪弹性越好,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表6)
表6 情绪弹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注:***p<0.001
四、讨论
(一)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变量上,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p=0.032<0.05)。情绪弹性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情绪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在情绪弹性的两个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积极情绪的获得无显著差异,但男生在消极情绪的恢复能力上明显高于女生。该结果和张敏等[1]、王鹏翀等[8]的研究结论一致,即:总体上男生的情绪弹性好于女生。有研究指出,面对负性情绪刺激时男性能够表现出比女性更高的积极情绪能力。[9]认知易感性-应激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应激对女性的情绪干扰明显强于男性,且更易使其深陷消极情绪之中而难以恢复。[10]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意味着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女生要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情绪弹性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的情绪弹性越好,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就越高。男生较高的情绪弹性水平使其能够更加认可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当面对学业和生活挫折压力时,可以更快地消除负性情绪,调整自身行为,从而达成更高的自我效能。
在生源地和独生变量上,初中生的情绪弹性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差异显著。城镇学生的情绪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物质资源丰富,视野开阔,家长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高,更有利于其自身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因而情绪弹性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强;同时大量非城镇学生因父母进城务工而成为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缺失,阻碍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本研究结果和宋霞的研究结果[11]一致,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变量的结果相异。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的独生子女147人中,来自城镇的有138人,占比 94%。相异是否和生源地的差异有关,有待后续研究;或者可能是变量选取的区域不同所致。
在年级变量上,初中生的情绪弹性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均无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八年级学生各项得分稍偏高,可能与七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周围环境陌生,九年级学生升学负担重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八年级的课业负担相对其他年级轻松,他们对学校的一切都比较熟悉,能更迅速地调节情绪,从而具有较高的情绪弹性。本研究结果和宋霞的研究结果[11]一致。
(二)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6],初中生的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情绪弹性高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积极情绪能力越高,则越倾向于更加积极地完成任务,获取更多的成功,从而更大限度地提升自我效能信念。本研究结果和张敏等的研究结果[11]、宋霞的研究结果[11]一致。
情绪弹性能显著地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情绪弹性对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正向预测,也从侧面印证了情绪弹性越高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高。因此,良好的情绪弹性可以有效地调节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五、结论
第一,初中生的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总分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及各维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均差异显著,在年级变量上无显著差异。男生的情绪弹性显著高于女生,积极情绪能力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城镇学生的情绪弹性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学生的情绪弹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
第二,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均差异显著,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城镇学生。独生子女学生的情绪弹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
第三,初中生情绪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
第四,情绪弹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