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扬州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2020-06-03雍玉鲤
雍玉鲤
(扬州市职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0 前 言
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目前的社会老龄化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关爱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不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构建满足老年人生活和休闲娱乐需求的良好居住环境,是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1-2]。老年人行动不便,社会活动参与度低,其中城市公园绿地是老年人最常去的户外活动场所之一。所以,在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能否合理地考虑老年人的活动行为特点和特殊的使用诉求,应该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建设服务型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3]。本研究着眼于扬州市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情况,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行为特征和城市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由此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更好地服务于老龄化社会的实用功效,而且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4]。
1 与城市公园绿地活动相关的老年人特征分析
1.1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特征
相对于中青年人的年富力强,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严重退化。因此,他们在参与城市公园活动的时候很难及时、有效地应对不安全的风险因素和避免环境不适带来的伤害[5]。肌肉和骨骼的退化以及神经系统的衰退,导致他们不能参与剧烈的活动,并且老年人的运动场地更应注意做好防滑、避免尖锐物损伤等措施。其次,老年人视力减弱,色彩辨别能力下降、对光线明暗变化的适应更为缓慢,所以在公园绿地的设计中应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灯光照明的合理布置。此外,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下降乃至短时间的听力丧失,对周边环境的声音尤其是高频声音不够敏感甚至无法准确辨别,导致老年人需要更靠近声源,与人交流时的距离也更近。城市公园绿地的广场音响系统和休息座椅的布置应考虑老年人的这些需求。
1.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赋闲在家,无事可做,难免会生出失落和孤独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爱哭、易怒等情绪失控的状况。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导致老年人一方面对家人有较强的依赖感,内心渴望得到亲人的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求与外界的交往,与同龄老年人的交流,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理上的满足。在这一方面,城市公园绿地为老年人参与户外集体活动以及与同龄老年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空间。
2 调研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2.1 调研对象简介
本次调研以城市公园绿地为主,通过对扬州市各公园类型、位置和规模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比较,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建设的城市公园进行调查研究,最终选定了荷花池公园和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作为本次调研对象。
1)荷花池公园。荷花池公园因园中广植荷花而得名,属于免费开放的社区公园。公园原名南池、砚池,最早始于清初汪玉枢所建的南园,为当时“扬州八大名园”之一。后来,扬州市政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将明代的影园以及清代的砚池和九峰园有机组合,构建了现在的荷花池公园。公园面积适中,地理位置优越,服务半径较大,是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极好场所。园内植物丰富,水域广阔,琼花林、荷花亭、玉玲珑馆、砚池染翰、南园遗石等景点风格鲜明,各具特色,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2)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包括水域以及陆地部分,是集自然景观、生态休闲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公园。公园采用开敞的设计,突出休闲体育特色,以最小的人为干预获得最大的生态社会效益,将运动休闲元素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之中。
2.2 调研方案设计
为了真实地了解老年人在城市公园内的活动行为特征并对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进行了精心的调研方案设计。首先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公园及其运行情况的相关基本信息;然后通过对部分代表性老年人的深入访谈,获得老年群体在公园内的基本活动情况及使用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最后通过问卷调查,邀请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的位置、环境、服务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便对城市公园在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的优劣势做出合理评判。
上述三种调研方式中,实地考察和访谈是辅助手段,重点在于做好问卷调查工作。首先,关于本次调查问卷的组成,主要包括基本信息采集问卷和“SD(语义差别)”问卷两部分。其次,关于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由于本次调研为现场发放问卷并邀请老年人现场作答,所以问题应该尽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原则上以选择题为主。最后,关于问卷的发放与收回,要注意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发放,并且还要做好问卷的及时回收。
1)基本信息采集问卷。为研究老年人在城市公园内的活动情况和城市公园使用状况,首先需要对公园中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做一了解。基本信息采集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①园中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及职业等个人信息;②老年人居住地与公园的距离以及来园时间、方式、逗留时间等客观信息;③老年人来园主要目的及在园中参与的主要活动类型等相关信息。
2)“SD(语义差别)”问卷。“SD(语义差别)”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价手段,主要通过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语言尺度上的等级划分,然后要求被测试人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参照评定等级划分对被调查对象的各要素做出自己的主观评定,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绘制出语义分布曲线并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综合等级评定。
2.3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93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 863份,回收率为96.4%,调查结果有效。下面将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本次调研的扬州市两所城市公园的人流量、老年人活动特性及公园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1)公园人流量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两所公园的人流量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在日均人流量方面,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要比荷花池公园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前者为新近规划的开敞式综合性公园,面积广阔。而后者地处繁华市中心,面积相对较小,较易出现客流量饱和。这也与城市公共设施的面积越大则游客承载量越大的常识相吻合。同时还可以看出,在公园的使用者中老年人相对于儿童和中青年人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公园规划和设计中应更进一步凸显和响应老年人的城市户外空间活动需求。
2)老年人活动特征。通过对调研结果中关于活动时间方面的分析,发现老年人的入园活动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老年人在城市公园的活动时间最早为清晨5∶00,主要活动内容为晨练,其中在6∶00~8∶00的晨练人数最多。随后公园人数持续增加,并在8∶00~10∶00出现人流量高峰,活动内容也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而是呈现出多样化。下午的活动时间则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初秋时节气候宜人,老年人多选择在下午3∶00~5∶00外出活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户外活动时间推迟到晚6∶00~8∶00之间。另外,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活动行为也具有规律性。60~70岁的老年人能够自由行动,所以活动范围广,活动强度也相对较大,可进行太极、舞蹈、棋牌和运动器械锻炼。70~80岁的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主要是散步和简单的器械锻炼。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几乎完全无自由行为能力,多数是在家人的陪护下静坐观景。
关于活动类型,根据对老年人园内活动行为的观察和调研数据的统计,所调研的两所城市公园内常见的老年人活动类型主要有13类,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老年人活动类型统计表
3)老年人对扬州城市公园使用状况(POE)综合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将老年人对城市公园活动中的使用感受分等级进行评定,从而反映出老年人对城市公园利用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城市公园在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方面做出清晰完整的评价。根据“SD(语义差别)”问卷调查结果,得到了老年人对荷花池公园和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使用情况(POE)综合分析结果,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SD(语义差别)”测评分析表
3 考虑老年人使用需求的城市公园绿地优化建议
3.1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合理布局
老年人在城市公园绿地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散步、练剑、广场舞等动态活动,也有聊天、看报、下棋等相对静态的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对空间的使用要求也各不相同。为避免不同活动之间相互干扰,营造良好的公园绿地活动氛围,应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改造,设置功能定位明确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和私密活动分区,构建点(建筑)、线(健身步道)、面(活动广场)有机结合的立体活动空间体系。
3.2 增加城市公园绿地基础服务设施数量
调查显示,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小品和休息座椅较受老年人的欢迎,但目前仍相对较为缺乏[6]。因此,一方面,可以在城市公园中增设兼具遮风避雨和开展小型群体活动功能的凉亭、长廊等建筑小品;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增设适合老年人休息的带靠背座椅,要注意座椅的材质、靠背角度以及扶手高度和长度,方便老年人活动间隙的休息和交流。此外,考虑到老年人的活动行为特点,应增加厕所、茶水间、垃圾箱等的布置密度,并加强照明、护栏等基础安全设施的配置。
3.3 完善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建设和运行的政策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涌入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为了保障城市公园绿地在未来能够实现良性运营和健康发展,有必要从政策法规层面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运行保障体系。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密切相关的规范还较少,主要包括《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和《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16),并且其中涉及老年人与城市公园绿地关系的内容相对较少。下一步政府部门应该更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前加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建成后多部门协调加强对公园绿地运营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打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环境优美、不同城市公园使用者各得其乐的户外公共活动场地。
4 结 语
在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已成为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最为重要的场所。在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和使用需求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人与城市公园绿地活动相关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然后以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考察和访谈为辅,对老年人在城市公园内的活动特征及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依据现阶段城市公园绿地在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对其他城市公园绿地的适老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ID:0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