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流通业的阶段性发展及启示

2020-06-03叶娟娟

关键词:流通业业态流通

叶娟娟

(皖江工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改革开放引发了我国流通业的颠覆性变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通业的创新发展和演变具有斐然的成绩。可以说,我国流通业在改革开放40年经历的过程,相当于发达国家160多年走完的历程。总体来看,我国流通业态从起初的粮店、百货店、集贸市场等为主导,不断演变成为以大型超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多种较为现代化的商业业态共存的流通发展格局。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催生了网络零售这支强军,且以20%以上甚至是30%的速度在增长。总体来看,我国流通业的规模得到空前壮大,2018年流通市场主体人数达到6700万户,其中,企业主体达到1200万户,流通行业的市场主体数量占据全国的68%,居各行业的第一位。在我国流通业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对于科学把握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市场动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阶段性更迭特征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阶段性更迭按照特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是改革开放最初时期的摸索阶段;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是早期的主动适应阶段;第三阶段为2001-2007年,是流通业快速发展的脱胎换骨阶段;第四阶段为2007-2013年,是经流通业快速增长后的增速换挡阶段;第五阶段为2013年至今,是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的流通业转型发展阶段[1](P2)。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第一阶段:最初时期的摸索阶段(1978-1992年)。在这一阶段,虽然国家已开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但是毕竟尚处于改革的初期摸索阶段,因而难免在较大范围内带有计划经济的成分。在此背景下,我国流通体制也是处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更迭的状态中。在这一阶段,国家调整了商品统一管理的体制,将市场调节作用纳入计划经济体制中。其中,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产品的销售制度调整是最为明显的,取消了以往的计划管理、统购统销的模式,调整为计划购销和市场购销并存的管理模式。在这一阶段,为了打破传统购销体制约束,国家对流通领域的价格、批发、经营等进行大范围改革,使流通企业的自主权明显提高,并建立新型的企业经营责任制,使流通体制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范畴[2](P5-8)。在此阶段,我国流通体制通过不断摸索,打破了原有的国有商业主宰的格局,不断转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在该阶段中,流通业的发展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流通业增加值由负增长逐步扭转为完全的正增长,其中,1985年流通业增加值的名义增长率高达70.6%。

第二阶段:早期的主动适应阶段(1992-2001年)。我国流通业发展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最为典型的标志就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此后,我国进一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初步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流通业领域,改革力度较第一阶段也明显加强,改革领域涉及粮食、棉花、成品油等产品市场,市场交易功能也逐步拓展为批发零售、期货现货市场等共存,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开放。1993年,国家对部门职能方面合并了商业部和物资部,成立了内贸部,统一实行了国内贸易管理。1995年又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商品管理功能进一步推向市场化,流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流通领域的现代化不断加速[3](P71-73)。与此同时,上海、广州等地基本形成了大商业、大零售的发展格局,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社区商业开始发展起来,一批新型的商业连锁超市、商业中心明显铺开,商业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密切度和融洽度都显著增强[4](P3-11)。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民营成分占比达到45%,集体企业份额为16%,国有企业份额已降至18%(如图1所示)。

图1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同经济类型份额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第三阶段:中期的脱胎换骨阶段(2001-2007年)。流通业发展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最为典型的标志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按照我国入世的承诺,分销服务业必须实行开放,并且拥有三至五年过渡期。由此,属于分销业务的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业务都纷纷扩大开放,这既加大了国内流通市场的竞争,也通过竞争,进一步促进了本土流通企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流通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流通业态和流通模式进一步推向现代化。一是加大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家在2003年正式成立了商务部,这是为适应建立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而做出的重大决定,自此我国内外贸分割的流通体制彻底被打破,流通业进一步向国际接轨。世界500强纷纷在我国开设分厂,加速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及物流业等的提速发展。二是随着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流通业市场化日益明显。当时流通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市场化水平最高的产业之一,市场化率接近90%。三是流通方式明显升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流通方式在上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同时电子商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明显崛起,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一支生力军。从流通业增势来看,这一阶段流通业增加值的年增速基本上呈增加势头,2007年增幅达23%,较200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左右。从贡献程度看,这一阶段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维持在15%左右,较上一阶段平均提升4个百分点,流通业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提高。

第四阶段:中后期的增速换挡阶段(2007-2013年)。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后,我国流通业的整体规模明显壮大,带动社会消费增长也跨出了重要一步。由表1数据可以发现,前三个阶段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增加值的阶段性年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但是第三阶段的年均增长率较第二阶段有明显下滑。可以说,前三个阶段我国流通市场基本上经历从短缺经济向饱和经济变迁的过程,到了第四阶段已开始向过剩经济过渡,因此流通业规模的增速也不断实现换挡。虽然表1中第四阶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仍高于第三阶段,但是增速下滑的态势却是明显的。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7%,但到2013年降至13.2%,下滑了9.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该阶段起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已不再有20%以上的增长状态,而是处于10%-20%的增长区间,并且增长颓势也日益明显。这是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不断进入新常态的背景形势所决定的,流通业的增速换挡特征也非常显著。

表1不同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有关指标的增长情况

阶段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流通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第一阶段1978-1992年15.30%18.10%第二阶段1992-2001年18.80%21.80%第三阶段2001-2007年15.20%16.10%第四阶段2007-2013年17.40%15.70%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10.92%9.20%

(注:第五阶段由于目前还无法统计2019年的年度数据,因此采用2013-2018年的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宴网统计数据库。

第五阶段:当前的转型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将该阶段划分为第五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贸易的新里程碑;二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要求紧紧围绕市场起决定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通过“一带一路”铺开对外开放新路的指示下,我国流通业的发展也将进入新的改革时代[5](P159-162)。事实上,在经历之前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十二五”中后期,包括流通业在内的许多产业增势都明显放缓。其中,流通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1.3%下降至2018年的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3年的13.3%下降至2018年的9%。总体上,单靠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流通业亟须寻找转型发展的路子,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三大重要转变

在我国流通业发展遵循的阶段性更迭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重要的转变:一是功能地位的转变;二是增长条件的转变;三是发展模式的转变[6](P1-25)。

(一)功能地位的转变——引导生产转向刺激消费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重要的生产引导性和消费刺激性作用。在流通业漫长的增长过程中,其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也日益明显,但回顾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流通业在起初更多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无论是物流还是批发零售,都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仍然存在的计划管理体制下,供销社等组织就是为了集散产品的。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流通业规模也显著增加,流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也日益丰富化,这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前端产品供应而形成的。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流通业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消费层次的日益提升,要求流通商直接衍生到生产过程,以订制化生产和供应链服务等方式,参与到生产决策中去,这样可以降低盲目生产的概率,实现市场供求的均衡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二)增长条件的转变——传统“造血”转向技术驱动

流通业既然是引导生产和刺激消费的重要纽带型产业,那么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也必然是流通业得以增长的重要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流通技术非常薄弱,流通业的发展单纯地依靠产品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因而流通业主体的布局也是自发式的,这样容易出现遍地开花的问题。若以CR4作为指标,2000年我国流通业的产业集中度仅为0.87%,2005年仅为2.35%,说明当时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很差。2010年CR4则达到17.24%,到2017年为27.86%,可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这与技术的驱动作用是分不开的。技术的不断投入,衍生出连锁经营、网络商业、线上线下协同经营等新型流通模式,既优化了流通业的空间布局,也提高了流通业的效率。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流通领域,可以促进流通业态模式不断转型,流通组织化程度日益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显现。

(三)发展模式的转变——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

流通业的发展,一方面是该产业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国家发展环境的变化也进一步要求流通业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流通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明显扩大,2018年流通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300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78年的245倍。而随着流通业规模的迅速壮大,它自身也必然面临瓶颈期,因此单纯地追求规模增长已不太现实,特别是新常态以来流通业增速换挡,再追求速度为先的模式显然不可持续。对此,流通业需要不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自身改革,促进发展模式不断变革。当然,随着新技术不断普及,移动电商、快速配送等领域空前发展,流通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也有所提升。

三、我国流通业发展阶段更迭的要素支撑

我国流通业发生了发展阶段的更迭,主要是由以下五个要素支撑的:

第一,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流通业发生阶段性更迭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我国流通业发展更迭经历的五个阶段,是“改”出来的,即改革驱动了变更。而无论是哪种改革,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果,因此市场体制的存在充当了重要背景。所以说,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便是后续流通业发展阶段发生更迭的最大前提。

第二,国家的政策支持,是流通业阶段性更迭的重要后盾。回顾前文五次阶段性更迭,第一阶段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之后,第二阶段是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标志的,第三次是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第四阶段也是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背景下,第五阶段则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支撑的[7](P180-194)。由此可见,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的政策以及战略支持始终是重要的保障。

第三,生产供给端的持续增长,是流通业阶段性更迭的有效基础。虽然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它作为一种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是离不开生产的支撑的。上游生产端的持续增长和源源不断的产品供给,则是流通业“有的放矢”的重要基础所在。1978-201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3%,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4.5%,建筑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7.1%,而我国流通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总体上与生产端的增长是相匹配的。最明显的就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当年流通业增加值增速也陡然从19.7%滑落至7.5%。

第四,最终消费的不断扩大,是流通业阶段性更迭的重要推动力。除了上游的生产供给端以外,下游的消费端也是流通业的重要“联系者”。国内需求和国外对本土的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大,是我国流通业得以持续增长并发生阶段性更迭的重要条件。1978-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5%,流通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可见流通业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匹配的。

第五,技术水平的积极提升,是流通业阶段性更迭的驱动力。我国流通业发生五次阶段性更迭,与技术的不断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从大背景来看,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而这显然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从流通业发展模式来看,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基本上是以百货店、集贸市场、供销社等流通主体为主的,发展模式总体比较粗放,流通效率不高,而随着阶段更迭,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连锁超市、便利店、电商以及智慧流通等模式开始兴起,其归根结底是技术不断创新而带来的。

四、新时代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历了五次阶段性更迭后,目前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动转型的新时代,以往的规模和速度型增长方式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流通业发展质量。纵观我国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须解决,包括流通业的整体效率仍然不高、流通业缺乏龙头支撑,低小散现状普遍、流通业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等。为了有效推动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国流通业的阶段性更迭特征,笔者提出以下思路性的对策建议:

(一)围绕市场化导向,持续推进流通业改革

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流通业的改革力度,始终是我国流通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策。首先,要加快推动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聚焦现代企业的视野, 采用多种形式来支持国有流通企业和资本的改制,使国有流通企业向民营化发展,尤其是一些僵尸企业要倒逼其有效实现重组。其次,要积极培育龙头型的流通主体。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支撑,政府应通过外引内育,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有自主品牌的龙头骨干型流通企业,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地方政府之间应采取协同合作战略,坚持打破地方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区域流通企业并购重组,增强流通竞争力。

(二)围绕现代化发展,加快推进流通业态创新

现代化的流通经营体系,是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要件”。为了有效提升流通业的经济效益,应围绕建立现代化的流通经营体系,加快推动流通业态创新。首先,要合力推动流通业态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传统的流通业态如百货店、超市等要顺应时代趋势,积极调整商品的结构,并注重业态拓展,实施多业态经营的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培育壮大超级市场、新型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兴流通业态,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导向,推进“一站式购物”系统的打造。其次,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流通业态的共生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壮大电商等虚拟经营业态,培育品牌化的电商主体,同时整顿传统电商市场,优化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线上业态与线下实体店铺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流通效率。最后,要加快推动物流现代化建设,重点加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业态的发展,扩大物流网络布局,不断形成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

(三)围绕提质升级,积极强化技术创新投入

要实现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首先,必须在全流通领域加大投入创新投入,以高技术带来优产出。一方面,要在批零贸易平台、物流运输平台等方面积极融入现代化的技术,例如,批零贸易平台中可以有机嵌入人工智能技术,便于买卖双方可以实时观察商品的基本信息和供求动态,物流运输平台则通过投入先进技术,构建高效和安全的运输系统,提高流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鼓励流通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策略,率先在客户关系系统、财务系统等方面引入信息化技术,并逐步带动其他流通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其次,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因为技术的投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政府要帮助企业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系统,加快推动流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造就一支熟悉流通管理、通晓国内外流通市场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围绕强化保障,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优越的环境支撑,因此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乃是重要的路径。首先,应加快优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并配套强化设施管理机构建设,做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系统化管理。要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网络的覆盖面,除了满足城镇信息全覆盖以外,还要加快农村地区的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对农村的信息网络覆盖面。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应根据新时代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现有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进一步保障流通业向好向优发展。最后,要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8]。坚持将目光投入海外市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战略契机,鼓励本土流通集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引导企业在国外设立分点,积极铺开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围绕供应链一体化和本土所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流通主体,以此带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助推我国流通业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业态流通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美国的蔬菜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