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千工程”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2020-06-03江婷婷

当代贵州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全省贵州升级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贵州实施“双千工程”以来,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是指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017年,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千企引进”工程,并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同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和项目有序推进保驾护航。

贵州实施“双千工程”以来,推动形成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优强企业“生根”贵州

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沙文生态产业园的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泰科),依靠智能制造、纳米级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生产出的LED芯片及半导体等高精尖电子信息化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2019年以来,贵阳市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更多国内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全市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快速发展。

“高新区以此框架为指引,通过高标准园区建设、高效有力的服务,吸纳各方高端科研成果、高端科技人才,以切实高效的举措,为企业更好发展真正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近日,中晟泰科副总经理王安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于2019年6月率先投产LED封装器件和芯片等相关半导体产品,同时积极规划建设集成电路半导体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将在贵阳打造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一站式供给的智能制造总基地。

“千企引进”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全省上下齐发力,打造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投资高地,一批优强企业陆续落户贵州。

建立“省带头、市推动、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招大商、招好商。围绕产业链、先进生产力、对口帮扶城市招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紧盯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和行业优强企业招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全省招商引资命中率不断提高。

比亚迪项目是贵州大力推进“千企引进”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2019年,贵阳市与比亚迪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合作,比亚迪将在贵阳市投资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基地。

为促进招商行动更加精准,贵州建立了招商引资信息化综合应用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理念,绘制产业招商地图,结合云上贵州平台,加快建设全省招商引资信息数据资源库,针对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投资信息收集工作。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新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优强企业1078家,投资产业项目1124个、合同投资额2519.6亿元;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78家,投资201个项目、合同投资额510亿元。

转型升级不停步

作为贵州“千企改造”的龙头企业,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兴药业)在运用科技创新、信息化、人工智能整体推进中药产业提质增效道路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3月19日,记者来到乌当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健兴药业数字化提取、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引人注目:绿色的新型生产流水线、整洁的生产车间,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我们运用大数据推进工业信息化的重要项目。”据健兴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龙渊介绍,该项目投资3.7亿元,将新建提取、合剂、凝胶、胶囊、颗粒及滴丸7个数字化生产车间,新增提取系统、前处理联动线等先进生产设备165台,以提高药品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和生产能力。

贵州突出抓好示范引领和扶持引导,通过遴选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点带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将制造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为全省“千企改造”工程的主攻方向,分类指导、因企施策,指导企业编制方案和实施项目,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抓住“千企改造”政策机遇,所属6个煤业单位全部进行机械化开采作业,完成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目前,各矿井正加快完善生产辅助系统自动化管控平台,实现井上井下生产辅助系统全方位监控、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基本形成智慧矿山基础架构。

技术改造为企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在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许多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贵州“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2019年,全省共启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企业1256户,安排支持“千企改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1.7亿元,引导和支持173个项目加快建设。

增强产业升级动力

“作为贵州省推动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双千工程’通过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提升全省企业竞争实力,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蒙丹表示,基础差、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动力不足是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障碍。“双千工程”的实施为贵州产业升级带来了动力、增强了能力,对改善贵州产业升级基础薄弱的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蒙丹认为,完善支撑体系,优化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和提升地区产业发展吸引力,是增强外引能力、提高内改动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双千工程”要进一步构建畅通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并联审批、特事特办、一站式办结、保姆式服务,统筹协调土地、水、电、气、用工等要素保障。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引人经验,提高人才引进的力度和效率。例如重庆两江新区通过成立面向全球的高端引智引技引才平台,发挥平台优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市场优势, 以引智为核心、 引技引才为重点, 实施海内外“猎头”行动,整合全球人才和创新要素,吸引了大批全球高端人才。

针对“千企改造”中企业存在的转型动力不足问题,蒙丹建议,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紧握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超前谋划、重点突破,又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形成政府和市场合力。同时要提高政策支持企业的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对每年纳入“千企改造”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制定企业准入标准,对不达标企业实施退出机制,通过每年对企业进行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贵州实施“双千工程”以来,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图为中晟泰科LED 智能制造车间。

猜你喜欢

全省贵州升级
从梁家河大学问汲取力量——全省《梁家河》热再升温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字词升级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