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2020-06-02张赛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张赛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具有积极意义。对此,本文概括了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概念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当前,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而混凝土施工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由此,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又称为人工石或混合砼,主要是由粗骨料、细骨料、砂石、水以及适量胶凝剂等混合而成的材料[1]。现阶段,混凝土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与钢筋结构相互胶合硬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支撑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传统木质结构和砖石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混凝土结构的抗压能力、耐腐蚀性能以及耐久性等更加突出,能够充分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积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以此为后续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条件。重点工作内容如下:1)积极开展技术交底,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工具,对施工场区进行清理,清除可能干扰正常施工的垃圾杂物;2)对钢筋、控制模板以及保护层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以免影响整体应用效果;3)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积极做好防雨准备工作,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与此同时,为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发生施工质量问题的概率,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施工要求,对骨料和外加剂进行准备。对所准备的辅助材料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质量检验分析,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2.2浇筑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而言,施工人员必须积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施工人员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贯性、细致性与规范性,若非出现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得随意中断浇筑。积极做好浇筑防水工作,按照由低至高的次序进行分层浇筑,确保各层混凝土浇筑厚度达到标准要求。将混凝土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对于竖向构件来说,混凝土浇筑倾落度不得超过3m,以免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

2.3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后,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充分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充分性与均匀性,提升混凝土密实度,确保混凝土密实度达到标准要求。混凝土振捣流程如下所述:在混凝土入模后,第一时间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密切观察振捣位置是否出现泛浆、气泡以及分层离析等问题,各振捣点持续稳定振捣,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等问题。遵照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进行振捣,尽可能的避免插入式振捣棒与钢筋发生不必要的碰撞。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振捣位置、振捣次序、振捣速度以及持续振捣时间,确保各项关键参数满足施工的标准要求。

2.4预留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浇筑暂停的情况。为减轻浇筑临时暂停对整体施工效果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参照设计方案预留施工缝,并且结合施工现场概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留施工缝,确保所预留的施工缝满足施工要求。

2.5养护施工

若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积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当前期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结合混凝土特征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缩小混凝土结构的内外部温差,避免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应力过大出现裂缝。对此,浇筑施工结束后,应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2]。在持续高温环境条件下,施工人员可以选择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方式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控制。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当混凝土暴露面发生初凝时,施工人员不得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任何遮挡物,以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拆除表面的遮挡物。

2.6成品保护

一旦混凝土结构的装饰面遭到破坏,二次修复难度较大。为此,施工人员必须积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混凝土柱浇筑结束后,使用彩布条包裹成型的混凝土柱,避免混凝土柱遭受铁锈污染。拆除混凝土结构的保护模板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处理,避免混凝土结构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结构性损伤。使用木质胶合板对墙体与楼面的连接部位进行保护处理,最大程度的减轻外部作用力对结构的损害。

2.7修补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混凝土施工中,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为此,在拆除模板后,必须积极开展混凝土清理工作,并对存在质量缺陷的部位进行修复处理,以此确保混凝土外观的完整性与整体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至关重要。施工企业要全面且客观的分析质量影响因素,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优化调整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3]。针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3.2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充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首先,浇筑前,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重点检查模板的位置、规格以及质量,确保模板施工达到标准要求。模板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模板的位置与标高,确保辅助支撑装置的稳固性。

其次,对模板不规则平面以及钢筋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清理,避免影响后续浇筑施工的效果。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合理规划混凝土浇筑次序。选择便于施工的位置预留施工缝,明确标记施工缝位置。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的充分性与均匀性,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的情况,增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

人为因素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也一定程度的决定了整体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此,施工企业就要加大对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与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避免因施工人员技术缺陷或综合素质不达标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只有通过技能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正式进入岗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为此,施工企业要加大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明确技术应用要点与标准规范,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由此,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向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谈[J].建材与装饰,2020,000(006):1-2.

[2]赵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1):1000-1000.

[3]祝春来.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000(022):1144-1144.

(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