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声乐听觉训练有效策略探析
2020-06-02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文/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听觉训练主要指的是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等与听觉功能相关的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有听觉训练这部分的学习内容,但是很多声乐教师由于中职学生普遍乐感差、基础薄弱,导致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这方面内容的教学,造成很多学生在音准方面没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并且学生未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
一、听觉训练在目前声乐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听觉训练的现状堪忧。声乐教学里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听觉训练的教学内容,声乐课堂的内容由此至终只与“唱”直接挂钩,而缺乏对“听觉训练”内容教学的重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许多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忽略听觉训练教学内容;为讨好部分学生,稳住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如有遇到听觉训练内容,采取直接避开;或者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了一些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形式,比如只是简单的音乐欣赏课等,虽然有娱乐性的特点,但是却丢失了最为本质的教学性,缺乏相关的教学情境。有些教师认为听觉训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直接取消这个内容的教学;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虽有识谱教学,但是为了满足大多数的学习水平,也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或是教唱歌曲一律采取先唱谱后唱词的形式,忽略了听觉训练的内容。有些教师在课堂里会加入听觉训练专业知识的教学,但教法的陈旧,学生不仅厌倦声乐课堂,甚至排斥听觉训练内容的学习;教师本身缺乏对听觉训练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述,我国的中职声乐的听觉训练的教学亟需扭转。
二、听觉训练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音乐是上帝的语言,是由声音创造的精神世界。只有打开心灵的窗户,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温柔和力量。作为声乐的学习者,必须始终聆听唱歌的每种声音。目前,许多学生唱歌太随意,缺少对唱歌的热情和欲望,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在唱歌前让身心进入歌唱的状态,歌唱时没有认真聆听自己的声音,歌唱后也没有分析和总结自己的歌唱水平。这样的歌唱方式会很难摆脱声音的刻板印象。因此,我国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和歌手沉祥教授认为:学习声乐的学生“应该阐明——我们的声乐训练标准是什么。”该标准就是正确的声音概念,也就是我们的耳朵。一个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而整个教学和唱歌过程是不断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即训练师生的听觉。因此许多的中职学生缺乏对声音问题的正确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不会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
2.有利于学生提高声乐的演唱水平
卡雷拉斯经常讲一个故事:他6岁那年,他看了一部电影——《伟大的卡鲁索》。这部电影对他影响很大,并点燃了卡雷拉斯年轻的心灵。他看完电影后能正确地演唱影片中的所有诗歌,这令他的父母感到十分惊讶,并使他们意识到儿子应该从事音乐事业,不久后他便走上了音乐之路。因此,听觉训练中的关于“音乐欣赏”的重要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声乐课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模仿我国、世界上著名的演唱家的演奏技巧等等,从而提高个人声乐的演唱水平。
三、听觉训练有效策略
1.创建声音档案
听觉训练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模仿别人的声音,而是要通过听觉来分析歌唱技巧、方式和音色等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歌唱技能,方法,感受和意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尽管学生已经听了众多的作品,仍然不能有长足的进步,主要在于学生歌唱中会有情感流失的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找到著名的声乐艺术家歌唱之间的异同,揣摩艺术家的唱歌情感饱和度以及提高学生自身的唱歌情感饱和度,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创建一个声音文件,培养一个良好的录音习惯,并仔细听每一节课的录音;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及时调整现有的学习问题。总而言之,录音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下课后能更好地自我练习,这样能有助于减少并防止盲目歌唱和歌唱中情感流失问题的发生。每位同学刚开始参加声乐课学习时便要录制所唱的歌曲,接着每学期录制一次,该录音将用作学生在语音学习过程中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使用这些视听材料发现学生声音中的变化及问题,从而为授课资料的准备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总体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最后,创建声音文件的价值在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美学,本人发现通过一个半月的声音文件的措施的有效实践,学生就能够分辨出什么是美的声音、正确的声音以及错误的声音,培养起了自身声音的美学观点,美学品味,美学标准以及识别声音的能力。目前,世界就是一个大音箱,人们都能够有意或无意地都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学生音乐美学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明确想要唱出什么样的音色,更利于提升情感饱和度,提高演唱水平。
2.重视音乐欣赏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并把声乐技能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教学内容则是欣赏中外歌剧以及独奏音乐会的内容。由于中职学生的自身特性,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我对声音作品进行分类,基于声音作品的类型根据从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类别让学生去欣赏,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能够直接帮助学生建立声音概念并提高歌唱技巧。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实操能力,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供学生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歌唱,同时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降低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之间的相互展示组员的歌唱,展示完毕后小组间相互评价和交流讨论各自的观点,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对声乐美学的认知,和提高他们识别声音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还能加强对声乐理论的研究和理解、学习声乐的原理,教学效果显著。
3.强化节奏训练
强化节奏训练最为重要的在于学习音乐中的节奏强弱变化规律,最为基本的便是让学生通过画“V”感知音符的变化规律,比如四分音符等,让学生准确地掌握“一个拍子”的具体音乐符值。
通过这些最基本的节奏型,让学生认识到音符时值的概念。而拍号和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平时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区别二、四拍子和三拍子在实际练习中的不同特征。总体上来说,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开二、三、四拍子的不同点,二、四拍子打拍子采用“V”字型;三拍子节奏在打拍子是运用画三角形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划拍方式让学生领悟节奏的时值规律,通过速度、街拍、音值的三者变化对音乐的节奏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音准。训练标准是速度适中,节奏稳定,节拍感和时值准确。
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模奏训练法”,简单来说,基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选用基础性质的模奏材料。这些材料除了具备基础性的特点之外,还与我们的生活相关,比如敲打课桌的声音等等,让学生倾听身边的声音节奏,熟记身边的声音节奏。熟记节奏型对于节奏学习至关重要。节奏型熟练了,毋庸置疑的是节奏训练的学习就变得熟能生巧了。最后,为了进一步地消除节奏的学习难度,以及增加学习兴趣,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举办节奏接龙游戏。比如说规定一个主题,运用自然的声音模拟出其节奏,普通的“哒哒”二字拍便可,运用声音模拟风声、雷声、雨声等实现节奏的接龙。除了生活中的声音之外,还可以找一些文学著作中的声音,让学生模仿并认识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朗读我国的古诗、现代诗等等,同时邀请一部分乐感较好的学生在朗读中打拍子,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领悟能力。当然,若资源充足,在节奏训练中可以借鉴厦门六中的合唱团,通过普通的杯子等击打形式与乐谱的教学结合,让节奏与音符直接结合,来拉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上述的教学方法,大多数的学生构建了对听觉训练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九成以上的学生已经可以品味出不同流派的歌手的唱歌音色的差异等等,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听觉训练本身就是学习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尽管已经有意降低教学难度,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并不是专业的音乐术科学生,仍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无法适应听觉训练的难度,这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