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心肺康复治疗护理的研究
2020-06-02徐品贤覃碧琼覃金兰莫小樱马洪武黄华田
徐品贤,覃碧琼,覃金兰,莫小樱,马洪武,黄华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机械通气是现阶段临床用于改善机体通气状态、保障机体氧供的主要措施,但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存在长期卧床、身体机能差、需服用镇痛药物等情况,将不同程度影响其肺功能,对脱机过程也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提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并使其尽快摆脱各种治疗仪器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男:女=48:42,年龄62~96岁、平均(78.31±0.16)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并上报结果,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药物,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其中常规护理方法、实施人员均同对照组,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如下:①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行腹式呼吸、扩胸、缩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5~30 min,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初期训练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患者可耐受且未感觉疲乏为宜;②运动训练:初期予以体位改变、四肢被动运动为主,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允许其床上主动运动并逐渐过渡至下床活动(带机);③气道廓清:协助患者移动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果,每日2次手动辅助咳嗽、每次5~10 min,每日4次机械振动排痰、每次20 min;④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早期心肺康复的内容、目的及意义,指导患者完成相关训练,提供舒缓音乐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生理不适感。
1.2.2 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②满意率:待患者由成功撤机并ICU转移至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其以独立、不记名的形式填写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拟定),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涉及ICU护理相关工作,如关爱患者、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工作能力等,问卷得分(0~100分)越高、评价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越优(正相关),即问卷得分80分以上满意、问卷得分60~80分一般、问卷得分60分以下不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效果两组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s;d)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s;d)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别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组研究组(n=45) 5.08±1.14* 7.34±1.13*对照组(n=45) 7.26±1.52 12.55±1.69
2.2 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1.11%)较对照组(62.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文也已通过分组研究证实,研究组加用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后,该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倪越男[2]等人研究结果与本文具有一致性。早期心肺康复训练的优势分析如下:①运动训练能够使左心室重构程度有效减轻,患者心肺功能随之受到改善,从而在撤机时有能力代偿前负荷增加情况提高撤机成功率;②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功能,缓解因机械通气所致呼吸及功能障碍及增加膈肌力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予以早期心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缩短其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今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