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
2020-06-02赵蓉
赵 蓉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长期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能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在手术后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心脏停跳等危险事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1]。已有一些医学研究者提出观点,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调节血脂,也能在稳定斑块和抗炎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本次研究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以期为今后心脏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8~65岁,平均(58.3±1.2)岁。病程1~9年,平均(4.2±0.5)年。心功能分级为II级21例,III级40例,IV级19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0~68岁,平均(61.1±1.5)岁。病程1~10年,平均(5.5±0.2)年。心功能分级为II级23例,III级41例,IV级16例。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中对冠心病的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排除有药物过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手术前对观察组患者使用80 mg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93819,规格为20 mg/片),对照组患者术前则不服用,在手术后1片。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各项实验室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不良反应则包括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以及皮疹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依次输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s)
组别 肌酸激酶同工酶(μg/L) 肌钙蛋白I(μg/L) 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0.24±0.13 0.36±0.08 1.97±0.22 4.13±0.43 1.71±0.20 1.31±0.12对照组 0.25±0.04 0.72±0.10 1.98±0.22 6.81±0.69 1.73±0.19 1.51±0.26 t 0.626 19.620 0.249 25.822 0.534 5.672 P 0.532 0.000 0.804 0.000 0.594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心脏病临床中发挥出了越发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大量已发表的论文成果可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3]。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自身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会给手术治疗增加难度,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心肌方面的损伤,甚至还会引发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导致患者的死亡。而临床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通常用来调节血脂,在应用中医学研究者发现,其在发挥降脂作用的同时,对抑制斑块产生以及抗炎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来说预后效果良好[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在本次研究中,深入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并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是因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其具有抗炎、降血脂以及预防血栓、稳定动脉斑块等作用,能显著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从吸收效果上来看,阿托伐他汀的口服吸收率极高,生物的利用率也较低,血浆半衰期约为平均2周左右,排泄途径为通过胆汁进行排泄。而C反应蛋白则是通过人体肝脏所合成的一种急性时项蛋白,能够诱导组织因子的产生,并促进凝血功能发挥作用[5]。C反应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原趋化因子,能促进巨噬细胞依附于患者内皮细胞的表面,让淋巴细胞逐渐堆积,进而提高血小板的活性,打破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让动脉血栓发生率提升。而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之后,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阿托伐他汀对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高,说明在手术前大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更好,更具安全性,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在心脏病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