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宜兴均陶“金蟾献瑞”的传统工艺和吉祥寓意

2020-06-02

山东陶瓷 2020年1期
关键词:坯体刘海宜兴

李 倩

图1 金蟾献瑞

艺术没有国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宜兴这一小小的江南小城,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陶瓷文化。无论是被称作“陶祖”的范蠡公和美女西施的美好传说,还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关于宜兴的历史故事,都带有着宜兴厚重的地域特征,都和紫砂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联系。现在伴随着“紫砂热”而来的是,宜兴其他的陶瓷艺术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陶都宜兴的“五朵金花”之一的均陶,沿袭了秦汉、唐宋时期宜兴釉陶的影响下一路走来,也是历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超高赞誉。如今,依然秀丽多姿、风韵独具,受到广大人群的关注和喜爱。

宜兴均陶,其实有着如紫砂一样的荣耀声誉和光辉历史。据考证,早在宋代的时候,宜兴丁蜀镇西南的均山附近一带,考古发现了许多烧制釉陶的陶瓷窑群,考古学家把它们称之为均陶,又叫宜均。到了明代的时候,宜兴欧子明烧制的均陶陶艺器款式多样,并且有着绚丽多彩的釉色,在中国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其产品远销海外,在日本有着极高的声誉,终于在清朝雍正年间开始进入皇宫。清代乾隆时期,丁山本地窑户葛明祥、葛源祥兄弟在继承“欧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器型配以堆花图案和均釉装饰,呈现出“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雅韵,世人称之为“葛窑”,产品不仅在国内反响强烈,而且畅销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国。

宜兴均陶依托丁山本地的陶土资源,在成形的技法上面运用了和紫砂壶成形有些类似的泥条盘筑手法,或者泥片镶接技术,这样的技法保证了坯体致密性强,避免以后使用过程中的渗漏,使得质量更加稳定,形制更加美观。在器型上面施以堆花的装饰手段,把手指尖当作笔,以陶器的缸胎为纸,以陶土泥为墨,巧妙地将指法与不同颜色的泥料融合为一体,题材有游龙戏凤、五谷丰登、仙鹤祥云等等。这件宜兴均陶“金蟾献瑞”作品(见图1),其题材来源也是传统的民间吉祥故事,上面的金蟾造型虽然经过夸张的手法演绎,但是皮肤、爪子等部的处理依然细致入微,钱币的设计也是灵动活泼,画面顶部还有传统祥瑞蝙蝠的装饰。器型的设计则采用了清代比较流行的一种传统瓶式,扁圆的腹部端庄稳重,颈部收紧粗长,白色的瓶体和蓝色的釉彩层次鲜明,结合“金蟾献瑞”的堆绘装饰,使得整器在自然质朴之中透露出隽永优雅之美感,给人以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瓶体运用了传统的堆花工艺,其纹饰也是经过周密的计划和设计,把大致的绘画内容和结构描绘于坯体,然后使用大拇指和腕力的结合来把整体的画面堆绘于上面。在这一过程中谨慎地采取轻重相宜、刚柔结合的方法,用力过重会戳穿坯体,或者使局部坯体瘪下一块,造成坯体的损坏;用力过轻会使色泥堆积没有厚实之感,同时在坯体干燥收缩以后容易造成脱落。把整体的形态堆塑好以后,再辅以竹刀等一些其他专用工具,把每一处小细节都精心地修整好,施上釉彩,待干燥后经过1220℃左右的高温烧制,这件作品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金蟾是传说中能吞吐金钱的灵物,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有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谚语。再后来由刘海戏金蟾逐渐演变为钓金蟾,由开始的蟾蜍崇拜融合进了获取金钱、财源旺盛的寓意,刘海遂成为一位财神。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们带来金钱,他千方百计地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在想象中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金钱和把财富播散开来的方式,是我们在日常的辛勤劳作之后,蕴藏着民间朴素的金钱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宜兴均陶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之中没有失传消失,形成了古朴优雅、别具特色、独步天下的陶瓷艺术风格。宜兴均陶工艺堆花的题材选择大多数来源于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题材,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中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具有很强的民间活力和市场潜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日渐增强,艺术欣赏水平也逐渐提升,宜兴的均陶创作艺人们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紧紧跟随时代潮流,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创作了许多新的题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把宜兴均陶这一独特的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坯体刘海宜兴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宜兴釉陶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t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我的青春期很“刘海”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