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专题做『大文章』
——花鸟画教学心得
2020-06-02王建民
□王建民
2018年上学期,我校在书画系开办了第一个大写意花鸟画研修班,由我担任教师。研修班无论在教学内容的深化,还是具体授课方式上都与往常教学有所不同。在具体教学时,我采取专题突破的方法,即每堂课针对学员在深化学习过程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确定一个选题,进行专题突破。下面笔者列举四个有针对性的专题突破教学案例:
“小题可以大作”
虾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齐白石先生在虾的创作上成就很高。但学员们普遍反映,创作一张以虾为题材的四尺大作品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因为虾是很小的,以点为主的题材。在这个题材上要想有所突破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由小的点、面集成大的作品更不容易。在大家感到新奇而又心生疑虑的情况下,我以“小题可以大作”为题创作了一幅四尺整张的作品——《赞其挥戈无及顾,直入汪洋笑天涯》,主要解决小题材难创作大幅作品的问题,让学员学会集点成线、集线成面的构图方式。
“反弹琵琶亦出彩”
为了帮助学员解决花鸟画创作中花、枝、叶不能自然生动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我以“牡丹花开有无中”为题创作了一幅《牡丹花开》的作品。其中的关键是把传统和常用的画牡丹的方法颠倒过来,即画完花头后,不是先布叶而是用书写的方式把枝干与花连上,然后用叶按照构图需要再补盖上去。这样该藏的枝看不见,该露的枝干显现了,枝叶相生相长,十分自然。这次课我们通过先连枝干后添叶的方法来创作,很好地解决了大家在花卉创作中枝叶的穿插问题。以后,即使按传统和常用画法进行创作,学员们也会做到心中有数,枝干在叶中穿插,藏露自然,不会再有拼接之嫌了。
“巧编口诀破瓶颈”
一幅作品的好坏,构图十分重要。很多老年学员在绘画和创作时一般都是临摹,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关键原因在于自己不会构图。这几乎是所有学员学画过程中的一道瓶颈。笔者以画兰花为例,教大家学会构图技巧。
兰花是个看起来简单画起来难的必学题材。我从画兰的用笔、组合到从画兰中找到作品构成的共同规律,把其中最重要的三五笔归纳成口诀:一笔起手,二笔相交,三笔相破,四五笔相间。教会学员依此法改变方向,变化角度,化繁为简,画出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兰花图,还可套用此法构图出新奇巧妙的梅兰竹菊……学员们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对构图有了较大的突破,帮助他们突破了构图难的瓶颈。
“跹想妙门,无中生有”
有些学员说,创作题材确定了,难在用何种形态表达,心中一片茫然。我便以“跹想妙门、无中生有”为题,引导学员逐步走出这一困境。
我采用了神秀和六祖慧能的故事来向学员说明问题。神秀说“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慧能说“菩提亦非树,明镜亦非台。佛心在清静,何处染尘埃”。前者为虽无实有,后者为虽有实无,心中有无是问题的关键。我告诉学员,大家只需把平常所见所闻积累于心,面对素纸把心中实有与纸面上的无相联系,便会有画面产生,或对物、图、字、画有所联想,丰富而神奇的幻象便可以“跹想妙门、无中生有”,幻化出生动的画面来了。学员听后顿时茅塞顿开,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我在研修班采用每课一题,积沙成土,从小处着手做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上都有较大的提高,使其作品具有了原创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