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协同背景下高校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0-06-02王双张武杰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文/王双 张武杰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 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及现实要求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天然基因。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文化在宏观层面是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则是文化繁荣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相互联系是双向的、互动的,文化以主流形式约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则对文化的传播、融合和创新有指导作用。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以自觉的方式影响人的三观、规范人的行为、平衡社会秩序,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根植于文化、依托于文化、来源于文化。
1.2 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工具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利用互联网为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导、整合和创新,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文明化和社会化的实践过程。近年来,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理论研究角度各异、内容丰富,从主体定位和运行方式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以进一步证实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是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制高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1.3 坚持主流思想,促进正能量传播
政策的引导方向上,我国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注重对优秀民族文化和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吸收和传承,坚持主流文化的弘扬与对多样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上:一是要提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正确认知;二是要构建科学、先进、有序的网络传播体系和机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上:一是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导向,二是深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和创新实效,三是要发挥其文化的维系和变异价值。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工作方向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运行劣势
2.1.1 网络的开放性导致核心文化导向不明确。网络的开放性拉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使人们无国别、无阶级、无层次进行交流,同时也导致主流文化不突出、网络话语权掌控虚弱、主体参与性不高、个性表现过度等现象,重点和重要的思想不明显,忽视了集体精神的传承。
2.1.2 网络沟通的快捷性导致主旋律报道被忽略。网络的便捷使亲属问候、同事联系成为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是趣闻轶事以娱乐形式在网络随意传播,覆盖了正能量声音,导致主流思想传播的时效性滞后,实效性被“打折”。
2.1.3 网络的弱控制性导致信息验证困难。网名虚拟形式在网络社会中拉平了公民的阶级性和差异性,但也导致网民无顾忌的在网络中发布虚假信息,导致负面信息随意发布和无验证传播。视频和图片编辑工具的任意下载和使用,也易化扩散了虚假信息的制造和发布,使思想政治教育疲于证伪,重复工作。
网络的发展和运行完全依赖于网民的自觉性是不可靠的。网络生态正常化需要政府干预和治理,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于2020年3月1日施行。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分析和工作方向
2.2.1 趋于个性化教育。网络传播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发展,在网络中做为新时代青年的高校学生能够融入网络展现个性和自我,并掌握网络话语权,在相互反应和交流中满足了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情绪宣泄的诉求。同时,也反映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掌握不全面、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引导。
2.2.2 趋于碎片化形式。网络中“小红书”“抖音”等APP软件的广泛应用,让高校学生在课余充分利用网络迅捷性特点分享和消费碎片化时间,展现生活图片、视频等,形成了娱乐的氛围,也成为了对话资源和材料。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新兴软件存在看不起和不理解的现象,甚至有嗤之以鼻的态度,不能主动适应和及时应对,参与度不高,导致在工作中对高校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了解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于表面。
2.2.3 趋于社交化形式。网络社交化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形式,各种小众的和非主流(无聊的家庭生活图片和视频)的信息充斥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各种社交群和团体,在网络中随意组建,个体在多群体并存的形式,赋予了高校学生的网络“存在感”。相对于网络社交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则缺乏兴趣性,没有充分利用大社交平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
2.2.3 趋于更替性转化。网络弱控制性导致的网络信息泛滥、思想观点迥异等现象,使高校学生的关注点频繁更替和转换,思维状态呈现出跳跃性、随意性趋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良好思维惯性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完善对大学生“三观”的线下培养过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线下”影响“线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培养路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线上与线下培养的一致性、统一性。
3 文化协同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创新路径
文化协同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3.1 坚持方向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文化、指导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确对待多文化并存的网络发展常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它所具有的较强包容性能够建立起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带动与被带动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深挖文化正能量,保持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递的方向性,传递教育的正能量,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平台,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如学习强国等APP软件。
3.2 落实针对性。第一,聚焦变化,强化调研。新媒体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手段和方式日新月异、多样复杂的情况下,教育主体、对象、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必须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优势进行群体或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积极适应,深入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积极利用便捷的网络交流方式,及时跟答和灌输科学的、权威的思想,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第三,有效融合,保持优势。教育主体要利用新媒体软件深入体会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切入点,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3.3 把握时代性。第一,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无论国内或是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现实和虚拟两个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干扰,必须要合理有效的结合优势条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第二,科学灵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教育工作者要秉持敬畏、谦虚的科学态度,以成熟、理性、创新的人文精神,适应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路径
首先,文化协同发展是实现共治共享格局的必然路径,在此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教育共识,达到目标协同。
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学各环节付诸实践,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师生协同效应,同时构建共治共享平台,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以及企业的校外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三全”培养,达到培养协同。
最后,借鉴国内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融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协同因素,完善在开放和包容中协同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培育人才、在引导与掌握中提升素养的教育服务策略,发挥文化服务功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达到服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