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5年央视春晚小品中男性特质呈现研究

2020-06-02朱高祥

科技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两性刻板小品

朱高祥,刘 杨

观看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每部小品基本上都存在一个主要男性角色,这个男性角色是小品主要塑造的对象,更能直观体现小品所折射的性别意识和男性特质。本文选取2015—2019 年央视春晚小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男性特质呈现与变化,并试图阐释造成男性特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015—2019 年央视春晚5 年来小品数量共计31 部,其中以涉及主要男性角色的春晚小品为研究样本(共计28 部),以存在于其中的主要男性角色形象为研究对象(共计28 人)。男性的职业、角色形象和角色气质能够反映出男性特质,因此重点考虑这三个要素。

职业:对刻板印象中的男性职业形象进行再现与比较分析。角色衣着形象:衣着能够给受众和研究者带来较为直观的感受,是分析男性特质的直接手段。角色气质:角色呈现出的气质决定了男性特质,是研究男性特质的主要因素。借鉴李银河在《女性主义》中的两性气质介绍,本文将气质特征分为23 类[1](见图1)。

1 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内容分析与发现

1.1 主要男性角色职业构成分析

从表1 看,职业男性占所有男性职业构成的比例为67.9%,这与大多数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职业角色相近。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也出现了男性扮演管理家庭事务的家庭角色。如在2015 年小品《小棉袄》中,冯巩是一位极其保护女儿、对女儿的婚姻恋爱加以干涉的形象。另外,小品中职业男性所从事的工作中有了清洁工、助理等刻板印象中大多由女性扮演的角色。男性扮演家庭角色和从事感性工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男性职业刻板印象。

1.2 主要男性角色衣着呈现分析

由表2 可知,主要男性角色衣着以职业装为主,占比为57.1%,这与他们的职业密切相关。比如警察着警服,助理和经理着西装等,这些着装能够凸显出职业男性的职业特点,减少角色身份信息的不确定性。其次,少部分主要男性角色衣着为休闲装,休闲装作为“百搭”衣着在不同场合出现可烘托小品情节。而少量非当代服装和另类服装的出现,是由于部分演员需要身着舞台妆来强化自身扮演的角色。

1.3 主要男性角色特质呈现分析

图1

图1 为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特质呈现图。由于小品情节的推动和发展,主要男性角色的气质特征在整个小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场景中调整角色气质。因此,在进行量化统计时,设置了每个主要男性角色的特质不少于两项指标的要求。由图1 可知,所有主要男性角色特质共计76 个,“粗犷阳刚”的特质呈现出现10次,占比达13.2%。其次,“感性冲动”的特质呈现为9 次,占比达11.8%。“无私奉献”的特质呈现有8 次,占比达10.5%,居于第三位。李银河在《女性主义》中提出,1~8 为刻板印象的女性气质,9~18 为刻板印象的中性气质,19~23 为刻板印象的男性气质。进一步分析可知,1~8 气质特征出现31 次,占比40.8%;9~18 气质特征出现19 次,占比25%,19~23 气质特征出现26 次,占比34.2%。刻板印象中的女性气质反而成为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的呈现特质。这说明了在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的塑造并非是受众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形象,男性人物形象更具人情味,“刚”与“柔”并存在主要男性角色中,在小品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男性角色的特质会随着情节发展而切换。

2 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特质归类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电视小品的核心,小品中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常常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更深层次、更本质地反映出创作者和社会的意识形态[2],进而影响受众的性别观念。结合上文,本章将男性特质归为3 类。

2.1 “刚”性男性特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霸权性”的男性气质盛行,女性则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男权社会下生产的媒介产品对男性特质的刻画也多为“刚”性。在近五年央视春晚小品主要男性角色中,基本每个男性角色都有“粗犷阳刚”“事业为重”等印记。这种印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中形成的,且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央视春晚小品中此类形象存在也是如此。

2017 年央视春晚小品《真情永驻》中孙涛和闫学晶扮演了重新牵手的离异夫妻。孙涛态度始终较为强势,即使闫学晶温柔问道:“那你心里还有我嘛?”孙涛向前一步并用高亢的语调大声说到:“没有你我来干啥来了!”生动反映了部分家庭在遇到类似情况中男性“粗犷阳刚”的特质。谈及家庭关系时,孙涛多次提到“开车赚钱” “卖菜养家”等字眼,并对闫学晶网络赚钱的行为表示不屑,较为明显的反映出了男权主义思想下男性以事业为重,夫妻关系次之的思想。

2.2 “中”性男性特质

“中”性也逐步成为男性特质塑造的重点。这实际上是男性在“刚”性男性特质和“柔”性男性特质中努力寻求的一个平衡点,体现的是男性话语权的式微和女性话语权的崛起。

2019 年央视春晚小品《爱的代驾》中讲述了郭冬临扮演的一位喝醉酒的老板与邵峰扮演的代驾公司老板互诉衷肠的故事。邵峰在听到郭冬临的感情问题时,表现得很“温柔”且“善于倾听”,在谈到感情之外的其他事情,尤其是谈及自己公司失败又重新创业的故事时,又表现得很“阳刚”。在整个小品的情节推动过程中,邵峰的男性特质存在变化,既有“温柔感性”,也有“自信阳刚”。央视春晚小品男性特质的塑造开始更加多样,这不仅丰富了男性特质,更是对传统男性特质之外的其他男性特质的尊重和认可。

2.3 “柔”性男性特质

为了赢得女性的关注,男性开始改变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形象,表现的更加“感性”“柔美”。通过对近五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特质分析,“感性冲动”等女性特质也被频繁附着在男性身上。

201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一定找到你》中的郭冬临扮演了一个热心肠、爱管闲事的好心人。在夫妻俩讨论如何对付被郭冬临指认的罪犯时,妻子刘涛进行了提议,期间郭冬临积极倾听,并说这辈子只向“我爸我妈你跪下”。显然刘涛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高大威猛的郭冬临却表现出了“认真倾听”“无私奉献”“温柔细腻”的特质,颠覆了传统男性的糙汉形象。

3 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主要男性角色特质多样化原因简析

3.1 两性社会生产力的差异缩小推动女性意识崛起

两性的社会角色刻板印象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如今,科学技术和电子工具使社会劳动的体力强度大大下降,两性生理条件的差异逐步被科技弥合[3]。女性足以承受大部分职业的劳动强度,甚至在某些领域,女性表现得更加出色。这就使得女性得到了更多就业机会,承担起更多角色和任务,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升。

3.2 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促使女性消费群体崛起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提升,甚至在众多家庭中女性担任了“财务大臣”的角色。因而,社会中开始生产更多适宜于女性消费的产品。传媒产品开始更加注重满足女性的审美,塑造出迎合女性口味的男性形象并充斥着银屏。

3.3 两性关系平等促使社会性别观念更加包容多样

社会性别观念通常认为男性应该具备坚强、粗犷、事业心强等特质。在如今的社会中,两性关系的平等促使两性都可以根据自身个性来任意选择符合自己的性别特质,而不是根据生理性别。社会对于多样化的男性特质也逐渐包容,对于男性的评判标准不再局限于力量和能力等指标。

社会性别观念分别为两性安排了不同的培养方向,从而按照不同的期望对两性的选择、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进行构建[4]。但温柔体贴、粗犷阳刚、事业心强等两性特质是因人而异的。近5 年央视春晚小品也认识到了这点,主要男性角色的形象特质呈现也更加丰满立体,“刚”“中”“柔”三种男性特质携手出现在央视春晚小品中。但不得不承认,央视春晚小品作为传递主流价值的官方平台,在塑造两性特质和推进社会性别意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两性刻板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小品)《加班饭》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小品)《一年又一年》
受控两性分枝过程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