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莘的藤竹艺术
2020-06-02顾朴光顾雪涛
顾朴光 顾雪涛
(顾朴光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顾雪涛系贵州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李坤)
竹子是中国文人画家最喜爱的题材之一,自北宋文同创立墨竹画派以来,历代涌现了许多画竹高手,如元代吴镇、明代王绂、清代郑板桥等。贵州绘画史上也涌现过不少画竹名家,佼佼者如清代孙竹雅、民国胡楚渔、当代卓问渔。以上画家所绘之竹大多竹枝挺拔,竹叶潇洒,亭亭玉立,虚心劲节,成为“君子”美好品格的象征。然而当代贵阳画家刘复莘却一反传统墨竹画派的固定图式,独创别具一格的藤竹艺术,开拓了墨竹画派的新境界。
刘复莘(1925—2004),贵阳青岩人,1945年毕业于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吕凤子、谢孝思等名家,曾从事美术教育、工艺美术、建筑装饰等工作,历任贵州省展览馆美术干部、贵州画院高级美术师,系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复莘早年主要从事年画和中国画创作,其年画《少年儿童进步快,互助放牧学文化》获1952年全国年画创作集体一等奖(贵州24幅获奖作品之一),中国画《咩咩回社里去》获1956年贵州省青年美展三等奖。20世纪70年代以后,刘复莘转攻墨竹,尤喜绘贵州特有的藤竹。藤竹是一个特殊品种,枝干细长,叶片浓密,与人们常见的竹子颇不相同,广泛分布于长顺、册亨、荔波、赤水等地。它们或生长于山崖之间,或悬垂于溪流之上,兼有柳条之柔、藤蔓之韧,如松柏之苍翠,似兰桂之清芳。刘复莘第一次见到藤竹,就被其绰约的风姿倾倒。此后20多年间,他走遍省内盛产藤竹的地方,仔细观察其枝干节叶的特征,用心感悟其在风霜雨雪中的倩影,然后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和纸上之竹,经过艰辛探索和反复实践,终于创造了有别于前人的藤竹艺术。
刘复莘藤竹艺术的佳作有《黔山植土深》《瑞雪》《长在青山人未晓》《黔山深处》《藤竹赞》等。1988年寓居苏州的贵州籍绘画名家——刘复莘的老师谢孝思,回到家乡贵阳探亲,他看到刘复莘所绘的藤竹后,颇感新奇,欣然题道:“复莘画竹三十余年,用功至勤……近年来,发现家乡藤竹之美妙,引入画本,复缀以滩崖泉石,山花野鸟,清新朗爽,刚健婀娜,于墨竹一道中,直可谓前无古人矣!”对刘复莘的藤竹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复莘所绘藤竹曾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世界银行、日本博物馆等收藏,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晚年,刘复莘除了画藤竹,还常用传统勾皴技法描绘贵州的溶洞,拓展了中国画的题材,其《洞天瑰丽》一画曾入编《贵阳百年书画选集》。
刘复莘的作品《藤竹赞》。(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