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迁群众有活干 勤劳致富劲头足

2020-06-02韦倩

当代贵州 2020年14期
关键词:易地车间劳动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韦倩

复工复产以来,贵州着力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让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阳春三月,走进安顺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工人们正在安顺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忙碌。

“受疫情影响我在家待了一个多月,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现在有班上,心里安稳多了。”社区搬迁群众刘洪说,上班后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并且还对车间进行消毒,工作起来很放心。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复工复产以来,贵州着力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让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建设就业服务载体

“你好,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可以帮你寻找对接。”最近,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的工作人员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阳光小区无数次重复这句话。

“多亏我们社区的干部,他们到家里来宣传,说这边招工,我觉得条件还可以,就来这里上班了。”李春梅是去年搬迁到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区的贫困人员,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牵线搭桥,她顺利在毕节市华耀服装厂找到工作。

贵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图为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工作人员现场登记搬迁群众就业意愿。(铜仁市就业局供图)

2019年,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出要精准落实一户一人以上就业政策,同时探索并推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五个三”经验,确保挪穷窝和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

为帮助这部分群众实现复工,贵州依托安置点原有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服务,实现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

群众复工要迅速,工作人员更是主动沉下去,摸排群众就业意向、向群众宣传就业政策、建立信息台账等。

做好群众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贵州还重点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农村返乡务工人员两大群体,陆续推出就业网站和微信服务号,及时推送企业招聘、就业创业、劳动保障等相关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免费的招聘、就业服务平台。以铜仁人才云网为例,截至3月4日,该平台已入驻用工企业1415家,发布3129个岗位信息,接到简历94份。

此外,贵州还成立劳务合作平台帮助贫困人员就业,区县成立劳务公司,乡镇成立劳务合作社,充分发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并借此让群众与劳务合作社形成逐渐稳定的关系。

打造就业扶贫车间

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贵州依托地方政府和工信、投资促进、扶贫、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县城周边和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相应的产业,引进一批民间特色手工艺、小型加工厂、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和基地的认定工作,落实相关政策补贴,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吸纳贫困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

在贵定县,5家扶贫车间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制衣车间里,224名工人一手转动操作台上的缝纫机,一手按压红色底布,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脚踏板,干劲十足。

在思南县,万通纸业、新丝南服装厂、集达鞋厂、顺嘉制衣厂4家企业建立起扶贫车间,已鼓励137名返乡搬迁户留在车间就业。“长期有活干,勤劳致富劲头足、底气足、有盼头。”工人冉思香信心满满地说。

在关岭自治县,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工程项目、车间、坝区、产业开发拓展就业岗位,目前,园区企业和坝区针对就近就业开发提供就业岗位2358个。截至3月4日,已组织23690人返岗,其中贫困户8571人,易地搬迁劳动力2850人。

…………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关键在铺好路,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让群众看到致富希望。贵州引导搬迁户用辛勤劳动感恩奋进新时代,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走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度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有一部分人有劳动能力但通过市场难以解决就业,这一部分人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所以我们要求各地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护河护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各类岗位,优先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困难群体就业。”

省人社厅专门印发《关于下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控制指标的通知》《省人社厅 省财政厅关于新增就业扶贫援助补贴指标进一步促进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发一批就业扶贫援助岗位,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的就业扶贫援助补贴,织密兜底保障网,托起搬迁群众就业底线。

全省各地迅速行动,市县区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能需要,积极开发各种就业岗位: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卫生城市创建等机遇,对无管理的开放式小区、背道小区等进行清理划线、封闭式规范化管理,开发小区保安、清洁工等岗位;卫生健康局统筹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开发清洁工、护士、保安等岗位;教育局统筹各学校、乡镇中学等,开发保安、清洁工、食堂杂工等岗位,新增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铜仁万山区高楼坪乡赶场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泽化,由于自身残疾,劳动能力低,通过正常招聘很难实现就业。在万山区相关部门的介绍下,他来到位于万山区的贵州远大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每天负责清扫、物料拉运等工作,按照签订的用工合同,每个月可以稳定地拿到2800元工资。

“考虑到我家里比较困难,区里的工作人员就介绍我到这里上班,我觉得工资可以,离家也近。”能有这样一份工作,吴泽化很满足。

获得感

家门口就业很方便

(凯里市东出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 韦玉芝)

疫情发生后我一直待在家里,2月22日,我看到凯里市双喜炜益制衣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就报了名,2月24日我来到公司上班。

我的工作是文员,第一个月工资是2000元,第二个月2400元,如果后期厂里效益好,工资还会增加。制衣厂是专门为我们搬迁群众设立的扶贫车间,就在小区里,每天上下班都很方便。

疫情期间能顺利实现复工我感到很开心,现在这份工作工资还可以,关键是离家近,赚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我家住的房子有120多平方米,小区交通方便、环境很好,有房住有工作,我很满足,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猜你喜欢

易地车间劳动力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扶贫车间”拔穷根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A7_p69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