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拨动初中生写作思维的弦
2020-06-01范甜甜
范甜甜
初中生有多畏惧阅读理解,就有多畏惧写作文。究其原因,无外乎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写,不知道怎样修改。其实可以我手写我眼所看,我耳所听,我心所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本中汲取写作的灵感,有效阅读促进学生写作呢?我想结合语文“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关系谈谈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以听促说,练表达能力
初中生在题海战术中早已麻木,阅读文本,大多数学生匆匆瞥上几眼,稍微好一点的会圈画出关键字词句,回到文本联系上下文揣摩。这样从文本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是微乎其微的。可以换一种方式——听读文章。笔者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作文课上不再单纯地写,而是让学生先学会听文章。由教师朗读,听完之后学生可以复述内容,可以谈体会,可以反驳别人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惊喜地发现文本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了许多,学生可写作的素材丰富许多,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也流畅许多。
诚然,听是一个需要不断吸收、分析、加工外界信息、积极思考的过程。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能听、会听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谓能听就是能认真听完别人的讲话,不随意插话;会听就是能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并听出弦外之音,作出积极的反应。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 故“积极的反映”在这里是指学生的“说”,即用嘴巴“写”。以统编教材《孔乙己》为例,教师读了这样一段:“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学生就从教师的表情中,揣测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教师带着同情的口吻在读,说明孔乙己起码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学生听完之后,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眼中的孔乙己;既知道了作者怎样描写人的,又感知了这样的人物特性;换言之,阅读与写作都有了发展。不可忽略的是“听读”的“读”必须是有效朗读,有效要体验在语音、语调、情感等方面。
二、以读促写,学写作技巧
此处的“读”指的是阅读,即阅读示例文本,以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为上品。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后,笔者抓住“爬”“攀”“缩”“微倾”等词语,先让学生思考不能删去的理由,学生们反复的朗读这些语句,去掉词语读,添上去再读,把“爬”改为“抓”再比较,如此反复,他们明白了《背影》中词语抓住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亲深切的爱子之情。所以这个“背影”才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这“背影”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也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很明显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开启的阅读,教师要给学生去“品”的机会,不能将所有的含义都完全地抛给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写法能不能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这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自己的认知与生活体验出发,做出分析。再结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后捕鸟情节中“支”“撑”“洒”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让学生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通过阅读雪后捕鸟情节中的动词看出捕鸟的全过程,发现捕鸟人的聪明、细心,体味到文章的趣味。这儿要说的,让学生感知用词的美妙,教师需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当然学生感知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学生就对这些词语反复地读,反复地将作者笔下的场景在头脑展现。有学生就将作者表述的情景,通过小道具再次展现出来,即学生复原文本的情节,也体验一下真正捕鸟的场景,只是鸟儿是以道具代替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就感受到用词的精当。学生这个实践的过程就是对“读”的一次内化。学生有这样的体会:词语的连串使用,可以使文章生色。至此,笔者适时抛出写作任务,“请你参照以上示例,描写一个片段,要求使用一连串的动词”。学生有了前面的讨论,生成自然容易几分。以读促写,从示例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出发,一方面促使学生获得美文的体验,一方面又能学以致用,为贫乏的语言润色,何乐而不为?当然,以读促写不局限于片段,也可以学习全文的结构、情节的设置、波澜的起伏等等,总之文章可谓三分写七分润色。
三、以改促写,重内涵升华
众所周知,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本质上就是一种“写”,笔者把它理解为“写”后的若干次“再写”。但是,在平时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很难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反复复修改一篇文章,总是匆匆指导数语就结束了。
以《变》这类作文为例,大部分学生仅会记叙事物或事件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修改的时候联系学过的文本,比如《明天封不封阳台》,“封”还是“不封”变化的背后凝结的是人類与自然本应和谐相处得哲思;再比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变”体现的则是他媚上欺下、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以及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这种变化的对比要有利于提高整篇作文的立意,要站在高位去诠释这个话题,这样才会有质的提升。对以改促写来说,改的根据是什么,其实“改”的根据就是学生在“读”上面的积淀。可以这样说,只有“读”多了,同时对“读”有了一定的内化,才能将“读”中汲取的素养用到“改”上面。一学生在“变”为话题写作的时候,侧重描写自己考试成绩发生变化之后,周围的人与物也随之变化的经过。一开始学生想表达的是成绩差了,几乎一切看他都不顺眼。成绩好了,一切看他又顺眼了,连太阳也几乎温暖了许多。学生在再次修改的时候,就抓住一个主要人物——妈妈;文章中写了妈妈的“变”与“不变”。成绩差,妈妈一样冒雨来学校接她;学生认为这份亲情没有随成绩而变化。这样的改法其实就是借助《变色龙》,即,用关键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对“狗”的态度在“变”;对权势的态度一直没变。可见,对于学生习作的修改要让学生借助“写”,升华内涵,进而找到文本提升的突破口。
阅读理解,是站在读者的角度透过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探究其写作内容、揣摩其写作意图、学习其表现的手法等,寻求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的经历。而写作,则是自己通过文字表达相应的内容,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表达“我”想表达的内容,抒发“我”的所思所想所感,便于他人阅读。阅读理解和写作其实可以理解为相辅相成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