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0-06-01王树仁
王树仁
原 文 再 现
保尔不知不觉地走到松林跟前了,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架下咽了气。他在从前竖绞架的那个地方默默地沉思了一会,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茵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他的同志们就在这地方英勇地牺牲了,他们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地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节选自外国文学出版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82版 梅益译)
作 家 风 采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全名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出生于乌克兰一个酿酒工人家庭,只读过3年书,11岁便开始当杂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加入共青团。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参加红军,成为布琼尼骑兵团的一个出色的侦察员。1920年8月在苏波战争的进攻里沃夫的战斗中被炮弹炸伤头部,腹部也受了重伤,被送进基辅陆军医院后整整昏迷了13天,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终于战胜了死神。两个月后转业,团省委把他派到基辅铁路工厂,负责厂里的共青团工作,曾任铁路工厂的助理电气技师。1923年至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州委书记。1924年8月3日加入共产党。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秋开始着手创作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年2月小说脱稿,同年4月,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開始连载。1934年6月,该书单行本正式出版发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一起,成了广大青年心目中的英雄。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苏联作家协会。1935年10月,苏联政府为了表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学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原计划写三卷,但在第一卷出版那天,即1936年12月22日不幸与世长辞,年仅32岁。
写 作 背 景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在这人生的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和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说,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宝贵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尽管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很残酷,但这并没有击垮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又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取材于他的自身经历,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完成。
情 节 梗 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钳工。幼年的经历,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通过哥哥认识了红军撤退时留在镇上的老布尔什维克战士朱赫来。在此期间,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转业后分手)。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他和他的战友们曾在一天中向敌人发起十七次冲锋。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出院后虽然不能再回前线了,但他立刻投入地方上的各种己所能及的工作中。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修筑铁路。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女政委丽达经常帮助保尔。保尔渐渐爱上了丽达,但以革命为由放弃了自己萌动的爱情。保尔因伤寒再次回乡住进了医院,而且得了肺炎。肺炎刚治好,但医生又在他脊柱上发现了一处弹片留下的足以致命的暗伤,于是保尔再次回到家乡养病。病愈后,保尔忘我地投身到革命工作中。因为身体原因,1924年党组织卸掉他身上的重担,让他长期疗养。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出身工人家庭的女孩达雅。在达雅家中,保尔鼓励达雅反抗,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后来,达雅和保尔结婚了。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一度灰心丧气,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最终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创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片 段 赏 析
文章前面所摘的片段,写的是保尔在家乡养病期间,到烈士公墓凭吊战友的情节。作者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肃穆的气氛,烘托了保尔沉重的心情。“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表现了保尔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忠诚,为人民、为国家而奋斗的思想。同时也变现了他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钢铁般的惊人意志。读完全书,令人感到做人就要像保尔那样,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百折不挠、敢于拼搏的精神。
推 荐 原 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34年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者战胜种种困难与敌人进行的残酷斗争;展示了青年在革命的烈火中锻炼成长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斗争中锤炼出来的“钢铁”战士,他崇高的革命品质,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成为苏联文学中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实际,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他的优秀品质。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以及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这部小说自1934年出版后,许多国家争相翻译出版,而且不断再版。80多年过去了,这部小说早已成为全世界进步青年共同的精神财富,保尔这个人物形象鼓舞着千千万万为人类的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人们。
名 家 评 说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還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生活的教科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对书中主人公保尔的评价是,“你的名字对我来说是最罕见、最纯洁的英勇精神的同义词”。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洁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评价是,“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里最重要的支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俗话说,猫有九条命。文学作品也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吧。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亚,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黎汝青,“如果按我的阅读顺序来谈我的喜爱,在我青年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苏联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不说它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的一段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