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思考

2020-06-01董凌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阅读兴趣小学生

董凌丹

摘 要:语文阅读起到提升小学生各种能力的作用,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常常受到教材的限制,无法实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任。而拓展阅读的运用则改变了现状,以教材为中心向周围的文化知识辐射,对课堂阅读内容进行延伸,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拓展阅读不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缀”,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拓展阅读的意义。但目前拓展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限制语文教学质量,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营造阅读氛围,创造阅读条件,选取优秀阅读素材,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生 拓展阅读 素养 阅读兴趣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08

拓展阅读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拓展阅读的重视,积极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资源,拓宽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针对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还要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方式,让小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本文分析开展拓展阅读的重要性,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章,但是课本上的文章是有限的,无法达到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小学教师在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后,要把小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入到课外,结合小学生的喜好选择阅读内容,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拓展阅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读书兴趣也不断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会主动阅读,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有利于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素养

拓展阅读能够让小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书读得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学生的思维也就越灵活。在遇到问题时会更加沉着与冷静,他们会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更加顺利。同时,拓展阅读让小学生接触到一些经典名著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语言和思想精华,小学生在阅读中吸收知识的营养,丰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二、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拓展阅读方法不当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律意识还不是很强,有的小学生喜欢阅读,会把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但是还有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时随意性太强,没有计划,也没有目的,想看的时候就多看一会,不想看就不看,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导致阅读断断续续,知识失去连贯性,阅读效果不佳。教师开展拓展阅读时,有的学生就是“看热闹”,看着其他同学阅读,自己却不求甚解,没有将拓展阅读放在心上,也找不到正确的阅读方法。还有的学生把拓展阅读局限在“阅”和“读”上,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也不做阅读笔记,导致阅读后不久就把阅读内容遗忘了。

2.拓展阅读内容选取不当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如何进行拓展依然是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很多语文教师选择的拓展内容不当,没有实现拓展阅读的反哺作用,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不达标。拓展的内容游离文本,缺乏针对性,随意增大课堂容量,阅读材料与课文的衔接不紧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增長,课堂拓展流于形式;拓展内容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小学生每次阅读以后都是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根本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拓展内容画蛇添足,将一些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强加给学生,导致拓展阅读失效,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到无用的资料上,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语文教师要时刻谨记,拓展阅读内容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有度、有序地选择阅读资源。

3.拓展阅读不受重视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师和家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教材上,认为学好教材知识,考试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对开展拓展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语文教师有时只是给学生布置了拓展阅读任务,至于学生是否认真阅读并不关心,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不做评价,这就造成小学生对拓展阅读失去信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报大量的兴趣爱好班,使得小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忽视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所以有些小学生即使有时间也不会进行阅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的建议

1.指导正确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热情

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时必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按照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和技能。我们都知道,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只有和文章达成默契,产生共鸣,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对文章有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小学生阅读,为小学生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增强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遇到困难时可以运用工具书查询或者找教师求助,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消除小学生的畏难情绪,每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合理选择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挑选阅读材料,选择与小学生年龄相称的书籍,给小学生带来阅读的快感和乐趣,避免小学生盲目阅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成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选择的阅读内容要有趣味性、逻辑性和广泛性,建立阅读自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拓展内容,小学生通过阅读会加深对名家的了解,学习名家的写作风格,积淀阅读内涵,不断提升阅读品位。可以按照不同的题材选择拓展内容,让小学生对不同的题材都有所涉猎,快速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后再阅读同样题材会更加得心应手。可以选择具有时代感的阅读材料,如今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一些课本内容不相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时俱进,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阅读内容,既满足拓展阅读的需要,又达到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应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合理进行拓展阅读,灵活地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3.把握拓展阅读时机,发散阅读思维

拓展阅读应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立足文本,把握时机,突出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发散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阅读效益。可以在课前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小学生去搜集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可以是作者的生平,也可以是作者的作品,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全面地理解课文,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知识搜集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抓住小学生的疑惑点,适时地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多媒体给小学生展示阅读资料,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小学生把阅读的视角转向课外,让小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可以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为了进一步开拓小学生的阅读意识,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小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一方面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综上所述,运用拓展阅读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不仅消除了课内阅读资源有限的束缚,增强了小学生阅读的水平,还给小学生提供了增长才能的平台,在阅读中茁壮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进行拓展阅读,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增加小学生文化积淀,深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文学素养,让小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华《浅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对提升阅读素养的实施策略》,《课外语文》2018年第10期。

[2] 肖炳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思考》,《新课程》2019年第6期。

[3] 黄惠瑜《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考》,《中学课程辅导》2019年第13期。

[4] 董国庆、侯明明《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祖国》201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阅读兴趣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