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情趣作文研究
2020-06-01张丽
张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而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如何能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感受到写作文并不可怕和枯燥,而是充满乐趣和欣喜的过程,进而主动关注并热爱生活,更乐于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书面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呢?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段目标,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宜过多地讲授写法,而是要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以学生的“言语表达”和生活经验、感受为主,在表达时畅所欲言,真情流露。于是,“情趣作文”成为那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情趣作文”,之所以行之有效,并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一是基于《课标》。对语文学科来说,只有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才能牢牢把握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将课标精神落到实处,才能使语文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也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中,明确指出:“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由此可见,引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言说冲动,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好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作文中把情感释放出来,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从一、二年级的“写话”愉快而轻松地过渡到三、四年级的“习作”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所谓的“情趣作文”,简单说,是以情激趣、以趣激情的作文教学范式,重在聚焦观察、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即说真话、表真情、做真人),并在作文、做人的同时,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智趣,以及审美情趣。
例如:三年級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课堂上就让学生痛快地玩一次“摸鼻子”游戏,为习作提供真实的素材,将“回忆生活中的玩耍场景”转变为“参与课堂活动场景”,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降低了学生收集素材的难度,让课堂习作指导更有针对性。游戏过程中,先是每组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与组内交流游戏感受,说一说自己玩游戏的过程和感受。然后派代表汇报,引导学生理清逻辑顺序。其次,每组再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引导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参加比赛的孩子的动作、神态。比赛结束后,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比赛的同学当时的动作和神态。每组代表进行汇报时,引导孩子们可以运用上连动式的方法将比赛同学的动作写得更加具体。最后,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落到笔头,写具体。再找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展示,同学们相互点评,加以修改。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沉浸在玩游戏的快乐中,开心地笑、畅所欲言地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又细心地观察、用心地感受,先玩后写,水到渠成。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写作兴趣盎然。
最后,中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及感受力,已经形成,并逐渐在提高。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敏感度不高,说到什么,都知道一点,真要他去写,他又写不出来。“情趣作文”是将生活引入课堂,聚焦观察,在教师不着痕迹地巧妙设计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及感受力,增强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小事小物中,发现身边的美好和乐趣。如:冬天带孩子痛快地打一场雪仗,记“雪趣”;春天,带孩子奔跑着放一次风筝,切身感受“看图写话”中放飞风筝的快乐;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做一次科学小实验,结果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文字记录下每一次大胆的尝试和令人欣喜的发现……
总之,中年级的习作教学,老师对于学生而言,不应该是 “我让你写什么”,而是“我帮你写什么”。让作文变得“有情有趣”,让学生在“情趣”中不知不觉爱上表达、爱上写作,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