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策略探究
2020-06-01胡劲松
胡劲松
摘 要:文章从南京思莱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角度出发,对嵌入式软件集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后,对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的相關举措加以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做好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设计工作,比如重定向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等方面设计工作。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策略
硬件技术应用需求加大使得相应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也是软件逐渐取代硬件成为嵌入式系统重要组成的基本原因[1]。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能否满足经济市场需求和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有紧密联系,所以应做好该方面设计工作,以切实提高嵌入式软件开发整体效率。
1 嵌入式软件集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嵌入式系统功能开发数字化程度较高,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平台需在之前工作基础上,循序渐进开放公共平台转变,提供给人们应用且应用范围较广,可满足嵌入式软件集成系统需要,为软件开发提供便捷。这一系统能为自动代码生成提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失误率,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避免发生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2 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的相关举措研究
2.1 重定向交叉编译器设计要点
目标描述文件自动生成,可达到嵌入式系统对相关软件开发要求,需要投入应用自动生成工具。开发人员选择适合界面打入和目标相关内容,即可生成目标描述性文件,交叉工具链多会使用汇编器和连接器,若要提高交叉编译器生成的便捷性,则可经脚本模板撰写。应用者能将这一脚本自动生成交叉编译器,然后封装交叉编译器、隐藏交叉编译器细节。此外,需要选择适合进程通信方式、设计对接口,重定向编译器LCC、GCC,进而形成交叉编译器,然后进行接口合理设计[2]。
2.2 交叉编译器设计要点
开发人员嵌入式软件编写期间会使用到C/C++,这时不需转变前端内容就可以进行GCC后端定向设计工作,经GCC编译源程序形成语法树后完善,GCC后端生成RTL、形成最终编绘代码。这时用户使用GCC构建新交叉编译器,能修改编写3个目标描述文件,及时改正相关编译选项。需要注意的是,RTL能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处理复杂关系,调整为易传递关系为低端中间表示方式。编译器可经优化控制获得最理想的处理效果,描述性文件由指令模板、宏定义以及函数等文件组成,经目标描述语言后再次定义利于对GCC后端定向。交叉编译器如图1所示。
2.3 交叉调试器设计要点
交叉调试器具有高级语言调试功能,可满足嵌入式系统对于资源、操作系统方面的要求,因本地服务器无法达到上述开发标准,故可以通过交叉调试器实行软件系统调试。对调试系统是否可以远程控制、操作简便检查,建议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联系构建,GDB属于免费调试器、调试方法较多,故此能够尽可能满足调试完整性的需求及要求、应用范围较广。GDB为多目标处理器,不但能支持较多体系结构,而且能够将GDB转移输送于目标平台。此时,利于构建目标平台交叉调试器,在DB纸上建立交叉调试器,为优化集成开发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用模块调试可执行相关指令,对嵌入式软件内容加以调试处理,需获得相关代码配合后执行操作。此时建议应用封装技术处理,旨在提供相应调试功能接口、减少封装隐藏的流程、获得GDB移植效果等[3]。GDB接受命令接口模式包括:CLI模式、接口MI模式,后者可将GDB集成于大型集成环境下提供接口,GDB/MI接口、GDB命令接口兼容,在这一模式下各命令返回信息均被解析,发生二义性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有助于选择MI接口作为后台GDB调试接口的模式,在此之后经封装模块于GDB发送命令执行MI模式格式。交叉调试器如图2所示。
3 结语
创设良好的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有助于使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对重定向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保嵌入式软件的经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殷耀文.基于TMS320C6678的通用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58-159.
[2]周强,张杰玮.面向VxWorks的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9):71-75.
[3]黄怡,骆懿,许晓荣,等.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设计[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2):27-30.